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昱重生之我的祖父是康熙

第31章 弘昱对答

加入书架
书名:
弘昱重生之我的祖父是康熙
作者:
东海府的老乔
本章字数:
4322
更新时间:
2025-07-02

乾清宫。

今日的康熙很快就结束了早朝,可以说是风调雨顺,无事可奏。

还不到午时,康熙就批阅完今日的奏折。

难得闲暇下来的康熙,沉吟片刻,想到自己又有两日没和胤礽用膳了,宝成合该想念他的皇阿玛了。

“梁九功,叫太子过来用膳。”

梁九功躬身应是,连忙下去吩咐,同时在心中计划着,“难得今日折子不多,主子心情也好,就便宜魏珠那老小子了,杂家今晚也整上两口,解解乏。”

片刻之后,胤礽随着传旨太监来到乾清宫。

“儿臣见过皇阿玛。”胤礽进来随意的行礼道。

胤礽觉得,虽说皇阿玛宠爱自己,私下里让自己不必行礼,但礼不可废,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争取从小事做起,事事为自己留一手。

况且古往今来,太子这个位置还真不好干。

多少前辈们都倒在了最后这一哆嗦上。

有被政敌蒙骗自刎的。

有造反失败自杀的。

有谋反失败被贬后郁郁而终的。

可算有一个和自己的情况类似,有些参考价值的还提前病故了!

唉!做一个男人难!

做一个皇子更难!从小就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遑论做一个天下第二尊贵的男子,大清太子爷,难!

——爱新觉罗·留一手的内心独白。

“保成来了!快坐下,梁九功摆膳。”

“今日准备的都是宝成爱吃的,你可要多用点,朕看你最近又瘦了。”

胤礽无言以对,不禁心中疑惑,“难道前些日子给孤量身的宫人出错了?今日送到毓庆宫的衣服都做小了。”

抛却纷乱思绪,胤礽笑着对康熙说道:“还是皇阿玛心疼儿子,一会儿定要多用一些。”

“儿子觉得,还是要和皇阿玛一起用膳才有滋味,不知怎的,明明是从乾清宫带出去的厨子,在儿臣的毓庆宫做出来的饭菜,儿子总是觉得少了点滋味。”

康熙听到儿子如此离不开自己这个皇阿玛,龙心大悦,比平日里多用了很多膳食。

胤礽看见摆上来的膳食,确实如同皇阿玛所说,都是自己的偏好,不由得真的多用了不少。

一桌饫甘餍肥的膳食,父子俩用完后是双双肚滚溜圆。

康熙平时都是很注重养生的,觉得今日用过的膳食多了些,索性今日的工作提前结束,便提出父子二人一同出去走走,看看那些在进学小儿孙们有没有用功。

胤礽闻言欣然应是,自己这个‘慈父’只是偶尔询问一下,一时间还挺想知道儿子在上书房的状态如何。

康熙父子二人一拍即合,溜溜达达的往上书房的方向走去,梁九功领一众宫人在后面不紧不慢的跟着。

正午的阳光透过暖色的窗纱斜斜洒落,上书房内檀香袅袅。

白发苍苍的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己经讲完了今日的课程。

老学士心知即将到达午正时分,便想留下一道题目,次日上堂时再检查一下近日教授的成果。

张英开口道:“昔年汉文帝罢露台以恤民力,宋仁宗纵谏官以纳忠言,此二者皆称仁君典范。

若今遇天灾频仍,国库空虚,当效文帝节俭,还是学仁宗广开言路?”

张英提问到一半时,浑浊的双眼就瞥到康熙和胤礽缓步从后门移动到堂中。

随着张英言毕,康熙的左手随意的在皇子皇孙之间指了指。

人老成精的张英自然明白康熙此举意欲如何。

只好收起下班的冲动,开始提问起下方的皇子皇孙们。

首先作答的是胤禟,“学士所问,学生以为国库空虚,当广开商路,并非言路。”

立于后方听到此言的康熙眼皮狂跳,不过也没有阻止。

胤禟看老学士有听下去的意思,便继续说道:“商者,非独逐利之途,实乃富国之器,便民之资。

观唐宋之盛,商通而国昌,鉴前明之滞,海禁而民困。

故,当因商利导,使货畅其流,人尽其能。

张英假装思考一会儿,没有评价,继续询问下一个。

胤?这些时日满脑子都是未过门的福晋,哪有心思想这些。

胤?被胤禟从思念之情中拽了出来,经自己的好九哥提醒,胤?还是回答道:“禀学士,我还没有想好。”

康熙没有动作。

张英便继续下一位。老夫这么大的岁数容易吗?

胤裪:“回学士,胤裪认为当谨守绳墨,弗致溃乱。

康熙依然没有变化。

因为胤祥的生母,庶妃章佳氏重病,胤祥便告假侍奉。

当张英看向下一个的胤祯时,粗气喘的洁白的胡须都跟着起伏。

弘昱无奈,给了胤祯一脚,不待弘昱耳语,胤祯便迷迷糊糊的说道:“大侄子,今日的午膳都有什么?”

康熙的嘴角一阵的抽抽。

张英无意地撇了最后面的康熙一眼,见领导没有指示。

首接跳过胤祯,“弘昱,你来答!”

弘昱垂手而立,玄色蟒纹箭袖随着动作轻颤。沉吟片刻,清朗嗓音在堂内回荡:

“学士所问,需分表里。

汉文帝罢露台,止奢靡之风以固根本。

宋仁宗纳谏言,集众智以寻良策。

然天灾既至,百姓性命悬于水火,当首开义仓赈济,此为急务。

待灾情稍缓,再行节俭以补库银,广纳谏言以查吏治——前者是‘救火’,后者是‘防火’,缺一不可。”

张英表面上抚须颔首,实际上心中冷汗首冒阿,“还好,还好,这张老脸算是保住了,这可不是老夫教的不行。”

后面的康熙一时技痒,艾夫子上线,出言提问:

“唐太宗云‘民为水,君为舟’,若民怨沸腾,舟覆在即,弘昱以为该当如何?”

听到康熙的声音,众人顿时精神一震。

“孙儿见过皇祖父,孙儿以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关键在‘导’不在‘堵’。”

弘昱目光灼灼,“昔年大禹治水,疏胜于堵。民怨起于不公,当彻查贪腐,严惩蠹吏。

民困源于税重,可暂免赋税,鼓励农桑。

更要广设义学,让百姓知礼明法——民心若顺,何愁社稷不稳?”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