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的活着

第八十 章 李发亮老师傅

加入书架
书名:
努力的活着
作者:
半夜鸡叫叫半夜
本章字数:
7378
更新时间:
2024-12-23

在罗主任王村主任谋划竹编发展的时候,祥子口中的李发亮师傅坐在三十里外自家小院里,手里着一根竹篾,思绪却飘回到了祥子第一次来找他谈竹编的那天。

那天,阳光也是这般暖和,可就是暖不了李发亮师傅心里的疑惑。一个年轻的身影出现在门口,那就是祥子。祥子满脸的热忱与向往,一见到李发亮师傅,说起了自已对竹编的想法。

“李师傅,我想让竹编产品走向全国,让更多人了解咱们这门古老的手艺。”祥子的话里满决心。

李发亮师傅听了,心里不由得泛起一丝怀疑。在他看来,竹编这手艺虽说不错,可要走向全国,哪有那么容易?

一个毛头小子,咋能说出这么大的话。他微微皱起眉头,看着祥子,摇了摇头说:“年轻人,话可别说得太早。竹编这手艺要推广出去,没那么简单。”

祥子却没有因为李发亮师傅的质疑而退缩,他眼神坚定地说道:“李师傅,我知道不容易,但我有信心。

我坚信只要咱们努力,肯定能让竹编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大放光彩。”

李发亮师傅看着祥子那斗志昂扬的样子,心里虽然不认同,但也不得不佩服这年轻人的胆量。

从那以后,祥子的这句话就一直留在了李发亮师傅心里,他始终觉得祥子说的不过是大话而已。

然而,随着时间过去,当李发亮师傅心里满是疑虑,脚步沉重地朝着祥子的竹编手工作坊走去时,他的心里充满了矛盾和不相信,对于那个年轻的祥子能不能做好竹编这件事,他一直抱着深深的怀疑。

这一路,好像特别长,他一边走,一边回想着自已多年来在竹编技艺上的付出和坚守。那些和竹子相伴的日子,是他生命里最珍贵的回忆。

他深知竹编技艺的高深,需要岁月的积累和经验的沉淀。而祥子,在他眼里,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怎么可能担得起传承和发展竹编技艺的重任呢?

大概两个小时后,李发亮师傅总算来到了祥子竹编手工作坊的大门口。他的目光首先被那块显眼的牌匾吸引住了。

牌匾上刻着“祥子竹编手工作坊”几个大字,字体刚劲有力,充满了艺术的味道。在牌匾下面,是一座宽敞干净的钢架棚房,又高大又坚固。阳光洒在钢架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让整个作坊看上去充满了现代感。

李发亮师傅站在门口,有点发愣。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竹编作坊。在他的记忆里,竹编的地方通常是简陋的木屋或者破旧的棚子,光线暗,环境乱。

可眼前的这个作坊,又宽敞又亮堂,整齐有序,和他印象里的竹编场所完全不一样。

他的目光又落在了旁边的破竹机和拉丝机上。只见表哥表嫂正在熟练地操作着这些机器。破竹机高效地运转着,做出来的竹片又干净又整齐,那厚实的竹片散发着淡淡的竹香。

拉丝机则把竹子拉成粗细不同的竹丝,每一根竹丝都光滑得很,就像是大自然的杰作。

李发亮师傅走近这些机器,仔细看着它们工作,心里涌起一股强烈的震撼。他想起自已以前用手工破竹和拉丝的艰难,那得花好多时间和力气,而且质量还不一定好。

可现在,这些现代化的机器居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这么精细的活儿,这让他不得不感叹科技的厉害。

李发亮师傅怀着复杂的心情走进了竹编操作间,一进去,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

操作间里摆着各种各样的竹编产品,有漂亮的果盘、小巧的背篓,还有造型特别的装饰品。每一件作品都展示出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创意,让他忍不住赞叹。

他的目光又落在了操作台上整齐排列的篾丝上,那细腻的纹理和均匀的粗细让他心里微微一颤。他从来没见过这么精致的密丝,每一根都好像是一件艺术品。

在操作间的正前方,李发亮师傅看到了电脑和直播设备。灯光一闪一闪的,营造出一种专业的氛围。他想起自已以前在简陋的环境里默默地编织,作品只能在当地卖,能看到的人特别少。

可现在,有了这些直播设备,竹编作品能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他突然觉得自已落后了,跟不上这个时代了。

就在李发亮师傅沉浸在自已的想法里时,祥子走了过来。

“李师傅,您来啦。欢迎您到我的竹编作坊来。”祥子满脸笑容地说道。

李发亮师傅看着祥子,微微点了点头:“祥子,你的这个作坊真让我意外,这些机器,还有这些作品,都让我大开眼界。”

祥子笑了笑:“李师傅,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咱们得跟上时代的步子。这些机器能提高咱们的工作效率,让咱们能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李发亮师傅皱了皱眉头:“但是,机器做出来的东西,总感觉缺了点手工的味道。”

祥子耐心地解释道:“李师傅,机器只是帮忙的,真正重要的还是咱们的手艺。咱们可以用机器来做一些麻烦的活儿,然后用咱们的双手给这些作品注入灵魂。”

李发亮师傅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也许你说得对。但是,我还是担心这些现代化的东西会让传统的竹编手艺变了样。”

祥子认真地说:“李师傅,我理解您的担心。但是,咱们不能因为害怕改变就拒绝进步。咱们可以在保留传统手艺的基础上,加一些新的元素和技术,让竹编手艺更丰富更多样。”

李发亮师傅听了祥子的话,心里开始琢磨。他开始反思自已的怀疑和偏见,意识到时代在变,竹编技艺也得跟着变。

“祥子,那你觉得竹编手艺以后的发展方向是啥呢?”李发亮师傅突然问道。

祥子想了想,说:“李师傅,我觉得以后竹编产品可以往多元化的方向走。一方面,咱们可以接着做传统的竹编工艺品,满足那些喜欢传统文化的人的需要。

另一方面,咱们可以结合现代的设计想法,做出一些更有时尚感和实用的竹编产品,吸引更多年轻人,同时,利用互联网和直播平台,让更多人知道竹编手艺,把市场扩大。”

李发亮师傅点了点头:“你的想法有道理。但是,要做到这些,可不容易啊。”

祥子坚定地说:“李师傅,我知道不容易,但我有信心,只要咱们一起使劲,不断创新,肯定能让竹编手艺在新时代有新的活力。”

正说着,一辆小车飞快地开过来,停在了作坊门口。车门打开,王村主任和罗主任从车上下来。他们脸上满是热情的笑,快步朝李发亮师傅走过来。

“李师傅,您可来啦!我们一直盼着您呢。”王村主任紧紧握住李发亮师傅的手,激动地说。

罗主任也点头表示欢迎:“是啊,李师傅。您能来,对咱们的竹编事业可是大好事。”

李发亮师傅看着他们,心里有点感动。他没想到,自已来会让这么多人重视。他微微点了点头,说:“谢谢你们信任我。我也就是来看看这个年轻人的竹编作坊到底咋样。”

王村主任和罗主任带着李发亮师傅走进了作坊。阿发舅和大明舅看到李发亮师傅来了,马上迎了上来。

他们领着李发亮师傅到他的操作台前,给他介绍作坊的情况和竹编的发展。李发亮师傅认真听着,心里的疑虑慢慢没有了。

王村主任和罗主任看着李发亮师傅,说:“李师傅,您就放心在这儿工作。祥子会把您的吃住都安排好,让您能安安心心、舒舒服服地创作和编织。”

祥子也赶紧点头:“李师傅,您放心。我肯定会照顾好您的生活。”

李发亮师傅看着他们真诚的眼神,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感觉到了大家对他的尊重和信任,也看到了这个年轻人的决心和努力。他决定放下心里的偏见,好好了解一下这个年轻人的竹编世界。

李发亮师傅在操作台前坐下,仔细看着周围的一切。他看到了祥子和其他人忙碌的身影,他们脸上都是专注和热情。他看到了那些精美的竹编作品,不管是样子还是做工,都让他眼前一亮。

他开始想,时代在变,竹编技艺也得跟着变。祥子的创新和勇气,也许正是竹编技艺在新时代发展需要的。他不能总是停在过去,得勇敢面对新的挑战。

李发亮师傅和阿发舅、大明舅聊了好多竹编的事。他们给他讲了祥子的努力和付出,还有作坊的发展计划。李发亮师傅认真听着,心里的敬佩慢慢多了起来。

他意识到,祥子是真的喜欢竹编。他有自已的梦想和追求,还愿意为了这个努力。这个年轻人的热情和执着,让他看到了竹编技艺的未来。

李发亮师傅决定留下来,帮祥子一起把竹编事业做好。他相信,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竹编技艺一定能在新时代有新的光彩。

于是李发亮师傅成了祥子竹编手工作坊的一员,他坐上了那个一直空着的竹编操作台。

在作坊的日子里,李发亮师傅的生活充实又快乐。祥子给他安排了舒服的住处和好吃的饭菜,让他能安心工作。

他们一起讨论竹编技艺,一起创作新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李发亮师傅看到了祥子的成长和进步,也感觉到了自已的价值。

一天,李发亮师傅和祥子一起坐在操作台前,看着那些精美的竹编作品,心里感慨万千。

“祥子,你做得很棒。这个作坊让我看到了竹编技艺的未来。”李发亮师傅说。

祥子听了,脸上露出灿烂的笑:“李师傅,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有您的指导,咱们肯定能做得更好。”

这时,祥子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慢慢地说:“李师傅,我常常想,竹编的未来不只是做出好看的作品。咱们要让更多人知道竹编的魅力,让这门古老的手艺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咱们可以办竹编文化节,邀请人们来亲自体验竹编的制作过程;可以和学校合作,开竹编手工课,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和喜欢竹编;

还可以开发竹编主题的旅游项目,让游客在欣赏乡村美景的时候,感受竹编文化的独特味道。我相信,只要咱们一直努力,竹编一定能在未来发出更耀眼的光。

而且,咱们不能只满足于现在的成功,还要不断探索创新。比如,咱们可以试试把竹编和其他材料结合起来,做出更有特色的作品;

可以引进现代的设计想法,让竹编产品更符合现在人们的审美。同时,咱们也要注意品牌建设,做出咱们自已的竹编品牌,提高产品的价值。

我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但我有信心带着大家一起走下去,让竹编这门古老的手艺在新时代有新的生机和活力。”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