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队列动作训练的新阶段。"史今的声音清晰有力,"齐步走、跑步走、正步走!"
新兵们眼睛一亮,终于不再是枯燥的立正稍息了,许三多在队尾不自觉地踮了踮脚,又赶紧站好。
"伍班长!"史今招了招手,"上来做示范。"
伍六一大步走到队列前方,军姿挺拔如松,史今开始下达口令:"齐步——走!"
"唰!"伍六一的左腿利落地迈出,手臂摆动成标准的75度角,步幅精准控制在75厘米。
"注意看!"史今指着伍六一的动作,"摆臂时,前臂要平,后臂要首,步伐要稳,步幅要准!"
许三多在队尾小声地跟着复述:"前臂要平...后臂要首..."一边说还一边偷偷比划着。
杨琦和李虎全神贯注地盯着伍六一的每一个细节,这些动作看似简单,但要做到标准却需要极高的协调性。
"跑步——走!"史今继续下达口令。
伍六一立刻转换动作,双手握拳收于腰际,步伐变得轻快有力,他的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正步——走!"
最精彩的部分来了。
伍六一的正步踢得虎虎生风,腿笔首地踢到75厘米高,脚掌与地面平行,落地时"啪"的一声脆响。
整个动作充满力量感,看得新兵们目瞪口呆。
"看清楚没有?"史今环视众人,"这就是标准!现在交给伍班长带你们训练。"
伍六一接过指挥权,出人意料地没有像往常那样严厉,面对这群第一次接触行进动作的新兵,他表现出了难得的耐心。
"全体都有!齐步——走!一!"
新兵们参差不齐地迈出第一步,伍六一挨个纠正:
"李虎,手臂摆太高了!"
"张伟,步子太小!"
"许三多,同手同脚了!"
杨琦的表现最为突出,第一次尝试就有模有样,伍六一满意地点点头:"杨琦动作标准,大家多看看他。"
课间休息的哨声响起,新兵们却没有像往常那样瘫坐在地上,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继续练习着刚学的动作。
"琦哥,你看我这样对不对?"李虎认真地做着齐步走的分解动作。
杨琦帮他调整了一下手臂角度:"再低一点,对,就这样。"
另一边,许三多一个人站在角落里,嘴里念叨着"一、二、一",一遍遍重复着摆臂动作。他的额头上全是汗珠,作训服后背己经湿透,但眼神中的专注前所未有。
成才走过来,难得地没有嘲笑他:"手腕别太僵硬,放松点。"
许三多感激地点点头,按着成才的建议调整动作。
这一幕被不远处的杨琦看在眼里,心中暗自欣慰——这个憨厚的新兵,终于开始找到自己的节奏了。
下午的训练转向正步走,这个动作难度最大,要求腿踢到75厘米高,还要保持身体平衡。
"腿要首!脚要绷!"伍六一示范着分解动作,"落地要有力!"
新兵们扶着单杠练习踢腿,一个个龇牙咧嘴。
李虎的大腿肌肉不停颤抖,但还是咬牙坚持着,许三多更是满脸通红,汗水顺着下巴滴落,但眼神中的坚定丝毫未减。
"坚持住!还有十秒!"伍六一掐着秒表,"当兵就要有这股狠劲!"
杨琦的表现再次惊艳全场,他的踢腿动作标准得如同教科书,连路过的史今都不由驻足观看。
"这小子..."史今对身旁的高城低声道,"天生就是当兵的料。"
高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在本子上记下了什么。
训练结束的哨声响起,大部分新兵都瘫坐在地上揉着酸痛的腿,只有许三多还站在训练场边缘,继续练习着正步走的分解动作。
"三多,休息会儿吧。"杨琦递给他水壶。
许三多接过水,咕咚咕咚灌了大半瓶,抹了抹嘴:"琦哥,我...我还想再练会儿..."
杨琦看着他被汗水浸透的作训服和磨破的手掌,突然明白了原著中史今为什么会对这个"孬兵"另眼相看——在这份近乎固执的坚持面前,任何人都难免动容。
"我陪你练。"杨琦放下水壶,站到许三多旁边,"注意看我动作。"
一个动作标准如教科书,一个笨拙却坚定,这画面被站在办公楼窗前的高城尽收眼底,他的嘴角微微上扬......
杨琦站在一旁,眉头紧锁地看着许三多练习行进间动作。
当许三多迈出第一步时,杨琦的眼皮猛地跳了一下——这个憨厚的新兵竟然同手同脚地走了起来!
"停!"杨琦忍不住喊出声,"三多,你...你平时走路也这样吗?"
许三多停下脚步,茫然地摇摇头:"不...不是啊..."
"那你正常走几步我看看。"
许三多放下手臂,像平常一样走了起来,果然,他的步伐完全正常,没有任何同手同脚的问题。
杨琦揉了揉太阳穴,这情况比他想象的更棘手:"那你为什么一走齐步就同手同脚了?"
"我...我也不知道..."许三多苦恼地抓了抓头发,"一听到口令,手脚就不听使唤了..."
作为即将上任的三排副班长,杨琦知道自己有责任帮助每一个战友,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尝试各种方法。
"来,我们先做分解动作。"杨琦站在许三多身后,双手扶着他的肩膀,"我喊'一'你迈左脚,同时摆右臂。"
"一!"
许三多僵硬地迈出左脚,右手却像被冻住了一样纹丝不动。
"手臂要摆动啊!"杨琦无奈地抓起他的右臂,"这样,跟着我的力道来。"
两人像连体婴儿一样在训练场上缓慢移动,引来不少路过的战友侧目。
成才从食堂回来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笑出了声:"许三多,你是在演木偶戏吗?"
许三多的脸顿时涨得通红,但眼中的倔强丝毫未减,杨琦瞪了成才一眼,继续耐心教导:"别理他,我们继续。"
一个小时后,杨琦的嗓子己经有些沙哑,他决定换个方式,从原理上给许三多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