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清水镇被一层柔和的阳光笼罩着。青石巷林家门前,车马络绎不绝,其中最扎眼的当属那辆京城来的鎏金马车,阳光下闪闪发亮,引得街坊邻居纷纷驻足观望。
院内,十坛窖藏满三个月的"两心酿"整齐地摆放在铺着红绸的长桌上,坛身上的红纸黑字格外醒目。酒坛周围摆满了杜大山从青峰山带来的奇花异草,衬得那幽蓝微光更加神秘莫测。林父林母穿着崭新的衣裳,正忙着招呼各路宾客——有县学的教谕、镇上的乡绅、邻县的酒商,还有专程赶来的杜大山一众亲友。
"周老板到!"门口一声通报,满院宾客顿时安静下来。只见周文焕一身锦缎华服,步履生风地走进院子,身后跟着两个手捧锦盒的随从。
"林老板!杜师傅!林姑娘!"周文焕满面红光,拱手行礼,"周某来迟了,恕罪恕罪!"
林父连忙迎上去:"周老板远道而来,辛苦了!快请上座!"
周文焕却摆摆手,先是郑重地向林父和杜大山行了礼,然后转向站在一旁的林溪和沈砚,眼中满是赞赏:"林姑娘,沈相公,恭喜恭喜!听闻二位的好事将近?周某特意备了份薄礼,不成敬意!"
随从上前,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对晶莹剔透的翡翠酒杯,杯身上精细地雕刻着比翼鸟的图案,在阳光下碧绿通透,一看就知价值不菲。
"这..."林溪惊讶地看向沈砚,后者也是一脸意外。
周文焕笑道:"此杯名为'同心杯',最适合饮'同心酿'。周某在京城听闻二位因酒结缘的故事,甚为感动,特意寻来此物,聊表心意。"
林溪脸颊微红,沈砚则上前一步,郑重地接过锦盒:"周老板厚赐,晚辈愧不敢当。"
"当得起!当得起!"周文焕爽朗大笑,随即转向那十坛"两心酿",眼中精光闪烁,"林姑娘,可否让周某一饱眼福?"
林溪点点头,与沈砚一起上前,轻轻拍开主桌上那坛酒的泥封。随着油纸揭开,熟悉的幽蓝光芒再次涌现,在春日阳光下显得不那么刺眼,却更加神秘动人。一股清冽中带着炽烈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满院宾客无不惊叹连连。
周文焕深深吸了一口气,闭目陶醉片刻,然后亲自斟了一杯,举杯向众人高声道:"诸位!今日周某有幸,得尝林家秘酿'两心酿'。此酒之妙,言语难以形容。不瞒各位,周某己将此酒样品送至宫中,内务府大加赞赏,有意列为贡品!"
"贡品?!"满院哗然。在清水镇这样的小地方,能出贡品简首是天大的荣耀!
林父激动得手都抖了,林母更是喜极而泣。杜大山拍着大腿,连声叫好。林溪和沈砚相视一笑,十指不自觉地紧扣在一起。
周文焕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满意地点点头,继续道:"不仅如此,京城'醉仙楼'总号也愿与林家酒坊签订长年契约,以每坛六十两的价格,每年至少采购五十坛!"
又是一阵惊呼。六十两一坛,五十坛就是三千两!这对小小的林家酒坊来说,简首是天文数字!
"当然,"周文焕话锋一转,"产量有限,周某不敢贪多。只希望林家莫忘故人,有好酒时,记得周某一份。"
林父激动地上前,握住周文焕的手:"周老板如此厚爱,我林家没齿难忘!"
周文焕笑着摇头:"是林家的酒好,周某不过是识货罢了。"他举杯向众人示意,"来,让我们共饮此杯,庆祝林家酒坊名扬天下!"
众人举杯共饮。酒液入口的刹那,满院都是惊叹声。那冰火交融的奇妙体验,即便是见多识广的周文焕,每次品尝都忍不住闭目回味。
趁着众人品酒的喧闹,林溪悄悄拉了拉沈砚的衣袖,两人溜到了院角那株盛开的老梅树下。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如同下了一场温柔的花雨。
"沈大哥,"林溪抬头望着他,眼中满是星光,"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吗?"
沈砚轻笑,伸手拂去她发间的花瓣:"怎么不记得?那天你拎着酒坛子,一脸警惕地瞪着我,活像只护食的小猫。"
林溪羞恼地轻捶他一下:"谁让你当时一副穷酸书生的模样,我还以为你是来蹭饭的呢!"
"现在呢?"沈砚故意板起脸,"现在我还是穷酸书生一个,连聘礼都是借你们家的酒充数。你可后悔了?"
林溪望着他故意装出的严肃表情,突然踮起脚尖,在他脸颊上轻轻一吻:"傻子,我要是图钱财,早答应镇上李员外家的提亲了。"她的声音轻柔却坚定,"我爱的,是那个为我查律法、写诉状,为我爬悬崖、查古籍的沈砚。是那个说'林家的事就是我的事'的沈砚。"
沈砚心头滚烫,一把将她拥入怀中。梅树被这动作震得一阵摇晃,花瓣纷扬落下,如同为他们洒下的祝福。
"溪儿,"他在她耳边轻声说,"府学结业后,我们就成亲吧。我想每天清晨醒来,都能闻到你和酒香;想和你一起研究新酒,一起经营酒坊,一起...走完这一生。"
林溪在他怀里轻轻点头,声音有些哽咽:"好。"
远处,宾客们的谈笑声、酒杯的碰撞声、赞叹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而在这小小的角落里,时间仿佛静止,只有两颗紧贴的心跳声,和那无声胜有声的誓言。
---
宴席散后,周文焕带着那十坛"两心酿"满意而归,临行前又下了二十坛的订单,预付了一千两定金。其他商贾也纷纷求购,虽然暂时无法提供"两心酿",但林家的"岁寒清"和"春涧清"同样供不应求。
夕阳西下,送走最后一位宾客,林家众人终于得以喘息。杜大山喝得满面红光,拍着沈砚的肩膀说要去睡会儿;林父林母也累得够呛,早早回房休息。院子里只剩下林溪和沈砚,还有那一地凌乱的杯盘。
两人默契地开始收拾。沈砚负责搬运桌椅,林溪则收拾碗筷。无需言语,配合得天衣无缝,仿佛己经这样生活了很多年。
收拾停当,沈砚突然神秘地拉着林溪的手:"带你去个地方。"
他带着她来到酒坊后面新买下的空地。这里己经打好地基,木材石料堆在一旁,显然是要扩建。
"这是..."林溪疑惑地看向他。
沈砚从怀中掏出一卷图纸,小心翼翼地展开:"我设计的酒坊扩建图。这里是新的蒸酒区,这里是发酵房,这里是窖藏室...还有这里,"他指着图纸中央一栋小楼,"是我们的家。"
林溪仔细看着图纸,眼睛越来越亮。沈砚的设计既考虑了酿酒流程的合理性,又兼顾了居住的舒适性,甚至还有一个小花园和读书亭。
"喜欢吗?"沈砚有些紧张地问。
林溪重重点头,指着图纸上一个角落:"这里,可以种些草药吗?我想试试用不同的草药入酒..."
"当然,"沈砚笑着点头,"整个酒坊都是你的舞台。我只负责管账目和当你的试酒人。"
林溪扑哧一笑:"那岂不是亏大了?堂堂府学生员,给我当账房先生?"
沈砚正色道:"不亏。能参与你的梦想,是我的荣幸。"他指向远处正在兴建的镇子新街,"而且教谕说了,府学准备在清水镇设一个分馆,由我负责。这样既能继续学问,又能帮你打理酒坊,两全其美。"
林溪惊讶地睁大眼睛:"真的?你怎么不早说!"
"想给你个惊喜。"沈砚得意地眨眨眼,"就像你当初给我'酒成,速归!'的惊喜一样。"
两人相视而笑,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将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远处,林家原有的酒坊烟囱里,袅袅白雾缓缓升起,那是新一锅酒醅正在蒸制。雾气在夕阳的照射下,呈现出淡淡的金色,与天空中绚丽的晚霞融为一体,仿佛连天公都在为这对年轻人祝福。
林溪靠在沈砚肩头,轻声道:"沈大哥,你说我们的'两心酿',真的能让人心意相通吗?"
沈砚低头看她,眼中满是柔情:"不用酒,我也能懂你的心。"他轻轻握住她的手,放在自己胸口,"因为这里,早就装满了你。"
林溪笑了,那笑容比春日的阳光还要明媚。她踮起脚尖,在爱人耳边轻声说了句话,引得沈砚开怀大笑,将她拥得更紧。
晚风轻拂,带来阵阵酒香,弥漫在青石巷的每一个角落。这香气中,有糯米的甜,有酒曲的醇,有岁月的沉淀,更有两颗真心交融的芬芳。它飘过新起的酒坊地基,飘过热闹的街市,飘向远方,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美酒、关于爱情、关于坚守与成长的美好故事。
酒香满巷春正好,两心同酿情更长。莫问前程几风雨,携手共度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