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的活着

第 96章 选择适合的

加入书架
书名:
努力的活着
作者:
半夜鸡叫叫半夜
本章字数:
6300
更新时间:
2025-04-23

高进勇在中专深入学习种植业知识的过程中,时刻不忘家乡的土地和巧慧姐一家的困境,心中逐渐勾勒出一幅以中药材种植带动家乡发展的蓝图。

在众多中药材品种里,他经过深思熟虑,最终重点选择了金银花、天麻和茯苓这三种相对易种植且能粗放管理的中药材,开启了他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探索之旅。

金银花,那是一种在古籍医典中常常被提及的中药材,其花朵初绽时洁白似银,后转为金黄,犹如金银相间的珍宝点缀于翠绿枝叶间。

高进勇深知金银花适应性较为广泛,它喜爱阳光却也能耐得住一定程度的阴凉,耐寒能力也让它能够在较为寒冷的季节里坚守生机。

对于土壤,它虽不苛求,但在那些且富含腐殖质的深厚沙质壤土中,总能生长得格外茁壮。

假期来临,高进勇迫不及待地回到家乡。他首先来到下山村的那片连绵山坡,只见山坡上阳光倾洒,植被繁茂。

他蹲下身子,用手轻轻捻起一撮土壤,仔细感受其质地,又放在鼻尖嗅了嗅,判断其肥力和透气性。

这里的土壤排水性能良好,可肥力略显不足。随后,他又奔赴龙潭村,在村子边缘的溪流旁,发现了一片土地。

这里的土壤因为溪水的常年滋润,显得格外肥沃,周边的树木郁郁葱葱,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小气候。

高进勇兴奋地在这片土地上来回踱步,脑海中己经开始构思金银花在此处生长的画面。他从背包里拿出小铲子和样本袋,小心翼翼地采集了两地的土壤样本,如同珍视着稀世珍宝一般,带回学校的实验室。

在实验室里,他借助各种仪器设备,认真检测土壤的酸碱度、氮磷钾等矿物质含量,详细记录下每一个数据,这些数据将成为他后续种植决策的重要依据。

回到学校后,高进勇在校园的实验田里精心挑选了一块向阳且排水顺畅的区域,作为他金银花种植的试验田。

他从正规的中药材种苗基地订购了一批优质的金银花种苗,当种苗到货时,他怀着激动又紧张的心情将它们一一栽种下去。

每一株种苗的栽种深度、株距和行距,他都严格按照之前研究的数据进行操作。在种苗种下后的日子里,高进勇就像一位忠诚的守护者,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校园,他便己经来到实验田。

他仔细观察着每一株金银花的叶片,看它们是否舒展,颜色是否正常,是否有病虫害的迹象。浇水的时候,他手持水壶,如同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精准地控制着水量,既不让土壤过于干燥,也避免积水。

施肥时,他选用了自己精心调配的有机肥料,将肥料均匀地撒在植株周围,然后轻轻翻动土壤,让肥料缓缓融入其中。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金银花还是遭遇了病虫害的侵袭。一天清晨,当高进勇像往常一样来到实验田时,他的心猛地一沉。

只见一些金银花的叶片上出现了星星点点的褐色病斑,像是被恶魔侵蚀的痕迹。而在嫩枝和叶片的背面,密密麻麻的蚜虫正贪婪地吸食着植株的汁液。

高进勇的额头瞬间冒出了冷汗,但他很快冷静下来,转身冲向图书馆。在浩如烟海的农业书籍和资料中,他如饥似渴地查阅着关于金银花病虫害防治的知识,眼睛紧紧盯着书页,不放过任何一个有用的信息。

同时,他还积极向学校里经验丰富的农业专家请教,专家们被他的执着和认真所打动,纷纷给他提供宝贵的建议。经过一番努力,高进勇制定了一套综合防治方案。

他从生物防治公司购买了一批七星瓢虫,这些小小的瓢虫如同金银花的卫士,被释放到田间后,迅速对蚜虫展开了攻击。

而对于病害,他采用了自制的草木灰溶液,将草木灰浸泡在水中,充分搅拌后,用喷雾器仔细地喷洒在每一片患病的叶片上。

在他的精心照料下,金银花逐渐恢复了生机,叶片重新变得翠绿欲滴,花苞也开始慢慢孕育,仿佛在向他诉说着感激之情。

天麻,一种神秘而珍贵的中药材,它生长在地下,与蜜环菌有着特殊的共生关系。高进勇被天麻的独特生长习性所吸引,决定深入探索其种植奥秘。

他了解到天麻喜欢生长在凉爽的环境中,通常寄生在一些特定的树木根部,对光照要求极低,土壤以疏松、透气且富含腐殖质为佳。

为了寻找适合天麻生长的环境,高进勇再次踏上了家乡的土地。他背着行囊,走进了下山村背后那片茂密的山林。山林中,空气清新,弥漫着泥土和树木的芬芳。

高进勇在树林里仔细观察着每一棵树木,寻找那些有可能与天麻形成共生关系的树种。他发现一些古老的栎树和桦树,其根部周围的土壤环境看起来较为适宜。

他蹲下身子,用小锄头轻轻挖开土壤,查看土壤的结构和湿度,同时留意是否有蜜环菌的踪迹。在这片山林里,他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的中药材宝库,每一个发现都让他兴奋不己。

他采集了一些土壤和树木根部的样本,带回学校进一步研究。

在学校的实验室里,高进勇开始尝试培育蜜环菌。他精心调配培养基,将各种营养物质按照精确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后将采集来的蜜环菌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

他把接种后的培养基放置在专门的培养箱中,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每天定时观察蜜环菌的生长情况。

当蜜环菌在培养基上成功生长并形成菌索后,高进勇开始着手准备天麻的种植。他从专业的中药材市场购买了优质的天麻种麻,按照一定的间距将种麻与蜜环菌菌索一起埋在装有特制土壤混合物的种植容器中。

这种土壤混合物是他经过多次试验调配而成,既保证了疏松透气,又富含天麻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种植后的天麻,如同沉睡在地下的精灵,高进勇无法首接观察到它们的生长状态,这让他心中充满了忐忑。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松对种植环境的控制。他在种植区域上方搭建了遮阳棚,模拟天麻在自然环境中的阴凉生长条件。

同时,通过定期喷水和通风,保持土壤的湿度和空气的流通。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高进勇凭借着对天麻生长习性的深入了解和对种植环境的精准控制,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刻。

当他小心翼翼地挖开土壤,看到那些、形态完整的天麻时,心中的喜悦如同泉水般涌了出来。

茯苓,这种寄生在松树根部的真菌类中药材,有着独特的生长特性。高进勇知道,茯苓的生长离不开松树,它与松树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而神奇的共生关系。

回到家乡的龙潭村,那里的松树林郁郁葱葱,松涛阵阵。高进勇走进松树林,高大的松树遮天蔽日,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

他在树林里穿梭,仔细观察着每一棵松树的生长状况。他选择了一些树龄适中、树干粗壮且健康状况良好的松树作为茯苓的接种对象。

在松树根部周围,他清理出一片区域,然后按照传统的接种方法,将茯苓菌种小心翼翼地接种到松树的根部。接种过程中,他的动作轻柔而熟练,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每一个步骤都倾注了他对中药材种植的热爱和期望。

接种完成后,高进勇并没有掉以轻心。他定期来到松树林,检查松树的生长情况,观察茯苓菌种是否成功定植并开始生长。

他会轻轻拨开松树根部的土壤,查看茯苓菌丝的蔓延情况,就像一位医生在为病人做检查一样细致入微。

同时,他也关注着松树林的生态环境,确保没有其他病虫害的侵袭影响到茯苓的生长。在学校里,他利用课余时间查阅大量关于茯苓种植的资料,与同学们交流讨论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他还尝试在实验室里对茯苓菌种进行优化培育,通过改变培养基的成分和培养条件,提高茯苓菌种的活性和适应性,以便在未来的大规模种植中能够获得更好的产量和质量。

在探索这三种中药材种植的过程中,高进勇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毅力和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一步步地攻克难关,积累经验。

每一次成功的种植试验,每一个数据的积累,都让他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一步。他仿佛看到了家乡的土地上,漫山遍野的金银花盛开,松林里的茯苓茁壮成长,山林中的天麻为乡亲们带来丰厚的收益。

而巧慧姐一家,也能够在中药材产业的带动下,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这一切,都成为他不断前进的动力,激励着他在中药材种植的道路上坚定地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