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带领轧钢厂走向世界

第25章 避免日后可能的隐患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带领轧钢厂走向世界
作者:
北泽的刘家人
本章字数:
6154
更新时间:
2024-12-23

他敏锐地察觉到,李易的知识深度明显超过了其他的知青。

这份认知使他对李易产生了更高的信赖感,今后遇到问题一定得多向李易请教,不能再贸然行事。

而在餐桌另一端,安静品茶的宋建设,在听完众人关于罐头生产的讨论后,心中对于这一项目的潜力充满了乐观的态度。

由于当地的优势条件,即成本低廉,或许还真能让这项事业得以发展。

越想,他对罐头产业的未来越是满怀憧憬,因此更加热切地与李易交流,希望能够获取更多有关罐头的信息。

遗憾的是,由于归途遥远,尽管兴致未尽,他也只能依依不舍地告别大家。

告别的时候,宋建设不忘提醒李易:

“那个包里还有一本书,是关于草药的,这是张文书拜托我带给你的,他说这件事你应该知道。”

“哦,是吗?张叔看到我对草药感兴趣,所以特地给了我这本书。”

李易回应道。

“这很好,我要先走一步了,再见吧。”

宋建设说着便准备离开。

“好的宋叔,路上小心。”

李易礼貌地道别。

“知道了。”

说完,宋建设就踩着自行车离开,怀着对未来罐头业务的美好愿景。

直到宋建设的身影渐行渐远,李易才猛然记起一件重要的事情,他轻轻一拍自已的腿:

“哎呀,我还有一封给家里的信忘记交给宋叔带到邮局了。”

来到山区参与生产以来,李易曾打算向家人报告近况,信已经准备好一段时间了,但由于连日繁忙一直没有机会寄出。

如今错过了宋叔,这封信又要再等等了。

“是要寄回家里的信吧?”

一旁的王队长好奇地问道。

“是的,原本计划让宋叔叔帮忙带到邮局的,结果忘了。”

李易略显懊恼地说。

“没事,交给我吧,下午我正巧要去一趟镇上。”

王队长热心地提议。

“那真是太感谢了,我去拿信来。”

听到队长的话,李易感激之余立刻起身去找信。

就在返回的路上,李易还从张文书送给他的袋子里找到了那本草药书。

打开一看,书上不仅详尽地介绍了可以收集的各种药材及其特征,还给出了相应的市价估算,这对他们的采药活动大有帮助。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已经下午两点多了。

他们应该前往指定地点集合并启程进山采集药材了。

李易遂向王队长说:

“队长,时间有点晚了,我们应该去山上开始工作了。”

“去吧,注意安全。”

王队长点头同意。

“谢谢队长。”

得到许可,李易和王小斌一同带着采集工具和药书前往目的地。

队伍集结完毕后,一群人再度朝着山区出发,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

同一时刻,王队长则带着信走在回程的路上,计划稍后亲自前往公社。

途中,他忽然想起了有关造酒的一系列问题,思绪不由得飘远了……

“我没想起来询问酿造酒的事,没事,以后再问问李易,也不急这几天的事。”

“王队长,事实上这事无需请示李易,酿酒肯定是能盈利的。”

杨秋风一行人始终跟在后面,听到王队长的话语后,急忙发表意见。

“这万万不可,你在见识上远不及李易,

对于你提出的商业想法,我不敢贸然应允,

这件事情,一定需要李易的认可才行,否则免谈。”

王队长语气坚定,显示出一种坚决不让步的态度。

“这......”

杨秋风听此言,如同心被扎了一下,十分难受。

细想之下,觉得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他自已心里也知道,自已确实不及李易。

每次被李易的学识压制,让杨秋风几乎对自已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觉得自已是个彻头彻尾的愚人。

这种情况下,他也找不出合适的词回应王队长,

只能保持沉默,试图平复受伤的心情。

旁边的大志也是深感痛心。

原先他还自认为,

即便在各方面不及李易,至少也相差不多。

甚至他曾幻想,只要与杨秋风联合起来,

或许能够与李易分庭抗礼。

然而如今,

经过此次的水果罐头事件后,他对自身的不足更加深刻。

那股无力感使他开始自我怀疑。

因此,他们俩都将未来的希望寄托在这酿造酒的生意上,

期望着李昔回来时,可以赞同他们关于酒的建议。

……

京城四九。

某处派出所。

众人在耳背的老奶奶的带领下,在派出所内掀起了不小的 ** 。

有人哭闹,有人翻滚,有人尖叫,甚至还有人故意纠缠......

这些行为,给派出所内的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

而在人群中不起眼的一角,

有一位老大爷满脸得意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这些场景皆因他的 ** 而发生,是他动员众人到这里的幕后推手。

他绝不允许将照顾自已养老的小柱子关进去,坚决反对,并且要制造麻烦来阻止这一切。

然而。

事情的发展出乎众人的预料。

林所长得知消息后,怒气冲冲地走了出来,厉声道:

“立刻给我安静!闹些什么?法律不是靠你们这般胡乱闹腾就能够改变的。

要是想要帮助何玉柱与秦淮茹,就应当寻找办法来证明他们的清白,而非在此地乱闹!”

“林所长,你就把小柱子放了吧,那几份饭菜都是我吃的,

小柱子不过是出于同情心为我这个孤身老者去拿食堂的饭菜,他绝非坏人。”

耳背的老奶奶装出楚楚可怜的模样,刻意模仿身体发抖的样子,似乎快要跌倒在地。

“这事情的处理不由我说了算,而是依法进行,何玉柱的问题非常严重,

即使他有情可原地拿走了轧钢厂那么多食品,也不能随便释放,

若是要帮他,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何玉柱诚心认罪,并积极合作,

这样的话,在判刑时或许会得到宽大的对待,而不是在这儿乱闹。”

“这......”

众人见林所长态度如此强硬,完全不容商量,

纷纷感到焦虑不安。

大家自然而然地转向了那个带头的大爷,

希望从他那里获得解决方案。

感受到周围的目光聚集,大爷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说道:

“林所长,难道真的没有其他的方法吗?小柱子这个人非常善良,他帮助过很多的人。”

"这一点我们会考虑的,有关减轻罪行后果的方法也有几种:例如为社会、国家作出重大贡献;或者是制止他人的重大犯罪;还有就是在排除大灾难或处理重大事件时表现出特别出色的才能。

" 林所长解释了一些可能减轻刑罚的因素。

然而,傻柱从未有过类似的成就。

唯一的例外,就是他对聋老太太和秦淮茹等人的援助。

这件事也让一大爷等人心情十分沉重,他们也明白争吵于事无补。

只能去见傻柱,希望傻柱能主动配合、坦白错误。

或许这样做,罪罚能有所减少。

“唉,如果早点想到这些,当时不该让傻柱去挑衅李易。”

一大爷深感自责地叹气,心中无比懊悔。

他曾有机会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确实冲动过头了,这次真的遇到了大问题。”

三大爷附和地点了点头。

“事已至此,再说什么也没用了,现在只能希望傻柱能平安度过这个难关。”

众人无不为傻柱的命运感到担忧。

……

众人交流了一番,然后各自返回自家的四合院。

与此同时,二大爷等人也在家里聚谈,气氛颇为沉闷。

“看样子傻柱这一次恐怕得坐牢了。”

二大妈忧虑地说。

“我也这么觉得,今日林所长的语气相当严肃。”

刘光天同意道。

“起初我以为最坏的结果不过就是傻柱被开除工作,没想到情况这么严重,竟然会涉及刑事问题,这一切都是李易造成的。”

另一个人补充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话题渐渐转向了李易本人。

“你说,李易会不会找我们的麻烦?毕竟我们曾经陷害过他。”

二大妈带着担心问道。

“不必担心,李易已经被安排到了农村成为了一名知青,这意味着他的户籍必须留在那里。

未来,他就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了,除非某间工厂愿意接纳他,否则他没有机会回到城市。

即使他有通天的本事,只要不在这座城里,对我们构不成威胁。

我这么做就是为了避免日后可能的隐患。”

二大爷信心满满地回应,并轻松地喝了一口茶。

“还是爸爸英明,在关键时期提出了将李易送去农村的想法,消除了一大隐患。

要是没有这样做,我们还真得提心吊胆的活着。”

刘光天谄媚道。

“没错,爸爸如今是官员了,这足以证明你的能力和见识,即便李易再怎么厉害,他也斗不过您。”

刘光福紧跟着拍马屁,满面的笑容显得格外谄媚。

在儿子们的夸赞声中,二大爷越发感到自豪与满足,整个心情都飞扬起来。

院子的对面,是阎解成的家。

此时,阎解成手握书本,神情专注地研读。

促使他加倍努力的原因在于厂子里近来出现了几项技术难题,导致修理某些机器变得尤为困难。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