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子打小就生活在一个被竹子环绕的村子里,他家的房前屋后,那可全是郁郁葱葱的竹子。这些竹子就像是老天赐给他们村子的宝贝,资源丰富得很,根本用不着花一分钱。
祥子的外公,那可是村里出了名的竹编能手。外公那双长满老茧的手,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能把那些竹子变成各种各样实用的物件。背篓、菜篮子、鱼篓,那是样样精美,在农村集市上可受欢迎啦。
每到赶集的日子,外公就会早早地起来,把自已精心编制的竹制品收拾得整整齐齐,然后挑着担子去集市。祥子也总是跟着外公,一路上蹦蹦跳跳,满心欢喜。
集市上热闹非凡,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外公找个显眼的位置,把竹制品一字摆开,那些背篓、菜篮子和鱼篓,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竹子特有的清香。不一会儿,就有不少人围了过来。
“老爷子,你这背篓编得可真结实,多少钱一个?”一位大妈问道。
外公笑着回答:“大妹子,这背篓六十块一个,保证你用个好几年都不坏。”
大妈拿起背篓,左瞧右看,满意地点点头:“行,给我来一个。”
就这样,外公的竹制品很快就卖出去了不少。祥子在一旁看着,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祥子慢慢长大了。他看着外公的竹编手艺,心里想着,这么好的东西,要是能卖到城里去,说不定能赚更多的钱。
有一天,祥子对外公说:“外公,我觉得您编的这些东西在农村卖是挺好的,可要是拿到城里去卖,可能得编些不一样的,像果盘之类的。”
外公听了,皱了皱眉头:“祥子啊,外公一辈子都在农村编这些实用的东西,城里人的喜好,外公可摸不透。”
祥子拉着外公的手说:“外公,您相信我,城里人的家里都喜欢摆些好看的果盘,您要是能编出来,肯定能卖得好。”
外公看着祥子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那行,外公就试试。”
从那以后,外公开始琢磨着编果盘。他一次次尝试,一次次改进,终于编出了几个精美的果盘。
祥子拿着果盘,来到了城里。城里的繁华让祥子有些眼花缭乱,但他心里一直想着要把外公的竹编卖出去。
他来到一个热闹的市场,找了个空位,把果盘摆了出来。一开始,并没有人注意到他的摊位。祥子有些着急,但他没有放弃,不断地向路过的人介绍着外公的竹编果盘。
终于,有一位女士走了过来。她拿起一个果盘,仔细地看了看,说道:“这果盘倒是挺别致的,多少钱一个?”
祥子心里一阵激动,说道:“大姐,这个果盘五十块一个。”
女士犹豫了一下:“有点贵了吧?”
祥子赶忙解释:“大姐,这可是纯手工编制的,用的都是上好的竹子,而且做工精细,绝对值这个价。”
女士想了想,说道:“行,给我来一个。”
祥子高兴地把果盘包好递给女士,这是他在城里卖出的第一个果盘。
有了这开门红,祥子的信心更足了。他每天都早早地来到市场,努力推销着外公的竹编果盘。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上了这些竹编果盘,祥子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回到村子里,祥子把在城里卖竹编的经历讲给外公听。外公听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祥子,还是你有主意,咱们的竹编能在城里有销路,外公做的竹编品种越来越多,除了果盘,还有花瓶、笔筒、收纳盒等等。每一件都倾注了外公的心血和祥子的努力。
村子里的竹子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村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外公,依然坚守着那份对竹编的热爱,用他的手艺编织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