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天策传

第八十二章 牂牁贤吏安南服 蜀郡才子宣汉风

加入书架
书名:
龙天策传
作者:
爱笑的花猫
本章字数:
4984
更新时间:
2025-07-07

第一节 汉皇授钺镇西南

建安三年冬,神都未央宫的铜雀衔枝香炉中,龙涎香与西南贡来的蜀锦香气交织。汉皇习永生将一枚刻着“西南诸郡都护”的银印推到刘青面前,紫铜色的印纽雕着一只昂首的金蟾,正是牂牁郡的图腾。

“刘爱卿,”汉皇手指轻叩案头的西南舆图,“獠人新定,滇黔未服,朕以你为西南诸郡最高长官,总领牂牁、越巂、犍为三郡军民事务。记住,朕要的不是一时的太平,是让那片烟瘴之地,真正成为大汉的膏腴之壤。”

刘青伏地叩首,额头触到冰凉的金砖:“臣本是牂牁布衣,蒙陛下拔擢,定当肝脑涂地。”他起身时,袖口滑落,露出小臂上淡青色的夜郎族图腾刺青——这正是汉皇选中他的缘由:生于蛮夷之地,却饱读汉家经典,是连接汉与西南的最佳纽带。

阶下的庄青翟忍不住咳嗽一声:“陛下,西南夷性如犬羊,非威不肃,非恩不怀,刘爱卿虽贤,恐……”

“庄大人此言差矣,”刘青转身首视御史大夫,眼中闪过牂牁江般的深邃,“当年文翁化蜀,蜀地如今‘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臣请陛下准臣‘以汉法为骨,以夷俗为肉’,三年之内,若西南诸郡仍‘言语不通,衣冠不正’,臣甘受斧钺之诛。”

第二节 牂牁太守斩贪狼

刘青抵达牂牁郡治所且兰城时,正逢苗年。城中却无半点节庆之气,流民在官仓外啃食树皮,守仓的兵丁却在赌坊掷骰子。他不动声色,换上粗布短衫,跟着背竹篓的夷妇混进市集,听着摊贩们咒骂“杨太守刮地三尺,连苗女的银饰都要收税”。

三日后,且兰城的鼓楼突然擂响。刘青身着绣金官袍,端坐于太守府正堂,两侧站满了从洛阳带来的羽林卫。被铁链锁着的原太守杨端被推搡进来,锦袍上还沾着昨夜的酒渍:“刘青!你一个獠人杂种,敢锁拿朝廷命官?”

“朝廷命官?”刘青将一叠账册摔在他脸上,“你在任三年,牂牁郡丁口锐减三成,官仓存粮不足万石,可你家的地窖里,光蜀锦就藏了三百匹!”他抽出腰间的“斩马剑”,寒光映着杨端煞白的脸,“陛下有旨:贪墨满百石者,立斩!”

剑光闪过,杨端的人头滚落在地,血溅到堂前的铜盆中,惊飞了里面养的金蟾。围观的夷汉百姓先是愕然,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刘青将斩马剑插入地面,朗声道:“从今日起,废除‘人头税’‘银饰税’,开仓放粮!凡愿耕种者,每户赐田十亩,三年免税!”

第三节 蛮夷才俊入汉衙

且兰城的月洞门外,十八岁的夜郎少女阿朵正用竹刀削着木箭。她是夜郎部首领的孙女,听说新太守要选“蛮夷侍从官”,特意来瞧瞧这个敢杀汉官的牂牁人。

“你叫阿朵?”刘青看着她腰间挂的“夜郎神箭”玉佩,“听说你能在百步外射中竹鼠的眼睛?”

阿朵挺了挺被银饰压得微弯的脖颈:“汉官只知道抢我们的箭竹,还没人问过我射不射得中。”

三日后,阿朵成了刘青的贴身侍卫。与此同时,精通风水的滇族青年莽苴、擅长算术的邛都少年段赤,也被委任为户曹、仓曹掾史。刘青在太守府后院建了“夷汉学馆”,让阿朵们教羽林卫攀爬藤梯、识别毒草,自己则亲自讲授《孝经》《九章算术》。

“太守,”莽苴指着舆图上的“夜郎国”标记,“我祖父说,我们的祖先和汉家的夜郎侯是兄弟。”

刘青放下狼毫,在“夜郎国”三字旁写下“夜郎县”:“从今日起,你们不只是夜郎人、滇人,更是大汉的编户齐民。”他拿出玉倾城绘制的“梯田图谱”,“明年春天,我们就在牂牁江两岸,开出像神都梯田那样的‘云上粮仓’。”

第西节 蜀郡才子结蛮姻

成都锦官城的“锦绣坊”内,刘晔正对着铜镜系上蜀锦腰带。他刚娶了坊主杨百万的千金杨雪,新妇递来的妆奁里,除了十二箱蜀锦,还有一封杨雪亲笔写的《西南夷俗考》。

“夫君此去,”杨雪为他整理着绣着“汉夷和亲”图案的披风,“记得给滇王看看我爹爹织的‘天马流云锦’,那是张骞从西域带回的纹样,最能彰显大汉气象。”

刘晔握住妻子的手,看着她腕上的“夷汉双凤”银镯——这是用杨百万收购的蛮夷银饰熔铸而成,“放心,我不仅要让西南诸夷看见锦缎之华,还要让他们听见《诗经》之声。”

他的车队离开成都时,装载着三百车蜀锦、一百箱竹简、二十名太学乐师。路过临邛时,卓文君听闻是去宣扬汉文化,特意让家奴送来十坛“临邛酒”,附信说:“愿西南蛮夷,亦知‘凤求凰’之雅。”

第五节 灞桥柳下送行人

神都灞上的柳树枝条初绽新芽,龙天策牵着玉倾城的手,看着刘晔的车队在暮春的细雨中渐行渐远。玉倾城的紫眸望着车队中飘扬的“汉”字大旗,忽然想起多年前在西域看到的汉使旌节。

“刘晔此去,比张骞更难。”她轻声道,“张骞通西域,凭的是‘凿空’之勇;刘晔化西南,却要在蛮夷骨血里,种下汉家的根。”

龙天策递给她一把油纸伞,金发黑眸望着连绵的雨丝:“所以陛下才让他娶了杨百万的女儿——蜀锦是软刀子,比钢刀更能切开蛮夷的心防。”

刘晔策马过来,在两人面前下马:“冠军侯,凤凰公主,刘晔此去,若西南诸郡能‘男学诗书,女习织锦’,便是不负二位当年在黑山寨的教诲。”

龙天策拍着他的肩膀:“记住,西南的山像夜郎的竹王一样桀骜,水像牂牁江一样诡谲,恩威并施,方得始终。”他从怀中取出一枚刻着“汉夷和亲”的玉符,“这是陛下所赐,见符如见天子,可调动西南诸郡屯兵。”

玉倾城将一个绣着“武侯八阵图”的锦囊递给刘晔:“里面是我根据西南地形改良的阵法图,还有花蓉妹妹研究的‘避瘴丹’方子。”

刘晔郑重收好,再次叩首:“请二位放心,刘晔定让西南蛮夷,皆知大汉天威,皆慕大汉文华。”

细雨中的灞桥,柳丝依依。龙天策看着刘晔的车队消失在雨幕中,想起刘青在牂牁斩贪的决绝,想起龙岩平定獠乱的铁血,忽然对玉倾城道:“你说,百年之后,西南的孩子们,会不会也在学堂里,读着‘关关雎鸠’?”

玉倾城紫眸含笑,将头靠在他肩上:“会的。就像当年的蜀地,如今不也成了‘天府之国’吗?”

远处的长安城郭在雨雾中若隐若现,未央宫的飞檐挑着湿重的云。汉皇的一纸诏书,刘青的一把斩马剑,刘晔的一车蜀锦,正悄然改变着西南那片烟瘴之地的命运。而龙天策知道,比起龙岩平定獠乱的金戈铁马,这种文化的渗透与融合,才是让大汉江山永固的真正基石。灞桥的柳笛声中,一个关于文明传播的新故事,正在烟雨迷蒙的西南大地,缓缓拉开序幕。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