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晚,李玄策再次派出信鸽。
他要见的,仍是那个白面人。
这次,他没有提及“无垢园”三字。他想问的,是长孙无忌在宫中的另一张牌,是那条他与皇权核心,最为隐秘的连接——内侍省总管王忠。
夜半,石室暗门无声开启。白面人如期而至。
“王忠此人,陛下极是信任。”李玄策开门见山,声音沉凝,“他与长孙无忌,究竟是何关系?长孙无忌,如何能将一颗钉子,深埋于天子身侧,而不被察觉?”
白面人端起茶盏,轻轻吹拂着茶沫。
“王忠,并非长孙无忌安插的钉子。”他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了然,“他本是先太子建成旧部。当年玄武门之变,他为保性命,投靠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助他上位,将他安插在陛下身边,并非为了监视陛下,而是为了……制衡。”
李玄策眉头微蹙。制衡?
“陛下当年登基,并非名正言顺。”白面人继续道,“他踩着兄弟的尸体上位,虽有长孙无忌与秦琼等武将鼎力相助,但朝中,仍有许多忠于先太子建成,以及前齐王元吉的旧臣。陛下为了安抚人心,笼络这些旧臣,也曾做出许多妥协。”
“王忠,便是长孙无忌安插在陛下身边的,一枚随时可以引爆的棋子。他掌握着许多当年玄武门之变的秘密,也掌握着陛下登基后,为笼络旧臣,所做出的一些‘见不得光’的承诺。”
李玄策心中一凛。这便是长孙无忌最大的依仗。
“陛下信任他,是因为他以为王忠是自己的心腹。却不知,王忠的忠诚,始终在长孙无忌手中。”白面人道,“只要长孙无忌想,他随时可以将这些秘密,捅到朝堂之上。这,便是长孙无忌制衡陛下的底牌。也是他,敢于在朝中只手遮天,排除异己的真正原因。”
李玄策沉默了。他终于明白,长孙无忌的权势,并非只来源于外戚的身份,更来源于他手中握着的,那些足以动摇国本的秘密。
“我父亲的死,与这些秘密,可有牵扯?”李玄策问道。
“有。”白面人肯定道,“你父亲当年,为陛下征战西方,功勋卓著。他手握兵权,又深得军心。陛下对他的信任,一度超越了长孙无忌。这让长孙无忌感到了威胁。”
“你父亲为人耿首,不喜权谋。他曾多次上奏,谏言陛下,不要为笼络旧臣,而行苟且之事。这些谏言,触动了长孙无忌的底线。”
“更重要的是,你父亲在边境多年,对北狄的动向了如指掌。他曾暗中调查,发现了‘八骏会’与‘清流’勾结,贩卖军械的证据。这证据,首接指向了长孙无忌。”
李玄策紧紧握住拳头。
“所以,长孙无忌设计,将你父亲手中的证据,伪造成你父亲通敌的罪证。再通过王忠的手,在最关键的时候,递到陛下案头。陛下为了掩盖当年的旧事,为了平息朝野,为了平衡各方势力,最终,选择了牺牲你父亲。”白面人语气平静,却字字诛心。
李玄策闭上眼,胸中怒火翻腾。他终于明白,父亲并非死于简单的构陷,而是死于一场复杂的政治博弈。他被当成了牺牲品,被皇帝与长孙无忌联手,推入了深渊。
“如何能让王忠开口?”李玄策睁开眼,目光冰冷。
白面人摇了摇头:“王忠是长孙无忌的死忠。他掌握的秘密,是他的保命符。他绝不会轻易开口。”
“除非……”白面人顿了顿,“除非长孙无忌,亲自,将他抛弃。”
李玄策的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你可有王忠的把柄?”
“没有。”白面人道,“王忠行事缜密,几乎没有破绽。但有一点……”
“他有一个独子,名叫王乾。是他的命根子。”
李玄策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很好。”他缓缓站起身,“多谢。”
白面人没有说话,他只是起身,再次向李玄策微微颔首,身形一闪,便再次融入了黑暗之中。
李玄策独自一人,站在石室中央。
他知道,他现在有了新的目标。
王忠。
以及,那个被长孙无忌藏起来的……无垢园。
他要让长孙无忌,亲手撕下王忠那张忠诚的画皮。
他要让长孙无忌,亲手,将他自己最大的秘密,暴露在阳光之下。
他要让整个长安城,都看一看,那金碧辉煌的皇城深处,究竟藏着多少肮脏的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