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景逸面色阴沉,他怎堪受此等胁迫!猛地站起身来,长袖一甩,高声道:“够了!退朝!”
说罢,便径直拂袖而去,背影带着几分被扰得愠怒,太阳穴突突地跳着,头疼得愈发厉害。
朝堂之上顿时陷入一片死寂,群臣面面相觑,皆面露惶惑之色,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王丞相一直深埋的头缓缓抬起,双眸之中寒芒一闪,一抹不易察觉的狠厉之色转瞬即逝,让人不寒而栗。
晋阳王上前将王丞相扶起,“丞相不必过于忧心,皇兄也只是在气头上,等皇兄气消了,也就复位了。”
“老臣多谢晋阳王。”王丞相恭敬行礼,言辞间满是感激。随后,便领着众人有序退下。
待众人离去,桓王转身,朝着冷宫方向举步前行。
此时,秦诗涵刚为伤口换好药,迈出宫门,恰好与桓王迎面相遇。
她下意识想装作未见,径直走过,可礼教规矩束缚,终究还是俯身行了一礼,声音平淡:“臣妾参见桓王。”
桓王连忙回礼,几步上前,走到秦诗涵面前,抬手便欲触碰她的手臂,脸上带着关切之色,问道:“听闻你受伤了,伤势如何,严重吗?”
秦诗涵见状,不着痕迹地微微侧身,轻巧躲过了桓王的触碰,语气疏离的说道:“桓王对何人都是如此亲近吗?男女有别,还望王爷自重。”
桓王却并未因她的冷淡而退缩,反而又向前靠近了些,轻声道:“德妃,不如请本王喝杯茶?或许,本王能助你一臂之力。”
秦诗涵眉头轻皱,神色警惕,直言道:“臣妾实在听不懂王爷所言,况且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多有不便,还是算了吧!”
她当然清楚,与桓王这般接触,定会无端生出诸多流言蜚语,实不可为 。
桓王听闻,不恼反笑,他认为秦诗涵的拒绝不过是小儿女的矜持。
紧接着,他就像没听到刚才的婉拒一般,径直朝着屋内走去。
这一番我行我素的举动,把秦诗涵弄得有些不知所措。哪有人在被明确拒绝后,还这般不请自来的?
一时间,她站在原地,神色复杂地看着桓王的背影。
可很快,她便回过神来,深知此时已容不得犹豫。
倘若自已不招呼桓王,任由他在这冷宫之中随意走动,往后被人知晓,必定会惹出更多不堪的流言蜚语。
无奈之下,秦诗涵轻叹了口气,对着身旁的桑稚低声吩咐道:“桑稚,去给桓王备茶。”
说罢,她也朝着屋内走去。秦诗涵哪怕满心不情愿,也只能硬着头皮应对。
只因她太清楚,在这深宫里,哪怕最细微的举动,都可能被人捕风捉影、肆意编排。
秦诗涵坐下,直接开口询问:“王爷想说什么,直说便是,说完赶紧离开,免得被他人误会。”
桓王端起桑稚刚放下的茶盏,抿了一口,不慌不忙的说道:“是怕皇兄误会吗?但本王觉得德妃会愿意和本王合作。”
“哦?那臣妾倒想听听了。”秦诗涵在想,这桓王能有什么事能和自已合作呢?
“本王助德妃你登上后位,如何?”桓王剑眉一挑,试探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