翌日时分。
李世民携文武百官,来到吴县,参观赵家麦田。
此时的麦田,已经变成稻田。
香稻的秧苗,正在田里茁壮生长。
李世民看向陪同的赵长生,询问道:“长生,亩产十石的麦田种植法,可否复制至大唐全境?”
“暂时无法复制!”
赵长生直言道:“禀陛下,这些麦田亩产十石,产量也超乎臣的预料。
臣详细剖析过这些麦田,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那就是老天爷赏饭吃。
这些农田,全都是风水宝地!”
“可惜……”
李世民叹了口气。
大唐有三万万亩耕地。
若是都能亩产十石。
那大唐百姓,将人人都能吃饱饭!
……
看了一阵稻田后。
赵长生带着众人,来到赵家葡萄园。
七月刚好是葡萄成熟的季节。
葡萄园内,处处都是采摘工,一副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
每位采摘工,用一辆木制小轮车,将采摘木箱放在轮车上,顺着葡萄垄,边采摘边拖着车走。
他们在采摘时,总是先观察一下,然后再采摘成熟完美的葡萄。
品质不够的葡萄,继续留在葡萄树上。
待箱子满时。
负责运输的工人,将木箱运到地头的车上。
箱子经过特殊设计,一层一层摞起来,压不到葡萄。
李世民一行人,看到如此场景,都觉得非常新奇。
赵长生从旁介绍道:“陛下,西域葡萄的亩产量,约为一千斤。
而我赵家的2万亩葡萄,亩产达到一万斤。
若是用于酿造葡萄酒。
每亩葡萄,可以酿酒8万斤!
2万亩葡萄,合计酿酒十六万万斤,能供应大唐全境!”
“好!好!好!”
李世民抚须赞叹。
赵家葡萄园如此高产。
往后,大唐将有海量的葡萄美酒!
接下来。
众人摘了许多葡萄,现场吃了起来。
随后,他们来到赵家的酿酒工坊。
工坊内,一座座一丈高的酿酒木罐,井然有序的林立着。
赵长生科普道:“葡萄采摘后,会在这些酿酒罐里酿几天,然后送进橡木桶酒窖。葡萄酒在橡木桶中发酵,并在新橡木桶中陈年六至八月,使用蛋白澄清。”
李世民问道:“昨日朕喝的葡萄酒是……”
“是去年的葡萄!”
赵长生笑着道:“去年赵家种的葡萄不多,也就十余亩。”
“原来如此!”
李世民微微点头。
再往工坊内走。
还有许多分门别类的小型工坊。
如挑选工坊、破碎工坊、酿酒工坊、制桶工坊、陈酿工坊、新酒酒窖等。
赵长生继续说道:“朝为春,中为夏,入为秋,夜为冬。
春夏秋冬,花开果熟,四季的更迭。
在酿酒工坊孕育出一桶桶的佳酿。”
话音落下。
众人一脸羡慕。
物以稀为贵。
葡萄酒在大唐非常稀少。
随着赵家葡萄酒开始售卖,肯定能赚得盆满钵满。
欣赏完酿酒工坊后。
赵长生又邀请李世民一行人,前往赵家果园摘水果、前往制茶工坊喝新茶、前往纺织工坊看丝绸。
不仅如此。
赵长生还设宴款待众人。
……
赵氏宅院。
会客厅内。
李世民、长孙皇后、皇子公主、文武百官,在条案前入座。
丫鬟们将一盘盘珍馐美味,端上了众人面前摆放的条桌。
倭国出产的松茸和牛肉、西域出产的松露、漠北出产的鲍鱼、岭南道出产的海燕巢、炸象鱼……
除了美食之外。
还有各种珍奇水果。
黑西瓜、凸顶柑、指橘、草莓、白玉樱桃等等,应有尽有。
这场宴会规格之高,令文武百官惊叹连连。
他们没想到。
赵家竟然如此“豪横”!
卢国公程咬金,一边吃着黑西瓜,一边冲上菜的丫鬟嚷嚷:“这西瓜好吃,再来两个!”
“卢国公恕罪!”
丫鬟一脸纠结道:“这黑西瓜产自倭国,一年只产100个,实在没有多余的了,要不奴再给你拿两片?”
“两片?”
程咬金瞪眼道。
丫鬟吓了一跳,低着头不敢说话。
一旁的唐俭见状,笑着将自己的条桌上的黑西瓜递给程咬金:“好了,别和丫鬟计较了!”
程咬金无奈点头。
没有再为难这名丫鬟。
此时,二十余位来自女蛮国的年轻女子,登台献舞。
她们美貌绝世,气质绝佳,梳着很高的发髻,每一个微笑或者皱眉,都仿佛是壁画上的菩萨一般动人。
这些女子舞姿分外妖娆,充满着独特的异域风韵。
翩然起舞的姿态,宛若置身梦境。
为首的年轻女子,开始献唱曲目《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
文武百官听到这天籁般的歌声,顿时惊艳不已。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本来词就好,这位女蛮国女子的曲,作的也好。
只见她继续唱道。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
一曲唱罢。
在场所有人,都赞叹不已。
女蛮国女子的演唱,像是在天上吟唱的神女,一句一意境,将这首诗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大唐的繁华,异国女子的吟唱。
感觉如梦似幻!
众人都如听仙乐耳暂明,觉得空灵且不失美妙!
李世民对众人说道:“朕一直期望,大唐本土岁稔年丰,穰穰满家。
听闻蘇州吴县,麦田亩产十石。
朕便携文武百官,巡视蘇州。
此番巡视,发现赵家亩产十石的麦田种植法,不可复制。
但蘇州的确人杰地灵!
来,诸爱卿共饮此杯!”
“臣等敬陛下!”
文武百官们,将杯中葡萄酒,一饮而尽。
紧接着,长孙无忌出列道:“陛下,赵家麦田亩产十石,实属祥瑞之象。
大唐出此祥瑞,全因陛下仁德!
陛下仁德,故能总揽英雄,驾御豪杰,内兴礼乐,外开边境。
陛下雄才大略,故能廓清宇内,威震百蛮,恢拓土疆,功越百王。
后世子孙若提起贞观朝。
定会高呼‘汝不及生在贞观中,栗米数钱无兵戍’!”
话音落下。
文武百官,都面色古怪的看着长孙无忌。
赵家麦田亩产十石,的确是祥瑞之象。
但你用得着这么阿谀奉承吗?
长孙无忌看到感受到众人的目光,却依旧目不斜视,一脸正派。
在他看来。
赵家麦田亩产十石,找不出任何理由。
只能归功于老天爷赏饭吃。
陛下是天子。
那说大唐出此祥瑞,全因陛下仁德,何错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