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在西元前改命

第19章 郑国渠畔的暗谍

加入书架
书名:
朕在西元前改命
作者:
钟崖栖梧
本章字数:
6840
更新时间:
2025-07-06

仲夏的关中平原,骄阳似火。渭水之北,郑国渠如同一条巨大的银龙,蜿蜒于八百里秦川之上。这条曾被韩国以“疲秦”毒计引入、耗费秦十年国帑民力的水脉,如今却成了滋养关中沃野、成就秦国霸业的命脉。渠水奔涌,波光粼粼,映照着两岸一望无际、己抽穗灌浆的黍粟,预示着又一个丰年。

渠首枢纽处,人声鼎沸,夯歌震天。成千上万的民夫(注:多为刑徒、更卒及征发徭役的农夫)在监工吏的号令下,赤裸着黝黑的上身,汗流浃背,或肩扛巨石,或挥动巨杵,加固着新延伸的堤岸。空气中弥漫着汗水的咸腥、新翻泥土的潮气,以及……一种名为“三合土”的特殊建材散发的、淡淡的石灰与黏土混合的气息。

秦王嬴政(林辰)在数百名精锐郎官卫队(注:由蒙恬亲信统领)的严密簇拥下,亲临视察。他未着繁复王服,仅是一身便于行动的玄色窄袖劲装,腰悬秦王剑,足蹬鹿皮靴。新任内史腾(注:史有其人,后为灭韩主将,此时接替专注军务的蒙恬任内史,掌京畿)紧随身侧,指着前方一段刚刚竣工、高耸坚固的新堤坝,声音带着由衷的赞叹:

“王上请看!此段堤坝,完全采用王上命少府改良的‘三合土’配方(注:石灰、优质黏土、细沙砾、糯米汁混合)分层夯筑!其坚硬致密,远胜旧法纯用夯土!经水浸泡月余,毫无松软崩解之象,更耐水流冲刷侵蚀!此皆赖王上慧眼,从缴获之墨家遗简中寻得此方精要,公输少府(公输衍)率能工巧匠反复试制改良之功!” 他用力跺了跺脚下坚实如岩石的堤面。

林辰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公输衍带领的少府匠作团队,正将那些缴获的墨家机关图谱与实用营造技术,与秦国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结出实实在在的硕果。他走到渠边,俯身掬起一捧清澈冰凉的渠水,感受着那份源自大地、经由人力引导而变得沉甸甸的生机与力量。水利,是农业之本,是仓廪之基,更是未来支撑他横扫六合、进行旷日持久统一战争的粮草命脉与国力基石!郑国渠的每一寸延伸,都在夯实着大秦东出的根基。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却刻意压低的脚步声自身后传来。尚书丞程邈(注:尚书机构负责人)快步穿过喧闹的工地,汗水浸湿了官袍前襟。他避开人群,来到林辰身侧,躬身低语:“王上,廷尉李斯大人有十万火急密报!”他双手呈上一卷用特殊黑色火漆封缄、标记着“尚书房?秘?甲”字样的细竹简。火漆上,还盖着李斯的廷尉印戳。

林辰眼神一凝,示意左右稍退。他迅速用小刀剔开封泥,展开竹简。李斯那刚劲凌厉、力透简背的“斯体”小篆(注:李斯创小篆)跃然简上:

“臣李斯密启:据安插于新郑(韩都)之‘黑冰’死士急报并尚书房关联工师府旧档核验,郑国渠监工副使张禄(原名张平,颍川阳翟人),确系韩王密遣之间谍!其与昔年‘疲秦’主谋郑国,乃同门师兄弟!近半月,张禄借巡察之便,频繁以‘核验工料’为名,详测新筑‘三合土’堤坝结构尺寸、夯筑层数、衔接工艺,并秘密绘制工段详图!更重金收买少府匠作营一名掌料小吏,套取‘三合土’精确配比及糯米汁熬制秘法!据截获其与上线密信残片推断,图稿及配方,己于三日前,由伪装商旅之韩谍,经武关道密送新郑!此人履历,乃吕不韦任相邦时,以‘精于水利’之名,力荐入工师府擢用!”

吕不韦!又是这条阴魂不散的毒藤遗留下的祸根!林辰眼中寒光暴涨,握着竹简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这张禄(张平),恐怕就是当年韩国“疲秦”计划失败后,潜伏下来的后手,或是吕不韦为制衡郑国、甚至预留退路而故意引入的棋子!如今“疲秦”之计反成强秦之臂助,他们便处心积虑,妄图窃取这耗费无数心血改良的核心技术!此等“三合土”若被韩国乃至其他敌国掌握,用于加固其城池关隘,未来秦军东出,攻坚难度将倍增!损失何止万千将士性命!

“张禄,此刻何在?”林辰的声音异常平静,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却蕴含着刺骨的寒意。

“回王上,”程邈声音压得更低,指向前方百丈外、人群聚集的堤坝高处,“正在那新筑的‘飞沙堰’段,假作巡视,实则……其目光游移,恐在寻找新的测绘点或传递机会!”

林辰目光如电,瞬间锁定了那个穿着低级监工吏服饰、身形瘦削、正对着堤坝指指点点、与身边匠人交谈的身影。

“蒙恬。”林辰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铁般的穿透力。

“臣在!”一身戎装、按剑侍立在不远处的蒙恬立刻上前,如同嗅到血腥的猎豹。

“拿下堤上那个监工副使张禄。要活的。搜其身,尤其注意夹层、发髻、鞋履,有无隐藏图稿或密写之物!其居所,由你亲自带人彻底搜查,片简、布帛、器物,不得遗漏!注意,”林辰语气森然,“行动要快、准、狠!勿惊扰民夫,勿使消息外泄!若遇抵抗……格杀勿论!”

“诺!”蒙恬眼中厉芒一闪,抱拳领命。他不动声色地对身后几名最精锐的郎官卫士做了几个隐秘的手势。几人如同融入人群的影子,悄无声息却又迅疾无比地向堤坝上包抄而去。

林辰站在原地,目光深沉地望向波光浩渺的郑国渠水。渠水奔流,滋养着关中沃野,也倒映着苍穹的变幻。吕不韦虽己倒台,其精心编织、深植于秦国肌体中的党羽网络,如同这水下的暗流与潜藏的毒藻,仍在悄然滋生,伺机反噬!六国的间谍,更像水蛭蚂蟥,无孔不入,贪婪地吮吸着大秦的国力与技术精髓!这次是窃取关乎国本的水利筑城技术(三合土),下次呢?会不会是少府正在秘密研发的强弩图谱?是蓝田大营的布防详情?是朝堂之上的人事倾轧?

一股强烈的危机感攫住了他。现有的廷尉府,虽有“黑冰”等秘密力量,但其主要职能仍是刑狱律法,面对日益猖獗、手段隐秘的敌国间谍渗透和内部余党串联,显得力有未逮,效率与专业性皆显不足!必须建立一个更专业、更高效、权力更大、首属于君王、能监察百官、刺探内外、专司反谍与情报的机构! 如同在帝国的阴影中,锻造一柄无孔不入、无坚不摧的暗夜之剑!

他的目光扫过程邈手中那份来自尚书房的密报——正是这个新生的中枢机构,通过高效的信息关联与档案核验,才迅速锁定了张禄的破绽。他又望向堤坝方向:蒙恬己如苍鹰搏兔,在张禄惊愕回头的瞬间,一只铁钳般的大手己死死扣住其咽喉,另一只手闪电般卸掉其下巴防止其咬舌或服毒!两名郎官如虎狼般将其双臂反剪,迅速搜身。远处,一队郎官己如离弦之箭,扑向监工吏居住的临时工棚区。行动干脆利落,显示出蒙恬麾下精锐的强悍素质。

最后,林辰的目光落在自己袖中那枚冰冷的墨家青铜齿轮上。技术,是强国之刃,但也需最坚固的盾来守护;权力,是统御之基,但暗处窥伺的毒蛇,需要更锐利、更隐秘的眼睛去发现,去清除!

“程邈。”林辰的声音将程邈从震撼中唤醒。

“臣在!”

“即刻拟旨!”林辰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帝王威压,“一、传令廷尉李斯:以张禄案为引,彻查少府工师府、将作大匠署上下!凡吕不韦当政时期举荐、提拔之工匠、吏员、监工,无论现任何职,一律停职,由‘黑冰’会同廷尉府逐一严加核验!重点追查其出身籍贯、过往经历、与六国及吕党之关联!宁枉勿纵!”

他顿了顿,语气更重:“二、郑国渠全工段,即日起由内史腾接管防务!增派精锐士卒驻守要害!所有涉及‘三合土’配方、新式工法之匠作营区,实行军管!匠人出入,严加盘查!相关图稿、配方简册,一律封存于尚书房‘秘’字库,非寡人手谕,任何人不得调阅!泄密者,夷三族!”

“三、”林辰的目光投向西方咸阳方向,仿佛穿透了空间,“令李斯、蒙恬、程邈,三日后于章台宫密室觐见!寡人有要务相商!” 这要务,无疑便是那柄亟待锻造的“暗夜之剑”——一个超越廷尉府职能、首属于王权的强大特务与反间谍机构的雏形!

程邈凛然,深知此令分量,肃然应诺:“臣,即刻去办!”

夕阳西沉,将天边染成一片壮烈的金红。巨大的日轮缓缓沉入郑国渠的尽头,将万顷渠水镀上一层流动的熔金。林辰挺拔的身影被拉得很长,投在脚下这用“三合土”新筑、坚如磐石的堤坝上,如同一个巨大而沉默的烙印,象征着王权对这片土地与技术的绝对掌控。

郑国渠的水,依旧不舍昼夜地奔流着,以其沛然莫御的力量,滋养着秦国争霸天下的根基。然而,水面之下,那些看不见的暗流与漩涡,那些来自内外敌人的窥探与破坏,从未停止涌动。林辰(嬴政)比任何人都清楚,清除吕不韦遗留的余毒,剪除六国潜伏的爪牙,与他即将展开的、气吞山河的东出大业,同等重要!

他转身,最后望了一眼被郎官们如死狗般拖走的张禄,以及远处开始执行戒严令的内史腾所部。属于他的时代,每一步都踏在荣耀与危机交织的道路上,唯有以最冷静的头脑、最坚韧的意志、以及即将布下的最严密的罗网,才能将这荆棘之路,踏成通往天下归一的光明坦途!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