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与城的中场战事
“我不同意。”
林小满把会议邀请函啪地合上,语气冷得像是把茶杯放在冬天的窗台上。
“这可是国家重点推进的产业协同试点论坛。”林沁小声提醒,“长三角三省副省长都出席,外资机构十多家。”
“我又不是省长。”
“你是林小满。”
林小满不说话,把目光转向窗外。
黄土坡那场AI舆情刚刚过去,她还没缓过劲,现在就要跳进另一个“说人话不如说中性语”的场子?
“他们是想让我去展示中国文化的‘中性表达’,”她笑了笑,“可我从小听我妈念叨的就是:干活不能中中之中,要有点个人味。”
“现在的个人味,是风险。”林沁说。
“也是机会。”
——
晚上。
萧砚舟推门而入,手里拿着新一期《商业周刊》,封面人物赫然是一个牙齿泛光、穿着米白西装的男人。
“沈则行,”他说,“文化地产圈红人,刚把一处旧厂房改成‘非遗小镇’,主打艾草温泉+木工研学+中式疗愈。”
丫蛋一瞅封面:“咋长得像八十年代的牙膏广告。”
“他邀请你去那个论坛,还在项目说明书里写了‘如能与小满集团合作,将具备全链条文化话语权整合可能’。”
林小满:“他这意思,是拿我当文化话事人?”
“他这意思,是打算在你的牌坊上,卖他的房子。”
“……这倒也不新鲜。”
——
第二天。
林小满走进集团小剧场,段霁的品牌咨询团队正在排练一场“多语场播报演示”。
屏幕上出现一段英文解说:“艾草 is not just a plant, it's a metaphor for resilience, self-healing and unity care.”
段霁解释:“我们尝试以‘情感中立’风格进行再包装,避免触发文化偏见。”
林小满看着那行字幕,问:“你知道艾草晒得时候是绿中泛灰、阴中带香么?”
段霁:“我们可以加颜色标记。”
“那你知道它进火锅,是啥味儿?”
“……我们……可以研究。”
她摇头笑了笑:“就你们这干巴巴的表达,还不如让算盘去配音。”
段霁没生气:“算盘我们确实扫描建模了,打算做个NFT衍生品。”
“你们是想让我,和区块链一起做文创算命师?”
——
当天深夜,林小满打开笔记,写下一句:“文化不是被‘翻译’的,它是需要被误解后,仍然可信。”
她决定去参加论坛。
但不是为了展示自己,而是为了——拎着算盘去敲敲看,谁在编一套“讲人话不能有味”的剧本。
她对林沁说:“我不做AI,也不做NFT话事人,我去,是去给他们讲黄土坡怎么做营销。”
“你准备好了吗?”
“我准备带丫蛋一起去。”
“她干啥?”
“听说论坛免费自助餐不错,她会用调味料解释‘多元文化融合’。”
林沁看她半晌,无奈点头:“那你至少穿整点。”
林小满摸了摸脖子上那块旧刺绣:“我打算穿我们第一件艾草纱布夹克。”
“你说他们会听得懂你说什么吗?”
“听不懂最好。”她轻声说,“听不懂,才会记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