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带领轧钢厂走向世界

第24章 受益良多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带领轧钢厂走向世界
作者:
北泽的刘家人
本章字数:
6126
更新时间:
2024-12-23

“真是吃腻了,这些天每天都是一样的牛肉,都快让人反胃了。”

他对自已的话似乎并没有察觉到有何不当之处。

杨秋风和齐大志瞬间无语。

如果说一开始还是单纯的愤怒,此刻则几乎想要将这份恼怒转化为行动,哪怕只是象征性的反击也好,以缓解内心深处因嫉妒而起的不平之气。

然而理智终究还是战胜了冲动,毕竟他们还不得不考虑后果。

就在这样复杂的思绪中,屋外传来了童声的召唤:“李叔叔,外面有人找你,他还骑了个自行车呢。”

“找我?”

李易略显惊讶地站起身来,向门口走去。

当李易走到门口,目光触及到访客的那一瞬,脸上的表情由疑问转为了一抹惊喜。

那是宋建设,一个他早先结识的朋友,曾与他在火车上有过交谈。

“宋叔叔,您怎么来了?”

“特地来看看你。

你所提供的罐头秘方,已经让我们那里的人受益匪浅。”

宋建设微笑着靠近,眼中流露出真诚的感激之情。

“不过是点小事而已,没想到宋叔叔还会特意前来道谢,快请进来坐。”

李易迅速地邀请宋进入内。

就在此刻,他不忘从衣袋中取出一把糖果分给了那些带来消息的小朋友们,并吩咐道,“把这些糖分给大家,好好玩吧。”

收到礼物的孩子们立刻高兴了起来,一个个欢呼着接过糖果,然后欢腾地离开,显然是因为得到了意外之喜。

待到孩童们都散去,李易带领宋建设进入房中,两人围炉品茶交谈。

“宋伯伯,这次来访不仅代表了您个人,更代表了很多受益的老百姓。

我们那里虽产果甚丰,无奈保质期太短难以远销。”

有了这些罐头,我们损失的烂果子大大减少了,这全得感谢你。”

宋建设一边说着,一边把一包沉甸甸的大袋子放到李易面前。

从外面就能看出来,袋子里装的全是好东西。

这一切杨秋风和齐大志都看在眼里。

看到那么多的礼物,特别是袋顶那一块厚实的猪肉,两人几乎羡慕得要流眼泪。

原本还想着,等李易把肉吃完,他们能来这里炫耀一番。

结果,还没等到李易吃完,就有其他人先一步送来了东西。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几乎要让他们气晕过去。

尤其是,这样的事上一次就已经发生过一次了,这次再次上演。

这令杨秋风和齐大志感到极不公平,心情糟糕到了极点,简直想找个地方撞墙去。

他们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心生嫉妒。

从眼前的场景看来,显然是李易又一次帮了别人的忙,而作为报答,收到了礼物。

想起李易在村里做过的一系列好事,村民们对他的感激之情,

杨秋风和齐大志心里不禁升起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同是大学生,为什么他们与李易之间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同样是两个人,同样有一双手、一颗头,为何李易的能力就这么强?

对于这个问题,杨秋风和齐大志始终无法理解,感觉自已仿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旁边,王队长同样感叹不已。

他认为李易确实是个人才中的天才。

唯有这种人才能够轻松地解决山村缺水这样的难题。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

王队长下定决心以后要完全信赖李易,

无论李易说什么做什么,他都会全力支持。

在周围人们的注视之下,

李易与宋建设聊起了有关罐头的话题,谈及了不少关于罐头制作的内容。

说着说着,便引申到了做罐头的初衷上来。

“宋大叔,你们做罐头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保存吗?”

李易问到。

“没错,因为我们常常面临水果腐烂的问题,所以想到了保存的方法。”

宋建设点了点头。

“有没有考虑过将它出售呢?”

李易进一步问道。

“当时并没有过多考虑这个方向,我们正忙着如何顺利制作出合格的罐头。”

宋建设说明。

“实际上,罐头非常受欢迎,可以卖出换取资金或粮食。”

李易指出。

“真的可以吗?罐头会有人买吗?我们的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的物资都是按照计划进行调配的。”

宋建设表示担心。

“当然,虽然计划经济确保了一定的经济稳定,但在灵活性上远远不如市场导向的方式。

有许多地区尽管有迫切需求,但由于指标所限,却无法获得相应的产品,

而这正是你们开拓市场的契机。”

李易详细解释。

“说得好,那具体该怎么操作呢?”

宋建设拿出了纸和笔,准备认真听取并记录。

“首先,你可以去供销合作社或是采购站试试,国有商店也可以打听下,

这些都是你的潜在市场;另外不要忘了那些大型工厂,

那里工人的口袋里都揣着钱,他们是罐头的理想买家。”

李易详细地解说,概述了自已的见解。

“行,我知道了。”

宋建设飞快地记录着,直到写下所有信息,并仔细查看。

越看,他越是坚信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增收途径。

如果真的可以实现,村民们的经济状况必将有所改善。

这让宋建设感到异常振奋,他急忙追问:“还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吗?”

“还有一点需要留意,当你们进行销售时,务必以集体的形式来卖,

最好是设立一个集体性质的工厂,这样的话,既符合规定,也能与其他城市的工厂平等竞争。

若是产品质量优秀,还有可能受到 ** 关注,纳入国家经济计划之中。”

李易说道。

“嗯,说得没错,这确实很重要。”

宋建设急忙做笔记,并特意标出了要点。

此情此景,

被一旁观察的王队长看得明明白白。

他认为制作水果罐头是一个极好的生财之道。

假如他们在村子里也开展同样的业务,那么村民们不久就可以脱贫,不再挨饿。

而杨秋风和齐大志,亦赞同这种看法,认为这是一个理想的创业项目。

罐头不仅能长时间保存,其重量也远小于岩石,更适合从山村外销。

面对如此良好的致富机会,实在不应该轻易出让给别人。

杨秋风和齐大志都认为,李易对待信息分享未免太过于开放,没有适当的保留。

最终,杨秋风还是忍不住插言道:

“李易,既然制作罐头的方法这么有前途,我们也应该考虑自已做。”

此话一出,

宋建设立刻抬起目光盯着杨秋风,心中暗自警惕这位似乎要与他争夺市场的“竞争对手”

但在见到李易并没有立即回应之后,宋建设的心才稍稍平复,接着谨慎地提议道:

“如果你们真有心要做罐头业务,不如我们一起合作?”

“不必了,这个地方并不适合。”

李易摇了摇头。

“为何不适合?罐头毕竟不是石头,完全可以通过运输方式解决。”

杨秋风急忙辩解道。

“我明白你的想法,但我认为这种方法赚的钱太过缓慢。”

李易坚持说道,

“想要大规模生产罐头,首先要解决的是水果来源问题。

这里并非产果之地,即便我们现在开始种植,至少还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

果树才能挂果,这样的等待时间如何能快速生产罐头?”

听到这里,

杨秋风顿时语塞,无言以对。

他刚才一心考虑的是如何改善交通运输,却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他们的村子里没有种植水果的传统,

这让杨秋风有些下不来台。

不过,旁边的齐大志很快提出了另一种方案:

“那我们可以从其他地方采购水果来进行加工制作。”

“这个建议听起来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样不实际。”

李易再次否定道,

“村里的经济条件极为有限,根本无力支付采购水果的费用。

此外,运输也是个大问题,由于山路崎岖不平,

运输过程不仅耗时,容易导致水果损坏,而且所需的体力资源也将大幅增加成本。

更重要的是,这些都会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和竞争力。”

“竞争力是什么意思?”

齐大志一头雾水,这个词对他而言是第一次接触到。

不仅是齐大志,就连一边的杨秋风和王队长也都对这个词感到迷茫。

“比如,假设他人的罐头是在当地生产的,成本低廉,

因此在市场上能以更低的价格出售,这样他们就更有优势,

相比之下,我们面临的问题就会导致生产成本更高,售价自然也高,竞争力自然就被削弱了。”

李易耐心解答。

我们从事罐头生产,因成本较高,所以定价也得相应提高,否则无利可图。

面对同样的商品,消费者自然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低的竞争者,即使降价销售,我们的价格也难以竞争过对手,这便是所谓的市场竞争力。”

李易简明地阐述了这一道理。

“这......”

听了李易的解说,杨秋风与齐大志都感到十分佩服。

像“市场竞争力”

这样的专业术语对他们而言是完全陌生的。

这一领域的无知让他们感到自惭形秽,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回应。

而一旁的王队长,对此也是受益良多。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