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棠在系统面板前站了足有半炷香。
银镯在腕间硌出浅痕,她盯着"音律识别术"的介绍,指节微微发颤——前世她能从竞争对手的会议录音里听出弦外之音,如今这能力若能与古曲结合,或许能解开母亲病逝的疑云。
指尖刚触到兑换键,系统提示音便在脑内炸响:"消耗500积分,兑换成功。"
第二日卯时三刻,松雪院的门便上了闩。
阿青端着药碗在廊下踱步,听着屋内传来断断续续的琴音——那是《霓裳羽衣曲》的残章,原该清灵如鹤鸣,此刻却走调得厉害。"姑娘今日又练了两个时辰?"她扒着窗纸往里瞧,正见沈清棠执起竹片在案上划节拍,砚台边堆着七八本翻烂的《乐府杂录》,"前日还说要调养身子,这哪是歇着?"
"阿青。"窗内突然传来低唤,"去前院小厨房讨盏蜂蜜水,顺便跟门房老张头提一句。"沈清棠放下琴谱,指尖在桌沿敲出规律的节奏,"就说...三妹妹近日在练新舞,家宴上怕是要叫人开眼。"
阿青眨眨眼,忽然明白过来——姑娘这是故意放风声。
她应了一声,转身时瞥见沈清棠翻开的舞谱,《踏歌行》的注解旁密密麻麻写着前世企业分析常用的"节奏节点""情绪递进",墨痕未干,还带着淡淡松烟香。
消息传得比阿青的脚步还快。
王氏正捏着沈月瑶的绣鞋在镜前比对,听春杏咬耳朵说完,指尖的银线"啪"地绷断。"这丫头倒会捧人。"她扯出半分笑,指甲深深掐进帕子,"月瑶的舞是大丫嬷嬷亲自教的,那可是在宫里待过二十年的老人,能出什么岔子?"
沈月瑶正对着穿衣镜转圈,红裙上的金线牡丹被烛火映得发亮。"母亲放心,昨日李嬷嬷还夸我这《凤穿牡丹》比宫里的舞娘都利落。"她歪头咬住发间的珍珠步摇,"等我跳完,父亲准得说还是庶女贴心。"
王氏望着镜中女儿飞扬的眉梢,突然想起前日陈福那桩事。
她攥紧帕子,将心底的不安压下去——大丫是她花了三百两银子从教坊司赎出来的,连沈定北都不知道这号人物,沈清棠能查出什么?
三日后。
阿青掀开门帘时,沈清棠正将最后一页舞谱合上。
案头的沙漏刚漏完第三遍,她眼底浮着青影,却比往日更亮:"查到了?"
"回姑娘,"阿青压低声音,"大丫原是教坊司的二等舞姬,五年前因私传舞谱被逐出宫,后来在城南绣坊当杂役。"她从袖中摸出半张卖身契,"这是绣坊老鸨说的,还说她被侯府接走那日,有辆青布马车在后门等了半日。"
沈清棠的指尖在卖身契上划过,系统面板适时弹出"史诗级记忆力"的兑换提示。
她勾了勾唇——前世做高管时,她能背下二十个项目的时间节点,如今有系统辅助,记几支舞的节拍算什么?
兑换完成的瞬间,《凤穿牡丹》的舞步突然在她脑海里流转,从起势的"单凤朝阳"到高潮的"牡丹吐蕊",连每个转身的角度都清晰如昼。
她盯着其中一段"凤凰摆尾"的动作,瞳孔微微收缩——原谱里该是三步旋身,大丫却改成了两步,这不是失误,是...篡改。
家宴那日,定北侯府的正厅坐得满满当当。
沈清棠坐在下首,望着上座的沈定北。
他今日穿了玄色团花锦袍,鬓角的白发被人仔细染过,显然对这场家宴极重视。
她垂眸抿了口茶,余光瞥见沈月瑶在幕布后整理裙角,发间的红宝石步摇晃得人眼晕。
"三小姐到——"
红影掠过青砖,沈月瑶的水袖扬起时,满厅的香粉味都被带得散了。
她的舞步确实利落,"丹凤衔枝"时裙裾扫过地面,竟真像有只火凤在厅中盘旋。
宾客们的赞叹声渐起,王氏的腰板挺得更首,连沈定北都放下了茶盏。
首到那记"凤凰摆尾"。
沈清棠放下茶盏,瓷器与桌面相碰的轻响让满厅寂静。
她起身时,裙角扫过案几上的葡萄,有粒圆滚滚的落进银盘,发出清脆的"叮"。
"三妹妹这舞,倒让我想起前朝《鸾凤鸣》了。"她的声音清清淡淡,却像根细针戳进棉絮里,"不过...这'凤凰摆尾'的步数,似乎与原谱不太一样?"
沈月瑶的旋身顿在半空,额角的汗顺着鬓角往下淌。
王氏的指甲掐进掌心,目光下意识扫向角落的李嬷嬷——那是她花了五十两银子请来的"乐师嬷嬷",专门在舞乐出错时打圆场。
"原谱里'凤凰摆尾'该是三步旋身,借势带起三次裙浪。"沈清棠往前走了两步,裙上的玉兰花纹在烛火下泛着柔光,"可三妹妹方才只转了两步,第三次裙浪...便散了。"
她忽然哼起一段旋律,清越的调子像春溪破冰。
李嬷嬷的脸色瞬间惨白,手指死死攥住腰间的银护甲——这正是《鸾凤鸣》的原曲,而方才她弹的,是大丫改过的版本。
沈定北的目光在李嬷嬷和沈月瑶之间转了两转,手指在案上敲了敲:"清棠说的,可属实?"
沈月瑶的嘴唇抖得厉害,红裙下的脚尖在青砖上碾出个浅痕。
她想开口,却见沈清棠似笑非笑地望着她,喉间的话突然哽住——方才那两步旋身,是大丫嬷嬷特意改的,说这样更显灵动,怎么会...
"这...这定是三小姐跳得太好,老身一时没听真切。"李嬷嬷的声音发颤,指尖按住心口的檀木佛珠,"许是老身弹错了调子..."
沈清棠垂眸望着自己的银镯,月光透过窗棂落上来,照出内侧细若蚊足的刻字——那是母亲的闺名。
她抬眼时,目光像淬了冰:"李嬷嬷既是乐师,何不再弹一遍原曲?
让三妹妹重新跳一次,也好让父亲看看...到底是曲子错了,还是舞步错了。"
李嬷嬷的佛珠"哗啦"掉在地上,滚出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