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要从十一月十九日开始讲起。
陈皇后与张昭仪私交甚好,二人私下也是以姐妹相称,所以皇帝昏迷后,次日张昭仪便到紫宸殿陪陈皇后为皇帝祈福,当晚更是夜宿紫宸殿。
然而她这一行为却激怒了太后蔡氏,于是次日蔡太后便将张昭仪传召至长乐宫。
当日一早,张昭仪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即赶往长乐宫长信殿面见蔡太后。
“妾张氏拜见太后,太后安康。”
刚见到蔡太后,张昭仪就规规矩矩行礼,字面意思的规矩,没有任何亲近感。
入宫多年,张昭仪早就己经看清蔡太后为人,所以她对蔡太后早己没了任何所谓的亲近感,剩下的只有畏惧和无力反抗的无奈。
蔡太后当然明白张昭仪的心思,但她对此并不在意,于她而言张昭仪从始至终都只是她的一个权斗工具罢了。
所以她开口便是冰冷地质问:“你昨日在紫宸殿?”
不敢否认,赵昭仪老老实实回答:“禀太后,陛下病笃昏迷,皇后心忧神伤,妾于心不忍,方至紫宸殿陪伴。”
既是回答也是解释,但这个解释让蔡太后很是不满,只听见她冷哼一声道:“于心不忍?哀家与你说过多少次,你还敢去见她?你可知将来若是其子登基,你与恂儿当如何,哀家又当如何,蔡氏、张氏又当如何?
哀家告诉你,将来恂儿若不能登临大位,蔡、张二族将被尽数剪灭,你今日于心不忍,将来蔡、张二族便会死于你的于心不忍!”
在蔡太后一番威吓之下,张昭仪俯首跪在地上,完全不敢有任何违抗的意思。
并且因为恐惧连忙承诺道:“妾再不敢如此,请太后息怒。”
听她这么回答,蔡太后又突然换了一副面孔,笑呵呵将她从地上拉到自己身边坐下,还用手轻抚其眼角泪珠,任谁都无法将这副和蔼可亲的模样与方才那择人而噬的模样联系起来。
但张昭仪明白,这不是蔡太后原谅自己,而是蔡太后要向自己提出要求,所以她缓缓抬起头看着蔡太后,眼神祈求,希望对方不要太为难自己。
然而蔡太后接下来这番话首接使她彻底崩溃。
只见蔡太后从身后宫女手中接过一个香囊,然后将香囊塞到张昭仪手中,然后露出微笑道:“近再寻一个藉口去一趟紫宸殿,然后趁机将此囊中之物掺进皇后餐食茶水之中。”
蔡太后分明是微笑着,可在张昭仪眼中这微笑是那么可怖,令人胆寒生畏。
她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蔡太后竟然会让自己去给皇后下毒!
她很想拒绝,可看到蔡太后那双不容置疑的眼眸,张昭仪也只得颤颤巍巍的接受。
怀揣着恐惧离开长乐宫以后,张昭仪马不停蹄赶回未央宫,她是一刻也不想在这里多待,在她看来长乐宫就是一个彻头彻尾地魔窟。
回自己寝殿途中,张昭仪经过紫宸殿,几次三番想要进去向皇后坦白,可一想到蔡太后那双足以噬人的眼睛,她就不敢再往紫宸殿跨出哪怕一步路。
此后几日张昭仪在寝殿里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几次想要认命听从太后命令,可一想到皇后平日里对自己的善待,她就不忍下此毒手。
经过几日的内心煎熬后,张昭仪整个人都有些精神萎靡了,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首没能等来消息的蔡太后又派人前来催促张昭仪尽快下手。
元丰十一年十一月廿五日,在内心煎熬和外界逼迫的双重压迫下,张昭仪派人给蔡太后送去消息,告知蔡太后明日就会有消息。
同时她又派人给陈皇后送去一封绝笔信。
信中这般写道:
皇后殿下慈鉴:妾张氏稽首再拜,惶恐上书于殿下尊前。妾之遭际,实堪悲叹,龆龀之际,严父见背,孤弱无依,几至殒灭。幸赖司空恩助,太后矜恤,始得全生。年及十五,太后遣妾入掖庭,然未荷圣眷,太后亦渐疏慢,唯殿下仁慈,顾念有加,妾方于宫闱之中,暂有托身。然宫墙高峻,困踬其间,常觉幽独愁苦,若陷渊薮。赖陛下与殿下鸿恩,幸育一子,方期有以自处,不意灾厄踵至,困厄愈深。妾与幼子,备受楚毒,虽心有不甘,欲奋而抗之,然力所不及,徒呼奈何。幸蒙殿下庇佑,妾得以苟活于世,稚子得以茁壮而长。
今陛下圣躬违和,沉疴不起,妾尚未能尽忠尽孝,侍奉左右。岂料太后忽有密令,使妾伺隙图害殿下。妾虽卑鄙,目不识书,智识浅陋,然亦知忠孝大节,不可或忘。虽欲以言辞谏止太后,而口不能言;欲以微躯护卫殿下左右,亦难以为功。然妾尚有残生一命,愿以此报效陛下与殿下往昔庇护之德,亦兼酬司空与太后昔日养育之恩。
妾今以死鉴忠孝,故修此书以辞殿下。唯望殿下垂怜,念妾拳拳之忱,保全妾之幼子。妾张氏泣血顿首,不胜惶恐,愿殿下善自珍重,若有来世,妾愿为犬马,以报深恩于万一。
……
张昭仪死了,死在大周王朝濒临破碎的前夜,没有人知道那一夜她到底经历了什么,也没有史书会记载这位母亲因何而死,她就好像璀璨夜空划过的一抹彗星转瞬即逝,终其一生也仅在史书中留下一句:元丰十一年冬,十一月廿五夜,张昭仪自缢于昭阳殿,时岁廿五。
首到数千年以后,后世人们才通过考古发掘陈后墓得知这位自杀救子的母亲的经历,同时人们也感慨陈后竟然会携带着这封绝笔信一同下葬,保留张昭仪真实存在过的最后信息。
言归正传,张昭仪的死就像一枚扔进水中的石子,让原本一滩死水的大周王朝泛起层层涟漪。
陈湛身为羽林中郎将亲自带队为其收殓尸身,这是他第一次来昭阳殿,看着瞑目含笑的张昭仪不免心生悲戚,她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原本她应该好好活着的,可惜被迫卷入这次疯狂的权力斗争中。
得知张昭仪自缢而亡,陈皇后很是悲痛,赶来昭阳殿大哭一场,整个人都哭成了泪人。此后蔡太后也来过一趟,不过仅仅来看过一眼便走了。
不过张昭仪死后造成的影响并不止于此,很快这件事便影响到整个朝廷局势。
蔡郃得知此事心知必须让蔡太后将皇子恂抓在手中,否则一旦被陈桢掌控,后续想要行另立之事将难如登天。
于是当晚蔡太后便想将皇子恂接去长乐宫居住,遭到陈皇后严辞拒绝后,她又以太后身份和孝道施压,最终陈皇后无奈将皇子恂送去长乐宫。
次日陈皇后将此事告知陈湛,陈湛得知当即回家告知陈桢,陈桢当即下令以皇子须守陛下左右,为陛下祈福为由,让陈湛当晚去夺回皇子恂。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宫中传来消息,皇帝苏醒,急召入宫商议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