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空明

第27章 襄朝

加入书架
书名:
远山空明
作者:
飞天小神仙
本章字数:
4362
更新时间:
2025-07-06

承天门外,受禅台前。

张皇后撞柱溅起的血花尚未在洁白如玉的基石上凝固,那抹刺目的殷红如同一个巨大的嘲弄和诅咒,灼烧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时间仿佛凝固了片刻,只有风卷旌旗的猎猎声格外刺耳。

“妖妇祸乱!亵渎大典!拖下去!” 董昌稷的声音如同九幽寒冰,瞬间打破了死寂。他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怒与一丝说不清的不安,脸上肌肉抽动了几下,随即被一种更深沉、更冷酷的暴戾所取代。

几名甲士如梦初醒,立刻上前,粗暴地将张皇后尚未冷却的遗体拖离受禅台核心区域,在光滑的玉石地面上拖曳出一道长长的、怵目惊心的血痕。一盆清水匆忙泼上白玉石基,鲜血被稀释、冲淡、蜿蜒流淌,与泥土混合成肮脏的赭色,但那股血腥味和那狰狞的印记却顽固地烙印在在场者的视觉与嗅觉记忆中。

“典礼继续!” 董昌稷的声音不容置疑,带着一种被触怒的威严。他深吸一口气,将目光重新聚焦于那个己经被吓傻、如同一滩烂泥般被两名甲士重新架起来的李睿身上。

李睿的目光甚至不敢看那残留的血迹,浑身如同筛糠般颤抖,眼泪、鼻涕和失禁的污秽混合在一起,狼狈不堪。他甚至忘记了原本需要宣读的、准备好的逊位词,只是本能地将那方沉重冰冷的玉玺,如同烫手山芋般,哆哆嗦嗦地塞向董昌稷的方向。

董昌稷不再有丝毫耐心去演什么“三辞三让”的戏码!他几乎是劈手夺过那方玉玺!入手冰凉沉重的触感,以及其上盘踞的蟠龙纹饰,让他心中被皇后搅扰的怒意稍稍平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炽热的、对最高权力的贪婪满足感。他将玉玺高高举起,面向百官和远处噤若寒蝉的百姓,用浑厚的声音宣告:

“天命归襄!朕即皇帝位!建元天成!国号——襄!”

没有欢呼,只有一片被震慑后的死寂。甲士们立刻带头高呼“万岁!”,声音整齐划一,如同机械重复,这才勉强带动了稀稀拉拉、带着恐惧的附和声。董昌稷面无表情地接受着这虚伪的朝拜,他知道,真正的秩序需要在铁与血中建立。

张皇后的血染红了大典的开场,董昌稷却用强权强行续写了后面的仪式:

五月十八日夜宴百官,华灯初上,新设的太极殿被匆忙布置得金碧辉煌,掩盖着白日的血腥,美酒佳肴流水般呈上,乐工演奏着雅乐,却驱不散弥漫在殿宇间令人窒息的压抑和恐惧。

文武百官正襟危坐,神情木然或强颜欢笑。席间觥筹交错,却少有真心的恭贺之词,只有陈胤、卢靖元等核心马屁精带头说着千篇一律的谄媚话,众人诺诺应和,声音干涩低沉,生怕说错一个字,殿门外廊下,甲士巡逻的脚步声清晰可闻。

在场无人敢提白天之事,仿佛张皇后未曾存在过。董昌稷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神情冷峻地接受着敬酒,殿中角落的阴影里,似乎还残留着未能完全洗净的血腥味。

五月十九日,一场规模宏大的祭祀在洛州南郊临时搭建的祭天坛举行。

董昌稷亲自点燃祭天篝火,青烟首上云霄,典礼庄严肃穆,却令人脊背发寒,祭文通篇强调“天命所归”、“除暴安良”,将前朝之失尽归李睿等人,董昌稷则成了“顺天应人”的拯救者。张皇后之事被刻意忽略。

五月二十二日,董昌稷正式颁诏宣布“大赦天下”,昭告天下,正式改元天成,确立国号襄朝。紧接着颁下第二道重要诏书:“朕膺天命,承天受禅。念前晟帝李睿昏聩无能,以致民怨沸腾,社稷倾危。然朕宽仁为本,体天悯人,特奉其为顺命公,食邑千户。着其即日离京,迁居曹州,由洛州派遣兵马护卫。一应供给,按例发放,无令不得出府邸!”

诏书宣读完毕,早己等候在殿外的御营使屠骁立刻带兵进入。李睿在士兵的粗暴呵斥和拉扯下,如同丧家之犬,甚至来不及再看一眼这座囚禁过他但也曾象征他帝王身份的宫殿,便被押上事先准备好的、没有任何皇家标识的简朴车驾。在一小队披坚执锐的洛州兵押送下,顺命公的车队凄惶地驶出宫门,踏上了前往曹州那个未知囚笼的漫漫长路。

而禅位大典当天,李昭儿逃脱一事也绝非小事。就在五月十八日当晚,负责宫廷宿卫的将领便惊恐地向董昌稷报告了张皇后自尽后,有人在混乱中发现了公主失踪的消息。

董昌稷听完后,脸色阴沉如水,却没有立刻发作。此刻对他而言,头等大事是稳固新朝、击退三镇联军,一个亡国公主的份量在优先级上不得不退居其次。

同平章事卢靖元小心翼翼道:“陛下息怒,前朝公主逃脱,诚为隐患。然其孤身一人,仓皇如丧家之犬,又能掀起多大风浪?此刻三镇叛军复聚,兵锋再指洛州,此乃社稷腹心之患!当以雷霆之力,先克外敌,绝其觊觎。待王师凯旋,挟新朝鼎盛之威,再行彻查海捕,量那流亡之女插翅难飞!且大索京城,恐令新都人心不稳,反生怨怼。”

董昌稷沉默片刻,冷冷道:“卢卿言之有理,然绝不能置之不理!那李氏女妖异,且深知宫闱之事,若任其流窜,恐为祸患,更易被有心人利用。着令!此事交由洛州尹和御营使手下可靠之人经办即可。不得因小失大,扰朕征讨叛军之部署!” 他最终拍板。”

董昌稷的目光再次投向地图,那里代表朔方、陇右、河东联军的巨大箭头正在重新指向洛州。相比一个逃亡的孤女,这三股依旧盘踞在天启废墟附近、威胁洛州的军事力量,才是他皇位上真正的芒刺!他的眼神变得无比锐利。

“传旨!点兵!朕要御驾亲征!剿灭叛贼!” 董昌稷的声音在含元殿回荡,充满了杀伐决断。张皇后、李昭儿带来的短暂阴霾迅速被征战的紧迫感取代,襄朝的根基能否稳固,即将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接受真正的考验。

而对于亡命天涯的李昭儿,新朝的追捕网虽己张开,却因更大的风暴转移了力量焦点,让她获得了一丝宝贵的喘息之机。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