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林家崛起

第42章 竹林仕女图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梦之林家崛起
作者:
现代物语
本章字数:
3390
更新时间:
2025-07-08

话说众人在大观园玩乐,行酒令时贾探春不小心引用了《牡丹亭》《西厢记》里的句子,薛宝钗当时并未声张。

散席后,薛宝钗把贾探春叫到蘅芜苑,笑着打趣她:“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里说的是什么?”

贾探春一听,知自己失言,羞红了脸,忙赔笑央求宝钗别告诉别人。宝钗温和劝道:“咱们女孩儿家,只该做些针线纺绩的事,读那《诗经》也尽够了。至于那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贾探春心下暗服,只有答应的份儿。

李纨打发人来叫她们去稻香村商议惜春画园子的事。众人聚齐,开始讨论画画细节。薛宝钗成了“军师”,她详细列出所需的画具,从颜料到纸张,从画笔到器具,说得头头是道。她还建议贾惜春先把园子地形轮廓画出来,再添上人物景致。

有人提出要把园子的楼阁都画细致,薛宝钗笑道:“要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这园子虽是像画儿一般,若要照式照样的画起来,那更难了。”又说:“这些楼台房舍,是必要用界划的。一点儿不留神,栏杆也歪了,柱子也塌了,门窗也倒竖过来,阶矶也离了缝,甚至于桌子挤到墙里去,花盆放在帘子上来,岂不倒成了一张笑话儿了。”

众人听了,都笑起来。

贾探春在一旁打趣道:“宝姐姐这一说,画这园子比盖这园子还难呢。”

薛宝钗笑着回应:“这话不是取笑儿,我是实话实说。”又给贾惜春讲如何布局、如何调色。

接着,刘姥姥因见贾惜春会画画,便说:“姑娘这样的巧手,明儿也替我画个画儿,我带了家去,给他们乡下人看看,也不枉我来这一遭。”众人都笑了。贾探春开玩笑称刘姥姥是“母蝗虫”,说她把园子吃遍,引得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最后,薛宝钗说画画的事三五天未必得工夫,让惜春先把园子轮廓勾出来,再慢慢添人。

众人商议好后,各自散去,一场关于画画的讨论暂告一段落。

这边,林府的夜晚,弥漫着竹叶青涩的苦香。林黛玉斜倚窗棂,指尖抚过案上未成的墨竹图,忽听竹林深处传来轻轻的走路之声。紫鹃和阿狰提灯探看,原来是若玉在竹林散步。

林黛玉问道:“若玉嫂子,你一个人晚上在竹林干什么?”

“散步啊,我喜欢晚上散步。我家公子说了,饭后走百步,活到九十九。”若玉微笑着回答。

黛玉眸光微动,“若玉”这名讳让她想起梦中警幻仙子所言“玉乃天地灵魄”。

黛玉问道:“若玉嫂子,你会画画吗?”

若玉回答:“琴棋书画,我只会书画,不会琴棋。”

黛玉心念忽动,铺开宣纸,说道:“不若你我同画竹林?”

于是她执笔勾出竹节风骨,若玉蘸赭石点染竹根苔痕。烛光将两人身影投在画纸上,似两株并生的修竹。

二人遂取青黛与石绿,就着叶脉走势晕染。黛玉笔下的竹枝孤峭清冷,若玉添的竹根却虬结如龙爪。画至酣处,若玉突发奇想:“姐姐的仕女图总含愁,何不让她们执竹而立?”

她抹开一缕藤黄,霎时霞光漫透纸背。

月圆夜,画卷将成。黛玉添完最后一抹竹梢云纹时,若玉突然将药杵捣碎的紫珠草汁泼向画角。黛色倏然化开,整幅画竟浮动幽光!画中仕女的素袖无风自舞,竹叶沙沙声穿透宣纸。

二人指尖同触画绢,忽见幻象:

林黛玉见自己化作执扫帚的葬花人,扫起的却是翡翠竹叶;

若玉见采药篮飞出青鸟,衔着带露竹实投入画中。

再回神时,画上仕女裙裾己缀满细密竹纹,腰间药囊垂落三两竹实——正是两人幻象交融之迹。

贾敏生日,此画悬于林府正厅。众人惊叹:“这竹似能滴翠!仕女竟像黛玉姑娘与若玉夫人叠影!”

阿狞指着仕女鬓边木芙蓉惊呼:“这花瓣会随光线变深浅!”

黛玉与若玉相视而笑。她们知那芙蓉用捣入竹沥的颜料所绘,晨昏自有变化。

画角题跋墨迹尤湿:“竹魂本无泪,因知玉心温。千竿同振叶,俱是未枯根。”

落款并排两方小印:一为“潇湘妃子”,一为“青谷若玉”。

画中仕女执竹扫叶的身影,自此成为林府最神秘的传说。小丫鬟们总说,月夜把耳朵贴在那幅画上,能听见千里外的竹海涛声,伴着两声清笑,一声似冰玉相击,一声如山泉跳涧。

正所谓:“

竹掩深庭暮色浓,林栖倦鸟入烟中。

仕妆秀雅临芳径,女貌娉婷倚碧桐。

图卷难描娇态韵,二星遥映月华融。

女携诗梦寻春至,喜见卿颜意韵丰。

相执柔荑倾别绪,逢时共赏满庭红。”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