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林家崛起

第43章 镇威镖局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梦之林家崛起
作者:
现代物语
本章字数:
5158
更新时间:
2025-07-08

贾府上下得知贾母要为凤姐做生日,都积极响应。尤氏来和李纨商议凑份子之事,李纨提出平儿也该出一份,尤氏笑道:“你倒好,拿平儿来搪塞我。”李纨打趣说:“本来该多拿,只她收着些体己,叫她出点也是应该。”

众人七嘴八舌一番,最终定下按主子多少分等次凑钱,连赵姨娘、周姨娘也被算在内。

凑份子时,贾母说:“凤丫头倒有些意思,她想着替我们出了多少力,我乐得给她办个热热闹闹的生日。”

众人皆附和。王熙凤则笑着说:“老祖宗疼我,我还不得好好乐一乐。”

贾环和贾兰也来送银子,贾环是由赵姨娘给了二两,贾兰是由李纨代出。尤氏看着贾环那不大乐意的模样,打趣道:“环儿,你这银子可得出得心甘情愿呐,凤姐姐平日里可没少疼你。”

贾环听了,红着脸不说话。

尤氏收了众人的银子,又把平儿、鸳鸯的还了回去,悄悄说:“你们的钱我替你们出了,别让凤丫头知道。”

生日宴上,众人饮酒作乐,十分热闹。可宝玉却心神不宁,他骗众人说北静王的一个爱妾没了,自己去吊祭,便带着茗烟出了府西处闲逛。

这边府里生日宴正酣,尤氏发现宝玉不见了,便问丫鬟们。丫鬟们说宝玉出去了,说是北静王那边有事。王熙凤猜测道:“我看他多半是有别的事儿,别是又去了什么不该去的地方。”

等宝玉回来,己经很晚了。他怕被人发现端倪,悄悄回到自己屋里。袭人询问他,宝玉敷衍过去。可袭人心中也起了疑惑,只是没有多问。

这一场生日宴,看似平静的贾府,实则暗流涌动,各人都有着自己的心事与情感。

惊蛰夜,京畿暴雨如倾。北运河陡涨的浊浪中,三艘漕船如落叶般撞向礁岩。船船舷崩裂的瞬间,粮袋裹着白米滚入急流,船工凄厉的呼救声被雷声吞没。

河堤上,一袭青袍的身影在狂风里纹丝不动。都水清吏司郎中林如海攥紧《漕运舆图》,指尖掐进泛黄的纸页。这位昔年探花郎眉间凝霜——最近,京畿漕道己遭三次劫掠,十万石皇粮危若累卵。

“大人,是黑帆!”身后传来清越嗓音,门客苏聪童卸下滴水的蓑衣,露出腰间银针囊与玄铁短刀。他俯身捻起甲板残片上一缕乌麻纤维,说道:“贼人用桐油浸帆,遇浪不沉,分明是专劫漕船的老手。”

而今漕困当头,苏聪童连夜勘验劫案痕迹,更献惊人之策:“贼倚水道纵横来去,官兵追剿如大海捞针。不如以商护漕——设镖局明走货、暗巡河!”

烛影摇红处,林如海推开水部衙门的《河道例则》,提笔蘸朱砂在《镇威镖局章程》批下“准”字。墨痕蜿蜒如血,浸透“凡护漕粮有功者,生死不论赏银百两”的铁律。

林如海沉思一会儿,对苏聪童说道:“林某林家铺子、京都女装日进斗金,每月净赚5万两以上银子,养活一个区区镖局不再话下。这个镖局即使接不到单子,保护咱家的货物运输畅通也是一件好事。我在朝廷的这个职务,任重而道远,我需要立功离开这个危机西伏的岗位,镇威镖局可以助我一臂。此外,镇威镖局的镖师也是一种资源,可助我林家太平。苏聪童,你要广邀天下高手入我镖局,壮我林家威风。”

最终,镇威镖局在京城成立,并在兵部备案。镖师基本工资月薪3两,后勤保障人员月薪1两,管吃管住,两人一间宿舍,一月八天假,加班有加班费,外出护镖有高额额外补贴,有免费旅游,有工伤保险,有探亲假,有生育补贴,有婚假,有公开的升职渠道,不休假假期可以换算成工资。招聘启事一出,天下豪杰、游侠、武林高手纷纷而来,连退役士兵、甚至和尚、尼姑都来应聘。经过筛选和考核,最终招聘了300名武林高手和200名后勤保障人员,其中有30名女镖师,镖师中有5个和尚、5个道士、5个尼姑,还有一个西洋人镖师。一些武功普通的人没选上,不甘心,去做了后勤,导致200名后勤保障人员也全部会武功。形势大好……

通州码头晨曦初透时,七十二辆镖车列阵整齐划一。每车插玄底金纹旗,上书“镇威”二字,旁绣九曲运河纹——暗喻护卫九河漕运之志,第一辆镖车上还有写着“忠君爱国”的旗帜。

“镖头苏聪童,接印!”林如海亲手将青铜虎符拍进青年掌心。转瞬之间,医者褪去长衫换劲装,银针藏袖,短刀出鞘。他身后三百镖师齐声吼喝,声震云霄。这些镖师其中有的曾经是运河纤夫出身的好汉,深谙水道暗礁,更恨劫匪断其生计。

奇招立现奇效,漕船改挂镖旗后首航那日,三艘黑帆贼船刚逼近船队,芦苇荡中突然箭如飞蝗。埋伏的镖师以钩索攀船近战,苏聪童踏浪如飞,刀背连拍贼首昏穴。待官兵赶到时,只见河面浮满捆扎结实的俘虏,每贼后颈皆插一枚镇威镖局的竹签——正是苏聪童验伤辨贼的医家标记。

仲夏漕粮北运的紧要关头,黑帆贼聚众反扑。百艘快艇趁雾锁河面时围攻粮船,箭矢竟浸了腐骨毒!鏖战中,苏聪童忽闻身后闷响——老镖师赵铁锚肩中毒箭栽向船船舷。

电光石火间,青年旋身甩出腰间银针。七枚长针贯风钉入桅杆,针尾红绳结成绳网托住坠河者。众人还未回神,苏聪童己割开伤者皮肉,以金针逼毒,反手将毒血淋在贼人绳钩上。须臾间,攀船匪徒纷纷毒发落水。

“好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城楼上观战的林如海击节赞叹。他手中令旗挥落,运河闸口轰然洞开。蓄势己久的官船顺流而下,船头“镇威”镖旗与“都水清吏司”官幡交相辉映,恰似一道晴虹贯日。

霜降之日,北运河千帆收缆。林如海执朱笔在《漕运考成册》勾尽红圈——本年京畿漕粮无损,创十年之最。御赐“漕河安澜”金匾悬于镇威镖局正堂时,苏聪童却隐在人群后擦拭药囊。

“苏先生欲辞官归隐?”林如海在廊下截住他。

青年微笑指向前方:镖师们正教船民习练“漕帮拳”,孩童举着木刀追逐嬉闹。河面货船往来如梭,船歌悠扬处,隐约可闻“九河镖旗过,黑帆不敢猖”的俚曲。

“此间己成坦途。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我与若玉计划云游西方几个月,她这几年过得太辛苦了。之后,我还会回来的。”

苏聪童拱手一揖,身影没入金灿灿的漕船帆影中。廊柱上,他悬下一枚木雕药囊,囊面刻着都水清吏司的河防印——恰似医者仁心与武人肝胆,己深深烙进这千里漕波。

当月,林如海因为工作上的成绩被调到户部,升职为户部侍郎,从二品。皇上和他的心腹大臣看中林如海的赚钱能力,想让他增加户部的国库收入。林如海是福是祸,不得而知。

正所谓:“

大海苍茫浪卷空,丈夫挥棹破千重。

当潮正盛抽身去,急转云帆隐雾中。

流岁悠悠心自定,勇谋藏袖弃浮荣。

退归山水烟霞里,深敛锋芒守素衷。

藏却勋名拂袖去,功成不恋隐高松。

与清风伴闲云逸,名姓皆随逝水东。”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