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诗涵面上恭敬地点了点头,摆出一副对龙景逸深信不疑的神情,可心底却满是嘲讽。
龙景逸总是这般信誓旦旦,可说得再多,若没有实际行动,不过是在画大饼罢了,她又怎会真的相信?
月色如水,透过窗棂的缝隙,悄然洒落在屋内龙景逸安静的睡颜上。
秦诗涵待他呼吸平稳、沉沉睡去后,身姿如鬼魅般一闪,便消失在了原地,转瞬进入了空间之中。
空间内,她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双手迅速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
仔细地为手臂擦拭、消毒,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真的很疼。
直至天边泛起鱼肚白,秦诗涵才拖着疲惫的身躯从空间中出来。
这一夜的无眠,让她原本明亮灵动的双眸下,晕染出了一圈淡淡的青黑色,宛如水墨画中不经意间晕开的墨痕,更添了几分楚楚可怜的韵味。
晨光熹微,轻柔地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屋内的锦衾之上。
龙景逸悠悠转醒,侧目望去,只见秦诗涵静卧在侧,双眸轻阖,睫羽微颤,此刻正在安睡。
她眼下淡淡的乌青却如暗影般泄露了昨夜的未眠,恰似墨痕晕染于雪肌之上,瞧着竟让龙景逸心中莫名地揪紧,泛起一丝疼惜与不忍。
金銮殿内,气氛凝重得犹如实质化一般,压抑得众人喘不过气。
龙景逸身着龙袍,身姿笔挺而威严地端坐于雕龙金椅之上,双眸冷峻,好似能洞悉一切人心诡谲。
下方,王丞相身着朝服,面容肃穆,言辞恳切激昂,声声掷地有声。
“皇上啊,臣为三朝元老,历经风雨沧桑,这宫中诸事臣不敢妄言,却深知后宫恰似深不可测之渊薮,暗藏玄机。
废后王氏,出身名门,自幼恪守妇德,入宫之后更是谨言慎行,一心只为皇上社稷分忧解难,言行举止从未有过半分差池。
如今突遭此等变故,臣敢断言,定是有人蓄意谋害,恶意构陷啊!皇上圣明,万望详查,还皇后娘娘一个清白,莫让忠良蒙冤,寒了人心呐!”
说完,王丞相伏地叩首,额头重重地磕在冰冷的金砖之上,一下又一下,砰砰作响之声撞在众人的心尖,额头瞬间红肿,他仍未停下,以这般决绝之态表明自已所言非虚,所诉皆冤。
只见朝堂之上,数位臣子迅速交换了几个心领神会的眼色,他们素日里惯于在王丞相的权势羽翼之下寻得庇佑,此刻见丞相陈情在前,哪有不附和之理。
这些人先是微微侧身,整理了一下衣袍,而后步伐紧凑却又不失仪态地踏出队列,整齐划一地跪地叩首。
其中一人率先开腔,声泪俱下:“皇上,臣以为丞相所言极是。
废后王氏母仪天下,温婉贤德之名臣等皆有目共睹。
如今遭此变故,实乃我朝之不幸,若不彻查真相,恐难安后宫、抚民心呐!
臣恳请皇上念及皇后昔日贤德,详查此事,莫让奸佞得逞,还后宫一片清明!”
此人言辞恳切,脸上的悲愤之情仿佛感同身受,眼角眉梢皆是痛心之色,可微微颤抖的双手却不经意间泄露了内心的不安。
其余几人见状,也赶忙跟着附和,你一言我一语,或激昂陈词,或痛心疾首,朝堂之上顿时一片恳请严查之声。
但明眼人皆能瞧出,这些人看似忠心耿耿的表象之下,实则隐藏着各自的小心思,不过是借着为王丞相站台的机会,妄图在这场宫廷风云中保住自身的荣华富贵,或是谋取更多的利益好处罢了。
龙景逸坐在龙椅上,面色冷峻,眼神从一众臣子脸上扫过,心中对这些人的心思洞若观火。
他龙颜微沉,缓缓抬手,宽大的龙袖随之轻轻摆动,似是携着千钧之力。
刹那间,朝堂上原本嘈杂的议论声戛然而止,仿若被一只无形的手捂住了众人的口鼻,只剩下一片死寂般的安静。
紧接着,龙景逸的声音如洪钟般在这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轰然响起,每一个字都似带着无尽的压迫感,重重地撞击着众人的耳膜:
“那废后王氏,身居后宫尊位,却心怀叵测,丧心病狂至极!
其竟敢指使心腹宫婢暗中下药,欲毒害朕的小皇子,其心可诛!
不仅如此,她的毒手还伸向了朕的德妃,妄图夺取德妃性命,以满足其不可告人的私欲与野心。
如此蛇蝎妇人,怎堪母仪天下之重任?此等恶行,铁证如山,岂容置疑!”
龙景逸的声音在殿内回荡,震得房梁似乎都微微颤抖,而臣子们皆面露惊惶之色,纷纷垂下头颅,不敢直视龙颜。
此刻的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像是暴风雨即将来临,一场围绕着废后之事的风云变幻,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徐徐拉开帷幕。
“皇兄,此事臣弟以为尚有诸多疑点亟待商榷。”
晋阳王微微前倾身子,双手抱拳,神色间带着一丝恭敬却又难掩质疑地开口说道,“您如今所言之凿凿的宫婢下毒一事,又怎能确凿认定那宫婢并非是被德妃所暗中收买呢?
臣弟听闻,事发当晚竟是德妃夜闯凤阳宫,这于情于理似乎都不合乎宫闱规矩。
且那王氏尚在禁足之中,行动受限,依常理推断,她又怎会在如此严密的看管之下做出这般行径?
臣弟恳请皇兄明察秋毫,莫要被表象所蒙蔽,以免冤枉了王氏,寒了后宫众人的心呐!”
随后,他缓缓跪地,叩首行礼,额头触地,态度看似诚恳。
朝堂之上,众人的目光皆投向这位晋阳王,又时不时偷瞄向龙椅之上的皇上,气氛瞬间变得更加凝重,似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一场激烈的口舌交锋在所难免。
晋阳王的一众党羽和王丞相的诸多拥护者,瞬间纷纷下跪,口中高呼:“皇上圣明,万望您能详加察验,还废后王氏以清白之身呐。”
他们的声音整齐划一,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决,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皇上的期许和对废后王氏的同情,整个朝堂的气氛也因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变得更加凝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