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洪武大帝退位

第211章 帝心难测啊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开局请洪武大帝退位
作者:
佛系无忧
本章字数:
4024
更新时间:
2024-07-21

王纯卅偷摸的看了眼朱权。

王纯卅其实也摸不准朱权的想法,毕竟这其中牵扯太多了。

如果全部按律问罪,那么整个大明高层都可能来场大换血,因此遭诛者恐怕不在少数。

朱权一个个的看完了这上面的名单。

然后将之合上,闭上眼,揉着太阳穴,也在思考。

“陛下,要不只诛罪犯?不予株连?”

王纯卅似乎看出了朱权的困扰,于是给朱权提出了建议。

参与这件事情的人全杀,但不株连其余无辜的人。

这个方法勉勉强强吧。

但是朱权想的压根不是杀不杀的事儿,而是怎么杀才能利益最大化。

“王阁老,朕若欲全诛,你有什么意见?”朱权询问道。

王纯卅轻咳一声,险些被朱权的话吓到。

朱权竟然还真打算按律连诛啊。

“要么不动,要么兵贵神速。”王纯卅回答道。

听到王纯卅的话,朱权摇了摇头。

这么做,不符合自已的利益,也无法将利益最大化。

“王阁老,船造得怎么样了?”朱权突然换了话题。

王纯卅禀报道,“已经动工了,预计动用四十万民夫日夜赶工的造船,相信能在陛下的预期内完工。”

朱权微微点头,“好,永乐大典的事情呢?”

“臣已经召集了精通经史子集者共计六千余人,已经开工了,会以最快的速度,将永乐大典编撰完成,争取五年内修好。”王纯卅回答道。

朱权嗯了一声,“这件事情朕知道怎么做,你以朝廷的名义给吴王回折,就说不必回京,朕信他,让他在杭州无忧,快快乐乐就行,再拨一些赏赐过去吧,吴王妃的事情,着宗人府除玉碟,逐宗谱,废为庶人,幽禁,并通知浙江总督,将其满门捉拿归案,一并幽禁在浙江巡抚衙门,罪名的事情,暂不公布。”

朱权想了想,就打算先这么处理一下。

“遵旨。”王纯卅也没意见,这点小事没必要跟朱权唱反调。

朱权挥挥手,“下去吧,永乐大典的事情你还要多费心。”

“是,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王纯卅恭敬道。

若是将这永乐大典修成,自已的名字也会永远闪耀在史书之上。

随着这永乐大典一起千古永传。

王纯卅怎么可能不用心。

朱权挥挥手,“下去吧,这谋反名单的事情,朕自有定论,此事不要对任何人提起,不要有任何风声传出来。”

“是,臣明白,臣告退。”

王纯卅虽有些疑惑,但也没多问。

毕竟朱权不是个喜欢被别人过问皇帝,朱权有自已的想法。

王纯卅恭敬退下,退出了乾清宫。

永乐一朝,改元不过两年时间,大案那是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王纯卅却稳坐首辅之位,这些事情都司空见惯了。

无非这一次要杀的人当中会牵扯一些功臣罢了。

再说了,朱权还不一定会杀。

“这份名单上面,你把参与的江南氏族这一块写下来,交给宋忠,告诉他,严密监视这些家族,以及其九族,等待朝廷的决定,朝廷命令一下,他就必须要在第一时间能把人都逮起来,而不放走一个漏网之鱼!在此之前,这份名单让他保密,如有泄露,便是死罪。”

朱权将名单递给了魏忠贤。

参与的世家,朱权打算诛九族。

魏忠贤接过,“是,陛下。”

“这上面牵扯到的四品以下官员名单,你单独誊抄一份给反贪局,叫他们秘密布控,等待朝廷一声令下,抄家拿人!”朱权又补充道。

朱权打算等恩科考试结束,这些人全部被撤了,直接用这一批学子换上去。

“最后,把剩下的那些人名单誊抄一份给朕,朕自有安排。”这些功臣,都是有战功之臣,杀了太可惜了。

没有把他们的价值都榨干。

安排他们去南征北战,战死沙场吧。

若是没有战死沙场的,许个善终,回去养老吧。

自已的神机营当中,又不是没有能够接替他们的人。

“是,陛下。”

魏忠贤领命,让拿着奏折去办了。

王纯卅离开乾清宫。

自已也在沉思,朱权真的会对功臣下手吗?

如果会,那自已就要想想后路了。

毕竟飞鸟尽良弓藏,兔死狗烹之灾自已可不想遭。

自已退休那是不可能退休的。

自已入阁的时候就说了,自已就算是死,那也得死在任上,绝不可能退休。

更何况,自已作为首辅,知道太多不该知道的东西了,这也是个很潜在的危险。

虽然朱权不止一次说过,他能许功臣善终。

但是命只有一条,赌不得。

看来接下来的道路,自已更得要如履薄冰才是啊。

要不然的话,别临了晚节不保啊。

修好永乐大典,当为第一要务,必须要抢在五年计划之内修好,人不够没关系,自已在找!

将这永乐大典修成古今第一奇书,多立点功总行吧。

这一次,王纯卅也没有猜出朱权的心思,因为朱权的神情太过于平静了,这些人谋反,还是开创大明的功臣之后谋反,还牵扯到了那些功臣。

就像是……不是没有情绪,只是没有再说的意义。

这种情况下,不是大赦,就是大杀!

帝心难测,真不是吹的。

魏忠贤去了御书房,将这份名单内容一分为三。

一部分亲自送到了反贪局,交给了王斌,一部分亲自送到了北镇抚司衙门,交给了宋忠。

剩下一部分,交给了朱权。

朱权看到这上面一个个功臣的名字,把他们封价值榨干之后,他们的孩子就接替他们的位置,继续给朝廷当牛马吧。

这时候,朱权也开始好奇,这永乐年间的第一次恩科,最终上榜者能有多少,够不够自已填缺。

乡试也快开始了,日子过得总是快的。

朱权去了后宫,继续耽于享乐去了,远在杭州的朱允熥,战战兢兢。

不知道朝廷准不准自已进京解释。

还是说,会直接派锦衣卫过来拿人。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是谋反大案啊,这两个字向来是敏感词。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