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京城酷热难当。玄烨在乾清宫后殿辟出一间静室,每日与曹寅在此“习诗作文“,实则是商议机密要事。
这日,曹寅带来一个惊人消息:“皇上,奴才父亲从江南送来密报,鳌拜的心腹班布尔善在苏州强占民宅,打死士子三人!“
玄烨猛地站起:“可有证据?“
曹寅从袖中取出一份血书:“这是死者家属的联名诉状。班布尔善为了掩盖罪行,竟将苦主全家发配宁古塔!“
玄烨仔细阅读诉状,越看越怒。班布尔善作为鳌拜的得力干将,在江南横行霸道,强占民女,掠夺财产,甚至私设公堂,草菅人命。
“好个班布尔善!“玄烨拍案而起,“这是送上门的把柄!“
曹寅却面露忧色:“皇上,班布尔善是鳌拜心腹,动他就等于首接挑衅鳌拜...“
“朕知道。“玄烨冷静下来,“所以不能明着来。“他思索片刻,“曹寅,你父亲在江南人脉广,能否找到更多班布尔善的罪证?特别是与鳌拜有关的?“
曹寅点头:“可以一试。不过...“
“不过什么?“
曹寅突然跪下:“皇上,奴才父子深受皇恩,本不该多言。但此事关系重大,奴才斗胆问一句:皇上是真心要对付鳌拜吗?“
玄烨目光一凛:“你这是什么意思?“
曹寅额头触地:“奴才的意思是...皇上若真要动手,就不能半途而废。鳌拜党羽遍布朝野,一旦打蛇不死...“
玄烨明白了曹寅的顾虑。他亲手扶起曹寅:“朕明白你的忠心。你放心,朕要么不动,要动就必置其于死地。“
曹寅眼中含泪:“有皇上这句话,奴才万死不辞!“
“好。“玄烨取出一块玉佩交给他,“这是朕的贴身之物。你派人快马送往江南,交给你父亲。告诉他,朕需要班布尔善与鳌拜之间所有往来书信的副本,特别是涉及不法之事的。“
曹寅郑重接过玉佩:“奴才这就去办。“
三日后,曹寅匆匆入宫,脸色异常凝重:“皇上,大事不好!奴才父亲派来送信的人在半路被劫,如今生死不明!“
玄烨心头一震:“信呢?“
“万幸的是,信使机警,提前将密信藏在了鞋底。他被劫时故意挣扎,将鞋子掉在了路边...“曹寅从怀中取出一封沾血的信,“这是后来找回来的。“
玄烨迅速浏览信件内容,脸色越来越难看。信中详细记录了班布尔善如何将搜刮来的巨额财富分出一半秘密送往京城鳌拜府上,还有他们密谋陷害忠良的通信。
“好个鳌拜!“玄烨冷笑,“表面装得清廉,背地里竟如此贪婪!“
曹寅低声道:“皇上,信使被劫说明我们的行动己经引起对方警觉...“
玄烨沉思片刻:“无妨。他们越是这样,越说明心虚。“他转向曹寅,“你父亲那边暂时不要轻举妄动了。朕另想办法。“
当晚,玄烨召来魏东亭和图海。
“东亭,朕记得你有个表哥在步军统领衙门当差?“
魏东亭点头:“是的,皇上。他叫费扬古,是个把总。“
“可靠吗?“
“绝对可靠!他曾说过,最恨那些欺压百姓的权贵。“
玄烨满意地笑了:“好。朕要你秘密联系他,就说...“他压低声音,详细交代了一番。
图海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皇上,这...这太危险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玄烨拍拍图海壮实的肩膀,“到时候还需要你这样的勇士保驾呢。“
图海立刻挺起胸膛:“奴才愿为皇上赴汤蹈火!“
次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遍京城:步军统领衙门的费扬古把总在查夜时,“意外“发现班布尔善的管家带着几大箱金银珠宝深夜出城。检查时,箱中竟掉出一封给鳌拜的密信!
虽然班布尔善很快派人将事情压了下去,但消息还是不胫而走。朝野上下议论纷纷,连一向中立的汉臣也开始公开批评鳌拜一党。
鳌拜大怒,当朝弹劾费扬古“诬陷大臣“,要求严惩。玄烨却出人意料地表示:“费扬古秉公执法,何罪之有?“
这是小皇帝第一次公开与鳌拜唱反调。朝堂上一片哗然,鳌拜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退朝后,孝庄紧急召见玄烨。
“皇帝今日太冒失了!“孝庄罕见地严厉批评,“鳌拜己经起了戒心!“
玄烨却胸有成竹:“皇祖母放心,孙儿自有分寸。今日之举,就是要试探鳌拜的底线。“
孝庄忧心忡忡:“你就不怕他狗急跳墙?“
“孙儿己做好准备。“玄烨自信地说,“布库少年日夜操练,魏东亭联络了二十余名可靠侍卫,曹寅那边也有进展...“
孝庄长叹一声:“罢了。既然皇帝决心己定,哀家也不再多言。不过...“她示意苏麻喇姑取来一个小匣子,“这里有些东西,或许对皇帝有用。“
玄烨打开匣子,里面是一叠密信——全是鳌拜与党羽的往来书信副本!
“这...“玄烨震惊地看着孝庄。
孝庄微微一笑:“你以为哀家这些年就只会念佛吃斋吗?“
玄烨大喜过望:“多谢皇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