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华归:古医女的现代生存手札

第2章 质疑

加入书架
书名:
惊华归:古医女的现代生存手札
作者:
朱家六郎
本章字数:
5366
更新时间:
2025-07-06

清晨的阳光穿过梧桐枝叶,在医学院会议厅外的石阶上洒下斑驳光影。

苏挽棠抱着笔记本走进大楼时,便察觉到气氛异样——走廊里议论纷纷,几个教授低声交谈着什么,眼神时不时扫向她。

“紧急会议?”她挑眉,脚步未停。

会议室内,几位教授与实习指导老师己围坐一圈,沈慕白坐在主位,神情冷肃,手中资料翻得哗啦作响。

“苏挽棠。”他一开口,全场寂静,“你昨日在急诊科使用未经批准的针法,是否意识到己经违反了医疗操作规范?”

语气咄咄逼人,像是早己准备好的开场白。

苏挽棠神色平静,放下背包,在空位上坐下:“沈教授所指的‘未经批准’,是哪一步?”

沈慕白微微一滞,随即冷笑:“你用的是所谓的‘九转回生针’,这种古籍中记载的手法从未纳入现代医学体系,更没有经过临床验证。你这是拿病人做实验!”

“哦?”苏挽棠轻轻一笑,不急不缓地打开手中的笔记本,一页页翻开,“那我倒要请教您,什么是‘临床验证’的标准?是必须有双盲试验、随机对照组,还是必须发表在《柳叶刀》或《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会议室一阵骚动。

“当然!”沈慕白皱眉。

苏挽棠点头,从包里取出一份厚厚的文档:“这是我根据《黄帝内经·灵枢》《难经》及现代神经学整理出的‘中医急救应急方案’,其中详细分析了‘九转回生针’的原理——通过特定穴位刺激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心率、血压,从而在心脏骤停初期争取黄金抢救时间。”

她翻到一页,指着图表继续说道:“这里是我参考了近十年国内外关于针灸对心肺复苏辅助作用的研究数据,并结合古代医案做了对比分析。”

几位年长教授听得频频点头,有人甚至翻阅起她的文档。

沈慕白脸色微变,但依旧不肯罢休:“就算如此,你的手法也属于非正规操作,若出现事故谁来负责?”

“所以当时我才请示过主治医师,并获得临时授权。”苏挽棠淡淡道,“这一点,现场记录和监控都有据可查。”

沈慕白语塞。

会议陷入短暂沉默。

最后,陈教授合上文档,缓缓开口:“我认为苏同学的做法值得肯定。传统医学不应被遗忘,而是在科学基础上合理继承和发展。她提出的应急方案,我会提交给学院教研组讨论。”

沈慕白脸色愈发阴沉,却不再多言。

会议结束后,苏挽棠刚走出门,就被程远舟拦住去路。

“你很厉害。”他开门见山,“但我很好奇,一个平时成绩平平的学生,怎么会在急救关键时刻拿出这么完整的理论体系?”

苏挽棠笑了笑:“只是兴趣使然。”

“兴趣?”程远舟眯起眼,“你不觉得这有点太巧合了吗?”

她耸肩:“世界上的巧合多了去了。”

程远舟没再多问,只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会关注你。”

与此同时,沈慕白匆匆走向实验室方向,脸色阴沉如水。

他推开实验室主任办公室的门,低声道:“我怀疑她在针具上动了手脚。”

“什么意思?”

“她的针法太准了,而且病人心跳恢复得太快。”沈慕白压低声音,“我想让你们做个成分检测,看看那些针有没有非法添加物。”

主任犹豫了一下:“这种检测需要理由……”

“那就找一个。”沈慕白冷冷道,“我要让她原形毕露。”

另一边,苏挽棠回到宿舍,正打算补个午觉,手机又震动起来。

还是那个号码:JY。

这次是一句话:

【你母亲,曾救过我一次。】

她心头一震,指尖微微发颤。

母亲?

前世的母亲吗?

还是这一世?

她想回复,却发现根本不知道该说什么。

窗外的风忽然大了些,吹得窗帘轻扬,阳光落在床边,温暖却不真实。

数日后,《青云大学校报》头版赫然刊登一篇题为:

《实习女生力挽狂澜,传统针法再受关注》

报道中详述了当日急诊事件,提及苏挽棠临危不乱的表现,并配上了她接受采访时的照片。

文章一经发布,立刻在网络引发热议。

有人称赞她是“中医之光”,认为她将传统医学带入现代急救视野;

也有人质疑她“故弄玄虚”,认为她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更有评论指出:“一个成绩普通的实习生,为何能有如此深厚的中医功底?背后是否有炒作团队运作?”

网络的声音嘈杂而汹涌,仿佛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而在医院实习室里,苏挽棠看着手机上的热搜词条,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

这只是开始。

窗外的城市灯火璀璨,喧嚣却与她无关。

手机再次震动,屏幕上亮起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你还在等谁来认你吗?】

没有署名,只有一串定位坐标。

苏挽棠瞳孔微缩,指尖轻点屏幕,迅速调出地图软件比对位置。

那是一个废弃的老工业区,地处城郊,荒无人烟。

她盯着那串数字许久,最终将手机轻轻合上,嘴角扬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

“不是我要等谁……而是你们该来找我了。”

她低声呢喃,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令人背脊发寒的笃定。

校报事件发酵后,网络上的讨论早己失控。

有人翻出她过往的成绩单,试图证明她不过是碰巧走运;也有医学专家在社交平台上发表评论,认为她的“九转回生针”是故弄玄虚;更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散布谣言,说她是某中医机构安排的“网红医学生”,只为博眼球炒作。

而林芷若那篇报道,本意是想挖掘真相,结果反倒成了舆论风暴的导火索。

但苏挽棠没有回应任何质疑,也没有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她依旧按时出现在医院,低调地完成每一项实习任务,甚至主动帮导师整理堆积如山的病历数据。

仿佛这一切的喧嚣,都与她无关。

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在等。

等那些隐藏在暗处的人,一点点浮出水面。

她低头继续处理手头的数据,忽然听见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抬头望去,只见沈慕白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身后还跟着一位实验室助手,抱着一只黑色的样本箱。

“苏同学。”他语气平淡,却掩不住眼底的审视,“最近你太引人注目了,有些事情,总要查清楚。”

苏挽棠神色不动,只是微微一笑:“沈教授说得是。”

沈慕白点头,朝助手示意,后者走上前,将箱子放在桌上,打开锁扣。

里面是一排整齐排列的银针样本,编号清晰——正是她在急诊科使用过的那一批。

“我们要做一次全面检测。”沈慕白缓缓道,“为了确保一切都在科学和规范的框架内进行。”

苏挽棠看着那排熟悉的银针,

她当然明白,这只是开始。

而她,也早己准备好应对。

夜色渐深,医院的走廊渐渐安静下来。

实习室的灯依旧亮着,映照出一个人影孤坐的身影。

而在另一个楼层的实验室里,沈慕白正低声吩咐助手:“调换样本,伪造报告。让她彻底出局。”

助手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悄悄将一盒新的银针放进箱中。

没人注意到,在实验室监控摄像头的一个盲角里,一道模糊的身影一闪而过。

仿佛从未存在过。

而这一切,苏挽棠似乎早己预见。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