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打小就生活在一个被竹子环绕的村子。
村子不大,却被漫山遍野的竹子簇拥着。
他家的房前屋后,全是郁郁葱葱的竹林。
那些竹子笔首修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好像在轻轻的哼着歌。
竹子对村子里的人来说,就像是老天爷恩赐的宝贝。
漫山遍野都是,取用不尽,也无需花费一分钱。
三三的外公,在村子里可是响当当的竹编能手。
外公年纪大了,双手长满了老茧,皮肤粗糙得像老树皮,指关节也因为常年劳作而变得粗大变形。
但就是这双饱经沧桑的手,有着神奇的魔力,能把普普通通的竹子变成各种各样实用又好看的物件。
外公编的背篓,那叫一个结实耐用。
每一根竹条都被外公精心挑选,编织的时候更是一丝不苟。
竹条之间紧密相连,找不到一丝缝隙。
背篓的形状规整,弧度恰到好处。
提手的地方还特意编织了防滑的纹路,方便人们使用。
编好的背篓往地上一放,稳稳当当,仿佛在展示着自己坚不可摧的品质。
菜篮子则是另一番精致模样。
外公会选用更细更柔软的竹条,编织出细密的网格。
篮子的边缘被外公精心打磨,光滑圆润,不会划伤手。
篮子上还会编上一些简单的花纹,比如小小的菱形或者波浪线,让菜篮子看起来多了几分灵动和俏皮。
鱼篓更是外公的得意之作。
鱼篓的篓口宽敞,方便鱼儿游进去。
篓身的竹条编织得疏密有致,既能让水自由流通,又能防止鱼儿逃脱。
篓底被外公编织得格外牢固,确保在装了沉甸甸的鱼儿后也不会破裂。
每到赶集的日子,天还没亮透,外公就会早早地起床。
他轻轻地推开房门,生怕吵醒还在睡梦中的三三。
简单洗漱后,外公就开始整理自己精心编制的竹制品。
他把背篓、菜篮子和鱼篓一个个仔细检查,看看有没有哪里的竹条松动或者有毛刺。
确认无误后,外公把它们整齐地叠放好,用绳子紧紧地绑在扁担两端。
此时,三三也会被外公起床的动静吵醒。
他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没穿衣服就跑到外公身边。
外公看到三三光溜溜的,忙放下手里的活,急忙拉着三三的手回到屋里帮三三穿上衣服。
满心疼爱的责怪道:“快,快,别着凉了。”
看着外公忙碌的身影,三三满心欢喜,又能跟着外公去集市了。
一路上,三三像只欢快的小鸟,在前面蹦蹦跳跳。
山路两旁的野花野草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被三三不小心碰到,露珠就纷纷掉落,打湿了他的鞋面。
集市上热闹得不得了。
各种各样的摊位琳琅满目,卖菜的、卖肉的、卖生活用品的。
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响成一片。
外公找了个显眼的位置,把竹制品一字摆开。
那些背篓、菜篮子和鱼篓,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竹子特有的清香。
不一会儿,就有不少人围了过来。
一位大妈走过来,拿起一个背篓,翻来覆去地看了看,对外公说道:“老爷子,你这背篓编得可真结实,多少钱一个?”
外公笑着回答:“大妹子,这背篓六十块一个,我这用的都是好竹子,编得也扎实,保证你用个好几年都不坏。”
大妈听了,又仔细瞧了瞧背篓的做工,满意地点点头:“行,给我来一个。”
说着,就从口袋里掏出钱递给外公。
就这样,外公的竹制品一个接一个地卖出去了。
看着顾客满意地拿着竹制品离开,三三在一旁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这时,外公会从卖竹编的钱里拿出一些,带着三三来到集市的糖果摊前。
糖果摊的老板热情地招呼着他们:“老爷子,又来给孙子买糖啦!”
外公笑着点点头,指着三三喜欢吃的麦芽糖说:“来上半斤。”
看着那金黄色的麦芽糖被老板小心翼翼地包好递过来,外公把糖递给三三,眼里满是慈爱:“吃吧,孩子,甜着呢。”
三三迫不及待地打开纸包,咬上一口,麦芽糖黏黏的,甜甜的味道瞬间在嘴里散开。
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日子一天天过去,三三慢慢长大了。
他看着外公辛苦编制竹制品,虽然在农村集市上能卖出去一些,但赚的钱并不多。
三三心想,这么好的竹编手艺,要是能卖到城里去,说不定能赚更多的钱,让外公过上更好的生活。
有一天,吃过晚饭,三三和外公坐在院子里乘凉。
月光洒在院子里,给一切都蒙上了一层银纱。
三三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对外公说:“外公,我觉得您编的这些东西在农村卖是挺好的,可要是拿到城里去卖,可能得编些不一样的,像果盘之类的。
城里人的生活讲究,家里都喜欢摆些好看又实用的东西。”
外公听了,微微皱了皱眉头,叹了口气说:“三三啊,外公一辈子都在农村,编的都是咱农村人用得上的东西。
城里人的喜好,外公可摸不透啊。再说了,咱这老手艺,能在城里卖得出去吗?”
三三拉着外公的手,眼神坚定地说:“外公,您相信我。我听同学说,城里人的家里都喜欢摆些好看的果盘。
您要是能编出来,肯定能卖得好。您的手艺这么好,编出来的果盘肯定不比城里卖的差。”
外公看着三三坚定的眼神,沉默了一会儿,点了点头:“那行,外公就试试。只要你觉得行,外公就愿意去做。”
从那以后,外公就开始琢磨着编果盘。
白天,他在竹林里仔细挑选合适的竹子,把竹子砍回来后,又耐心地破竹、削篾。
晚上,外公就坐在昏暗的灯光下,开始尝试编织果盘。
一开始,编出来的果盘不是形状歪歪扭扭,就是竹条之间的缝隙太大。
但外公没有放弃,他一次次地拆了重新编,不断调整编织的手法和力度。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改进,外公终于编出了几个精美的果盘。
果盘的形状圆润,竹条编织得细密均匀,表面光滑如镜。
果盘的边缘还编织了一些简单的花纹,看起来既精致又大方。
三三拿着外公编好的果盘,来到了城里。
城里的一切都和村子里不一样,高楼大厦林立,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三三有些眼花缭乱,但他心里一首想着要把外公的竹编卖出去,让外公的辛苦不白费。
他来到一个热闹的市场,找了个空位,把果盘小心翼翼地摆了出来。
一开始,并没有人注意到他的摊位。
来来往往的人都行色匆匆,偶尔有人看一眼他的果盘,也只是好奇地打量一下,就走开了。
三三有些着急,但他想起外公在家辛苦编织的样子。
他鼓起勇气,主动向路过的人介绍着外公的竹编果盘:“叔叔阿姨,看看这个果盘吧,这是我外公纯手工编制的,用的都是上好的竹子,做工可精细了。”
终于,有一位女士走了过来。
她穿着时尚,打扮精致,拿起一个果盘,仔细地看了看,说道:“这果盘倒是挺别致的,多少钱一个?”
三三心里一阵激动,赶忙回答:“大姐,这个果盘五十块一个。”
女士听了,微微皱了皱眉头:“有点贵了吧?”
三三赶忙解释:“姐姐,这可是纯手工编制的,每一个果盘都花费了我外公很多时间和精力。
而且用的都是我们村子里的好竹子,没有任何污染,对身体可好了。
您看这做工,多精细啊,绝对值这个价。”
女士想了想,觉得三三说得有道理,说道:“行,给我来一个。”
三三高兴地把果盘包好递给女士,心里充满了喜悦。
这是他在城里卖出的第一个果盘,就像一束光照进了他心里。
有了这开门红,三三的信心更足了。
他每天都早早地来到市场,把果盘摆放得整整齐齐,热情地向每一个路过的人介绍。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他的果盘。
有的人觉得果盘很有特色,买回去当装饰品。
有的人觉得竹编果盘环保又实用,用来装水果正好。
随着口碑的传播,三三的生意越来越好。
回到村子里,三三迫不及待地把在城里卖竹编的经历讲给外公听。
他详细地描述着每一个细节,从第一个顾客询问价格,到越来越多的人围过来购买,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外公听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那笑容里,有对三三的骄傲,也有对竹编手艺有了新出路的喜悦。
从那以后,外公和三三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外公做的竹编品种越来越多,除了果盘,还有花瓶、笔筒、收纳盒等等。
每一件竹编作品都倾注了外公的心血和三三的努力。
村子里的其他人看到外公和祥子通过竹编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也纷纷加入进来。
大家一起上山砍竹子,一起学习编织新的竹编品种。
村子里的竹子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原本寂静的小村子变得热闹起来。
而外公,依然每天坚守着那份对竹编的热爱。
他坐在院子里的老竹椅上,手中的竹条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在编织着生活的美好。
每一根竹条都承载着他的回忆,每一个作品都寄托着他对未来的希望。
在竹编里,外公用无声的语言表达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