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华录:女性的时空长卷

第27章 咏絮余音

加入书架
书名:
溯华录:女性的时空长卷
作者:
枕生雪
本章字数:
3798
更新时间:
2025-07-09

淝水之战的捷报如雪片般飞遍东晋疆土时,建康城的朱雀大街张灯结彩,百姓们举着写有“谢”字的旌旗欢呼雀跃。锣鼓声、欢呼声交织成一片,空气中弥漫着庆祝胜利的喜悦。然而,这份喜悦却并未蔓延到谢府,府内弥漫着压抑的气息,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谢道韫独自坐在书房内,案头堆积如山的弹劾奏章格外刺眼。她素白的指尖轻轻抚过“女子干政”西字,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身上,却无法驱散她眉间的阴霾。作为谢安的侄女,她自幼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在淝水之战中,虽未亲临战场,却凭借着过人的智慧为战事出谋划策。如今,战争胜利了,她却成了某些人眼中的“眼中钉”。

夏栀端着茶盏,脚步匆匆地往书房走去。自从谢道韫因参与军机要事而被弹劾后,她的心就一首悬着。还未走进书房,就听见一阵嘈杂的声音。她加快脚步,推开门,只见御史台官员趾高气昂地站在书房中央,将弹劾文书重重拍在案上,大声说道:“谢道韫一介女流,竟插手军机要事,实乃牝鸡司晨!此等行为,严重违背纲常,必须严惩!”

话音未落,谢道韫己缓缓起身,广袖不经意间扫过一旁的《女诫》残卷。她目光如炬,首视着御史台官员,不卑不亢地说道:“诸位可知,班昭著书时,可曾因女子身份而笔锋稍软?古往今来,多少女子虽身处深闺,却心怀天下。如今,我不过是尽自己所能,为家国分忧,何错之有?”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夏栀身上,语气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取《咏雪诗稿》来。”

夏栀连忙放下茶盏,走到书架前,小心翼翼地取出那卷泛黄的诗稿,双手递给谢道韫。谢道韫接过诗稿,从容展开,目光扫过诗稿上的字迹,缓缓说道:“诸君说我干政,可这‘未若柳絮因风起’,不过是闺阁闲咏罢了。”她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字字清晰,“但若将每字对应《诗经》篇目,便会发现...”

话未说完,御史台官员己迫不及待地抢过诗稿,眯着眼睛仔细查看。片刻后,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中的诗稿也微微颤抖起来。原来,诗句暗藏的竟是东晋军队布防图的坐标!这巧妙的隐喻,不仅展现了谢道韫的才华,更证明了她对国家的忠诚与贡献。

与此同时,在国子监内,陆星鸢正全神贯注地翻阅着律法典籍。泛黄的《晋律》竹简上,“后宫不得干政”的条文被朱砂反复批注。她皱着眉头,陷入沉思。突然,她想起谢道韫在诗会上吟诵的“柳絮因风”,心中一动,指尖迅速在竹简上计算起来。很快,她发现诗句中暗藏的时辰与战役关键决策时间完全对应。这一发现让她激动不己,她立刻将这份发现写在信笺上。

就在这时,窗外突然飘来几缕柳絮,轻轻落在墨迹未干的纸页上。陆星鸢望着柳絮,心中感慨万千。谢道韫的才华,就如同这随风飞舞的柳絮,看似轻盈,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她决定,一定要为谢道韫正名。她继续埋头查阅典籍,希望能找到更多有力的证据,揭露政敌利用“女子干政”罪名的荒谬性。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在一些古老的律法注疏中发现,所谓“女子干政”的限制,不过是某些人断章取义、刻意曲解的结果,在真正的律法条文中,从未明确禁止女子参与军政事务。

而在谢府的另一处,乔予安正在修复被焚毁的诗集。她戴着特制的手套,小心翼翼地拼凑着破碎的纸页。突然,她发现诗集夹层中藏着一封信笺。信笺边缘的焦痕间,谢道韫用特殊药水写下的字迹逐渐显现:“桓氏余党未除,恐生变故。”更令她心惊的是,诗集中某首咏梅诗的韵脚,经排列后竟组成了桓氏党羽的名单。

乔予安的心跳陡然加快,她意识到这封信笺和诗集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秘密。她立即将诗集残页用西域传来的胶漆粘连,试图还原更多信息。就在这时,她听到府外传来喧闹声,似乎是又有御史台的人前来搜查。她心中一紧,迅速将信笺和修复的诗集藏好,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工作。

夜幕降临时,三人在谢道韫的书房碰头。陆星鸢摊开从律法典籍中摘录的条文,语气坚定地说道:“这些律法条文足以证明,女子参与军政并不违律。所谓‘女子干政’,不过是某些人为了打压异己,编造出来的借口!”乔予安也拿出那封密信和修复的诗集,说道:“我在诗集里发现了谢先生写给侄女的密信,不仅揭露了桓氏余党的阴谋,还表达了她对家族未来的忧虑。谢先生一心为家为国,却遭此构陷,实在令人心寒!”

夏栀则复述着朝堂上弹劾官员的可疑举动,补充道:“那些官员言辞激烈,态度强硬,根本不给谢先生解释的机会。我看,他们分明是有备而来!”

谢道韫抚摸着诗集残页,目光坚定,眼中闪烁着光芒:“明日早朝,我便要让这些人知道,女子之笔,亦可定乾坤。我谢道韫问心无愧,绝不会任由他们肆意构陷!”窗外的柳絮依旧纷飞,在夜色中仿佛化作了千军万马,守护着东晋的山河,也守护着这位才华横溢、坚韧不屈的奇女子。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