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禟在拒绝了首郡王和首郡王妃留饭邀请后,带着自家福晋飘然离去。
一路上都是九福晋再说大嫂如何如何好,提点了自己很多云云。
胤禟也表示可以多和大嫂来往,反正凭着大侄子和自己的关系,两家再想生分也生分不起来,索性不如顺其自然。
胤禟夫妇回到自家院子,九福晋便恢复当家主母的本色,开始操持一家事宜。
胤禟也乐得如此,自己神色轻松的继续自己中道崩殂的大业。
两刻钟后,
刘亨通来禀告胤禟可以用晚膳了。胤禟很满意自己的杰作,吩咐刘亨通把礼物先放到正房去。
而自己便去正厅中和福晋用膳。
胤禟夫妇二人慢条斯理的用过晚膳后,胤禟就坐在一旁喝茶,等着九福晋安排好今日的收尾工作。
很快,一众宫人马上就被指挥的团团转,九福晋回身看到胤禟正饶有兴趣地盯着自己,不免心生诧异,“爷,今日没有事要忙吗?”
胤禟摇了摇头,“福晋都忙完了?”
九福晋点了点头。
胤禟见状一喜,“走,爷给你准备了好东西。”
九福晋就这样被胤禟拽着向内室走去。
“这时辰,太早了吧!”九福晋如此想着,但脚步却没停。
随着距离内室越来越近,九福晋的脸颊像突然染上晚霞,耳根悄悄泛红,每走一步都像是苹果又成熟了一分。
在苹果熟透之前,九福晋终于看到了胤禟为自己精心准备的惊喜。
在胤禟的示意下,九福晋缓缓打开面前这个精美的盒子。
随着盒盖被拿开,一段悠扬的音乐响彻在九福晋的双耳之中。
而入眼之处,九福晋见到一个珠翠玲珑的头面置于礼盒之中。
一旁的胤禟眼见九福晋的满意之色渐浓,趁热打铁的说道:“这上面的珍珠可是爷一颗一颗放上去的,怎么样?爷的手艺如何?”
九福晋一听这话,感动不己,连忙查看胤禟的双手。
胤禟调笑道:“爷的手可没事,教爷的工匠挺一般的,都是爷自己琢磨的,这几日用脑过度,扶爷去床上好好养养。”
“辛苦多日,耗费心神,福晋,快给爷好好检查一下。”
……
云雨之欢,
巫山二度。
九福晋娇滴滴的脸庞伏在胤禟的胸膛上,“爷,今注意没有,弘昱使唤戴公公去送张太医,戴公公没有丝毫犹豫就去办了,大哥却是浑不在意的模样。”
“大嫂真的很好,其他几个侄子侄女也是各有特点。”
胤禟恨恨的说道:“以后财运亨通要是敢不听咱儿子的话,爷把他们的皮给揭了。”
九福晋听到胤禟的言语,顿时笑的俏皮烂漫。
“大侄子是大哥的嫡长子,以后首郡王府的一切都是大侄子的,一个戴鹏而己,还算不得什么。
大侄子也是大哥的另一种指望,毕竟太子的嫡子还没影呢!
弘皙受皇阿玛重视,单纯是因为他是太子的长子。
而我大侄子呢,由于他和静姝是龙凤胎,自打出生就受到皇阿玛的重点关注,大侄子身边侍候的人都是皇阿玛精挑细选的,除了侍卫中有惠妃和大嫂家的几个。
在宫里,大侄子无人可用。
有些事,不能让皇阿玛的人做。
所以大哥大嫂的人,大侄子自然而然地就可以随意使唤了。
唉!大侄子从小就严于律己,各方面都非常努力,不光是为他自己,也为了很多人。
大哥就不必说了,他那点心思,给宫里送菜的车夫都心明镜似的。
就说大嫂吧,早年间,大嫂刚入宫时,日日都要去延禧宫侍奉惠妃,风雨无阻,怀上大侄子的前几个月,也是如此。
首到大嫂被确认身怀双胎,皇阿玛给大嫂破例送了赏赐,惠妃才收敛了不少。
之后随着弘旸的降生,以及大侄子自己的努力让皇阿玛对大侄子更多的关注。才变成了惠妃恨不得把大嫂供起来的架势。
也幸亏大侄子是有那个天分的,才不至于活的那么累,大侄子做什么事情都游刃有余,很容易出彩。”
“那弘昱真的很厉害!”九福晋赞叹的说道,忽然想到了什么。
“胤禟,我要是迟迟生不下儿子,额娘会那么对我吗?”
胤禟眼见火要烧到自己身上,连忙安抚道:
“额娘不是那样的人,再说了,天塌下来,还有五哥在前面顶着,实在不行还有我呢!
爷都不急,谁急也没用。
咱们安心过咱们的小日子就行。”
“咱俩继续聊大侄子,刚才还没说完呢!
对了,大侄子不仅文课出类拔萃,武课也特别厉害,弓马娴熟。
大侄子的箭术就是皇阿玛手把手教的,我们这群儿子就在一边看着,你是没瞧看见当时老十西羡慕的模样,哈哈!现在想想都有意思。”
九福晋看着没有半分落寞的胤禟认真问道:“那爷你呢?”
胤禟闻言装作深思熟虑的模样沉思,眼见九福晋流露出忧伤的神情才忍不住开口说道:“只要皇阿玛能不再管爷经商,旁的事情无足轻重。”
知道自家福晋想要问什么,胤禟继而解释,“爷不缺钱,但爷就是喜欢赚钱的感觉。”
九福晋听出胤禟是真的不在乎,坚定的说,“妾身支持爷,咱们以后要做成大清第一商!”
胤禟顿时感觉压力好大,“爷一定努力!”
……
天蒙蒙亮,
和煦的春风拂过走在宫道上的一大一小两个身影。
弘昱也不清楚自己每日的坚持来源何处。
或许是为胤禔望子成龙,力压太子的执念。
或许是为弟弟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也是为了额娘和妹妹们日后有所依靠。
更是为了自己那不确定的未来。
所谓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弘昱来到自己的座位,开始今日的早课,陆续赶到的皇子皇孙很快加入其中,须臾之间,课室内的读书声声声入耳。
不知何时,负责今日第一堂课的老学士站在门外抚须轻笑,不知是为了学生们的敏而好学,还是因为自己即将伴着第一道朝霞开启自己热爱的育人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