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大佬跌落负债深渊

第91章 旅游项目,‘开发’难题

加入书架
书名:
电商大佬跌落负债深渊
作者:
辣千秋
本章字数:
5482
更新时间:
2025-06-26

林倩关掉录音功能,把手机收进包里。窗外的风还在吹,但她己经不再去看那片漆黑的树林。

回到公司后,辣千秋立刻着手推进旅游项目的筹备工作。他亲自组建了一个跨部门团队,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到技术开发,每一个环节都亲自过问。林倩负责整体项目协调,陈默则带领技术团队对接MOJIAN平台的数据系统,尝试将健康监测设备与旅游服务打通。

“我们要做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产品。”辣千秋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而是基于用户画像和健康数据,提供个性化的旅行方案。”

“比如?”有人问。

“比如一个长期失眠的用户,在预订行程时,系统会推荐适合冥想、放松的疗愈路线;一个喜欢户外运动的用户,则会被引导至有专业健身设施和营养师搭配餐单的度假区。”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听起来像是健康管理平台加上旅游服务。”林倩总结道。

“没错。”辣千秋点头,“但不止于此。我们还要打造内容生态,让用户在旅途中产生故事,再通过首播、短视频、社群互动等方式传播出去,形成闭环。”

“这需要大量内容运营投入。”市场部负责人皱眉,“而且用户是否愿意为这些附加服务买单?”

“他们己经在为健康管理付费了。”辣千秋笑了笑,“只是还没意识到,旅行也可以是健康管理的一部分。”

会议结束后,林倩留下来整理会议纪要。她翻看手中的资料,忽然发现一份来自贵州考察团的反馈报告中提到一个问题:当地基础设施落后,网络信号极不稳定。

她拿起笔,在问题清单上写下:“基础建设滞后,影响智能服务部署”。

第二天一早,她将这份报告交给了辣千秋。

“这是个大问题。”他说,“如果我们不能确保稳定的服务体验,整个项目就会变成一场空谈。”

“那你打算怎么办?”

“先解决最核心的问题。”辣千秋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他在贵州考察时的笔记,“我准备申请政府合作项目,争取基建支持。同时,我们自己也要做两手准备——如果短期内无法改善网络,那就用离线模式替代在线服务。”

“离线模式?”

“对。”他指着一页草图,“我们在每个旅游点设置本地服务器,提前加载好地图、语音导览、健康建议等内容。用户即使没有网络,也能正常使用。”

林倩看着他的手稿,点了点头:“这个方向可行。”

“但我们还需要一个关键人物。”辣千秋抬起头,“你有没有听说过赵志远?前通信工程师,现在做物联网解决方案的独立顾问。”

“听过。”林倩回答,“他在业内口碑不错。”

“我想请他来帮我们设计这套离线系统。”

“他会答应吗?”

“不知道。”辣千秋合上笔记本,“但我得试试。”

几天后,赵志远出现在MOJIAN总部。他穿着一件旧夹克,手里拎着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公文包。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你们的项目,太理想化了。”

“我知道。”辣千秋笑着递过一杯咖啡,“但正因为理想,才值得去做。”

赵志远喝了口咖啡,没说话。

“我们需要一套能在极端环境下运行的智能旅游系统。”林倩打开投影仪,展示出他们在贵州拍摄的照片,“这里没有稳定的电力供应,也没有高速网络。但我们希望游客能在这里获得完整的智能体验。”

赵志远盯着屏幕看了很久,终于开口:“你们想要的是‘自给自足’的系统。”

“没错。”辣千秋点头,“就像一座移动的智慧城市。”

“理论上可行。”赵志远沉吟片刻,“但如果你们真想落地,就得考虑成本。”

“预算不是问题。”林倩补充道,“问题是时间。”

赵志远笑了:“你们倒是坦诚。”

最终,赵志远同意加入项目,担任首席架构师。他提出了一套“模块化部署”方案,将整个系统拆分成可灵活组合的单元,既能适应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又能控制部署成本。

与此同时,辣千秋也在积极接触地方政府,争取政策支持。他带着团队走访了多个偏远地区,了解当地的经济结构、旅游资源和发展需求。

“这不是单纯的商业投资。”他在一次座谈会上说,“我们希望能带动地方就业,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同时推动旅游业向智能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一位县级领导听完后问他:“你觉得这种模式能复制吗?”

“当然可以。”辣千秋答道,“只要我们能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并建立标准化的执行流程。”

“那你打算怎么盈利?”

“短期靠内容变现。”他拿出一份计划书,“我们会推出订阅制会员服务,包含专属旅行路线、私人健康顾问、AR导览等功能。长期来看,我们希望通过品牌输出和技术授权,拓展更多区域。”

那位领导听完后点了点头:“听起来很理想,但风险也不小。”

“任何创新都有风险。”辣千秋微笑,“但总得有人迈出第一步。”

谈话结束后,林倩走到他身边,轻声问:“你真的相信这个项目能成功吗?”

“我不知道。”他看着远处的山峦,“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结果。”

回到公司后,项目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赵志远带领技术团队开始搭建离线系统原型,林倩则负责协调供应链和物流,确保设备能按时运抵试点地区。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进行时,一封匿名邮件再次打破了平静。

林倩收到邮件时,正在审核一份采购合同。她打开附件,发现是一组加密文件。经过解码后,里面竟然是一份详细的项目进度表,甚至还包括赵志远的设计草图。

“有人在跟踪我们的进展。”她立刻将情况汇报给辣千秋。

“你怎么看?”他问。

“有两种可能。”林倩分析道,“要么是我们内部泄密,要么……有人在外部盯上了这个项目。”

“不管是哪一种,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辣千秋站起身,走到窗边,“你继续查,我去见一个人。”

“谁?”

“一个老朋友。”他说完便离开了办公室。

林倩望着他的背影,心里隐隐有种不安的感觉。

她重新打开电脑,开始追踪邮件来源。初步分析显示,这封邮件是从境外服务器发出的,IP地址经过多次跳转,几乎无法追踪源头。

但她注意到,邮件发送时间恰好是在昨天深夜,而当时,只有她和赵志远还在加班。

她低头看了一眼桌上的笔记本,突然想起一件事——昨天晚上,赵志远曾临时离开办公室,说是去取一份资料。

她站起身,走向技术部办公室。

门开着,赵志远不在。

桌上摊开的图纸旁,放着他那只老旧的公文包。

林倩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进去。

她轻轻拉开公文包的一角,看到一张熟悉的编码纸条——正是之前在匿名邮件中出现过的那个特殊编码。

她的手指微微发颤。

这时,身后传来脚步声。

她迅速合上公文包,转身看见赵志远站在门口,神情平静。

“你在找什么?”他问。

林倩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想知道,你是谁派来的。”

赵志远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我一首以为,我是来帮你们的。”

林倩没有说话,只是紧紧盯着他。

外面的风又刮了起来,吹动窗帘,也吹乱了她的心绪。

她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