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唐开始长生:我打造千年世家

第50章 李世民巡幸蘇州,封吴县县侯!

加入书架
书名:
从大唐开始长生:我打造千年世家
作者:
风尘仙
本章字数:
5158
更新时间:
2024-09-11

从贞观六年开始。

李世民就率文武百官,到九成宫避暑。

六月初的一天。

李世民收到蘇州刺史李玄道送来的奏疏。

奏疏中提到。

吴县有两万亩麦田,亩产达到10石。

此外,今年蘇州吴县赵家,蚕丝丰收,织造出360万匹绢。

得知这一消息后。

李世民非常吃惊。

要知道。

大唐近两年的租庸调赋税里,收到的绢,也不到300万匹。

而亩产达10石的麦田。

他更是闻所未闻!

对此,李世民决定巡幸蘇州,亲自去吴县看一看。

文武百官得知此事后。

朝堂上除了零星的劝谏外,并无多少反对的声音。

突厥已灭,四夷宾服。

海晏河清,国库充盈。

完全可以满足天子南巡的条件。

很快,天子巡幸蘇州的相关事宜,都做出安排。

朝中由太子李承乾监国。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和中书侍郎岑文本,在朝辅政,处理朝中日常事物。

当然,每日都会有快马,来往于长安和蘇州之间,向李世民报备消息。

重要军国大事。

则由李世民亲自决断!

……

贞观七年,六月中旬。

李世民乘銮舆前往洛阳,长孙皇后随行。

天子出巡,仪仗十分庞大。

配备有华盖、旌旗、罕毕、车马、鼓吹。

太仆卿执辔驾玉辂,王珪、温彦博夹侍,前面以当地县令为先导。

文武百官、皇子公主们驾车随同,然后是清游队、左右金吾卫、朱雀队依次排列。

后卫是衙卫旗、雉尾扇、黄麾仗、诸卫马队、玄武队等跟随。

一路上浩浩荡荡,蜿蜒壮观。

长安至洛阳的官道,总路程有800多里,沿途共27个驿站。

天子仪仗经秦岭、过潼关,走崤涵古道,花费十天时间,直达洛阳。

抵达洛阳后。

洛阳城西苑已经停泊着上百艘龙船。

为首的龙舟,长十丈,高五丈,相当于一座移动的水上宫殿。

船有四层,最上面是正殿和东西朝堂,供皇帝办公和接见臣子。

中间两层有120个房间。

每个房间都是由金玉装饰,供皇帝娱乐和休息。

最下面的房间,住的都是皇帝的内侍,负责皇帝的日常生活的安全保卫工作。

整个龙舟的外观,就像是一条栩栩如生的巨龙。

龙头引颈向天,怒目圆睁,甚为威严。

龙尾高高,直指苍穹。

龙舟饰以丹粉,装以金碧珠翠,雕镂奇丽。

船一启动,彩旗飘飘。

文武百官乘坐的船只,造型各异。

有称作漾彩、朱鸟、苍缡、白虎、玄武、飞羽、青凫、凌波、王楼、道场、玄坛、板塌、黄蔑等船只上百艘。

天子仪仗稍稍休整后。

众人上船,浩浩荡荡的往江南驶去。

龙舟队伍,从洛阳西苑,走通济渠达黄河,自荥阳经汴河,再从汴州入泗水入淮河,经邗沟自山阳渎至扬州,再走南运河直达蘇州。

两岸百姓看到龙舟船队后,不禁大开眼界。

……

龙舟抵达蘇州时。

时间已经来到七月中旬。

蘇州刺史李玄道,携带蘇州大小官员,前来迎驾。

他们看到天子仪仗后,连忙上前行礼面圣。

“免礼,平身。”

李世民看了眼人群里的赵长生,笑着道:“赵县伯,你做的很好!”

“陛下谬赞!”

赵长生非常谦虚。

简单寒暄过后。

天子仪仗队出发,前往蘇州刺史府。

蘇州刺史李玄道,已经提前派人备好宴席。

接下来。

李世民在刺史府宴请群臣,皇子公主一同出席。

大量蘇州特产,被端上条桌。

七月中旬的蘇州,炎热万分。

不过……

刺史府早已放置大量冰块,用于降温。

见到这一幕。

李世民额首点头。

每到夏季,长安酷热难挡,他都会外出避暑。

李玄道提前备好冰块。

这让他非常满意!

很快,随着李世民一声令下。

饥肠辘辘的文武百官,和皇子公主们,都开始大快朵颐起来。

与此同时。

鼓声响起,琴瑟齐鸣。

们踏准鼓点节奏,进场跳舞,手持木戟上下挥舞,左右旋转,前倾侧仰,起伏偃骞,进退合拍,发扬蹈厉,配以慷慨激昂的鼓乐,表现出娘子军的气概。

文武百官一边欣赏歌舞,一边喝酒用膳。

推杯换盏间,好不热闹。

这时,赵长生踱步而出,说道:“陛下,臣近日酿造出一批葡萄酒,想请陛下品鉴!”

“呈上来!”

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致。

赵长生示意过后,侍女们端着一瓶瓶葡萄酒以及高酒杯,给陛下、皇后、皇子宫女、文武百官享用。

这些葡萄酒,均由玻璃瓶盛放。

红色的酒液,看上去美轮美奂。

葡萄酒倒入高酒杯后。

侍女们握着玻璃杯轻轻晃动几下,让酒与空气充分接触。

随着这个动作。

一缕由醇香、果香、清香浓缩而成的独特香气,扑鼻而来,沁人心扉。

李世民轻轻抿了一口。

香醇的酒液,倏然划过他的指尖。

齿颊流芳,韵味十足。

“咦?这酒……”

李世民挑了挑眉毛,有些意外。

此酒颜色优美,气味香甜优雅,酒体结构细腻温柔,入口清香雅致,单宁中庸。

“好酒!”

李世民赞叹道:“此酒是朕喝过最好的葡萄酒!”

同一时间。

在场众人也喝了葡萄酒,都对此赞叹连连。

大唐主要喝低度的米酒。

其色、香、味等任何方面,都无法与葡萄酒媲美。

只可惜……

葡萄是西域贡品。

他们只有在陛下宴请大臣的国宴上,才能吃到鲜葡萄以及葡萄酒……

赵长生开口道:“陛下,臣早年就从西域迁来葡萄良种。

今年蘇州风调雨顺,臣种植的2万亩葡萄,喜获丰收。

同时,臣将大量葡萄,用于酿酒。

从今往后,葡萄在大唐将不再是稀缺物!”

话音落下。

众人恍然大悟的点点头。

难怪蘇州刺史李玄道准备的宴会上,还放置着大量新鲜的葡萄,供众人享用。

至于盛放葡萄酒的玻璃杯,现在倒是很常见。

“赵爱卿有心了!”

李世民称赞一句。

早在大唐建立之初,太上皇就对葡萄酒极其痴迷。

可惜彼时的大唐,百废待兴。

连葡萄都只能通过丝绸之路的途径,贸易而来。

尽管如此。

太上皇将稀缺的葡萄榨汁,酿成葡萄酒,款待群臣。

而他本人,也酷爱葡萄酒。

但大唐一来缺少葡萄,二来缺少葡萄酿酒之法。

现在赵长生从西域获得良种,让葡萄不再是稀缺品,今后连普通百姓都能喝到葡萄酒。

念头至此。

李世民下令道:“传旨,吴县县伯赵长生,种植出亩产十石的麦田,让西域葡萄不再是稀缺品,于唐有功。

此外,赵家织造出三百六十万匹绢,日出万绸,泽被天下。

特封赵长生为吴县县侯,食邑千户!”

“多谢陛下恩典!”

赵长生连忙谢恩。

他先前的爵位是吴县县伯,品级是正四品上。

现在晋升为吴县县侯。

他的品级,赫然达到从三品。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