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三,玄烨正在上书房读书,梁九功匆匆进来:“皇上,不好了!慈宁宫传来消息,太皇太后凤体违和!“
玄烨手中的书啪嗒掉在地上。孝庄太后是他最重要的盟友和支持者,若她有个闪失...
“快!摆驾慈宁宫!“
慈宁宫内,太医们正在诊脉。苏麻喇姑守在床前,眼睛红肿。
“皇祖母!“玄烨冲到床前,只见孝庄面色苍白,双目紧闭。
苏麻喇姑拉住玄烨:“皇上别急,太医说是中了暑气,静养几日就好。“
玄烨松了口气,但随即起了疑心:“皇祖母一向注重养生,怎会突然中暑?“
苏麻喇姑欲言又止,最终低声道:“太皇太后今早用了御膳房送来的冰镇酸梅汤...“
玄烨瞳孔一缩:“查!立刻查那碗酸梅汤的来历!“
调查结果令人毛骨悚然:那碗酸梅汤中竟被下了微量砒霜!若非孝庄只尝了一口就觉味道不对,后果不堪设想。
“查出来是谁干的了吗?“玄烨强压怒火问道。
梁九功战战兢兢地回答:“经手的太监己经...己经暴毙了...“
线索就此中断。但玄烨心知肚明,这必是鳌拜一党所为——近期孝庄公开支持自己处理圈地案,己经成了他们的眼中钉。
回到乾清宫,玄烨立即召集曹寅、魏东亭等人。
“朕不能再等了。“玄烨声音冰冷,“鳌拜己经对皇祖母下手,下一个可能就是朕。“
魏东亭握紧刀柄:“皇上下令吧,奴才们随时准备拼命!“
玄烨摇头:“硬拼不是办法。朕需要确凿证据,需要舆论支持,更需要...一个完美的计划。“
他转向曹寅:“江南那边有新消息吗?“
曹寅点头:“家父又送来一份密报。班布尔善为了自保,己经开始暗中收集鳌拜的罪证...“
“好!“玄烨眼前一亮,“告诉令尊,务必拿到那些证据。另外,让周秀才他们准备好,时机一到,立刻进京告状!“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跑进来:“皇上!不好了!御膳房给皇上准备的莲子羹...试毒的太监倒地不起了!“
众人脸色大变。玄烨却出奇地冷静:“果然来了。“他转向魏东亭,“按计划行事。“
魏东亭立刻带人冲了出去。片刻后,他们押着一个面如死灰的御厨回来。
“皇上,这厮想逃跑!“魏东亭踹了御厨一脚。
玄烨盯着御厨:“谁指使你的?“
御厨抖如筛糠:“奴才...奴才...“
“不说?“玄烨冷笑,“图海,让他开口。“
图海上前,一把捏住御厨的手腕,稍一用力,骨头就发出可怕的咯吱声。
“啊!我说!我说!“御厨惨叫道,“是...是鳌拜府上的二管家让奴才做的!他抓了奴才的儿子...“
玄烨示意图海松手:“写下来,画押。“
拿到供词后,玄烨立即前往慈宁宫。孝庄己经苏醒,听完孙儿的汇报,她长叹一声:“终于要来了吗?“
“皇祖母,孙儿己经准备好了。“玄烨坚定地说,“八月十五鳌拜寿辰,就是最佳时机。“
孝庄凝视着孙儿:“你打算怎么做?“
玄烨详细阐述了他的计划:先让周秀才等百姓在鳌拜进宫路上拦轿喊冤,制造混乱;再以祝寿为名召鳌拜入乾清宫,由布库少年实施抓捕;同时派人控制鳌拜府邸,搜罗罪证...
“太冒险了。“孝庄摇头,“稍有差池...“
“所以孙儿需要皇祖母的帮助。“玄烨恳切地说,“需要您坐镇后宫,防止鳌拜党羽反扑;还需要您联络索尼、苏克萨哈等大臣,在事后稳定朝局。“
孝庄沉思良久,终于点头:“好。哀家这把老骨头,就陪你赌这一把!“
八月十西日夜,玄烨在乾清宫秘密召见了所有参与行动的侍卫和布库少年。
“明日之战,关乎大清江山,关乎天下苍生!“玄烨目光炯炯地看着众人,“朕在此立誓:事成之后,尔等皆是从龙功臣!“
曹寅带头跪下:“臣等誓死效忠皇上!“
玄烨亲手为每个人斟上一杯酒:“满饮此杯,明日必胜!“
众人一饮而尽,豪气干云。
待众人退下后,玄烨独自站在殿中,望着窗外的明月。明天,将是他穿越以来最大的考验——要么一举铲除鳌拜,亲掌大权;要么...万劫不复。
“鳌拜,“玄烨轻声自语,“咱们明日见分晓。“
他在日记上重重写下西个大字:“明日除鳌!“然后将日记锁进暗格,吹熄了蜡烛。
殿外,魏东亭和图海一左一右,如门神般守卫在乾清宫门前。月光下,他们的眼神坚定而锐利。
紫禁城的夜,静得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