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的词条可以合成

第28章 慰问聋老太太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我的词条可以合成
作者:
北泽的刘家人
本章字数:
6172
更新时间:
2024-12-23

这个请求让赵国生长得愣住了,他曾预想过沈星可能会要吃的东西,或穿戴品,乃至玩具,但唯独没有想到沈星居然要买书。

“好,让你妈带你去,你挑你喜欢的,我们要什么买什么!”

沈星点头,尽管家中的书架已有一排书,但那些多数是古代装帧繁复的旧籍或是少数出版后的书籍。

因此,他希望能采购一批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以充实平淡日子的乐趣。

日常在家的生活单调无味,这让沈星更加期盼着明年的入学时光。

虽然那时的教学质量不尽人意,但也远比现在重复单调的生活有趣许多。

赵家不仅在策划年货,院子内的其他居民也在忙碌地筹备过年物资。

每家人的预备工作各有差异,但有的家庭仅仅是为了准备一顿丰盛的饺子宴。

一位收入较高的一大妈,因为手头较宽裕,则准备得尤为丰实。

自腊月二十四起,刘秀英便开始了她忙碌的过年准备工作,她每次外出归来总是大包小包满载而归,仿佛买这些东西都不需支付一样。

这种大手笔的行为惹得贾张氏每天羡慕嫉妒得眼神泛红。

虽然刘海中的收入同样丰厚,但由于家庭人数众多,并且本身比较节俭,不敢如此随意消费。

对于住在院里的另一位老前辈闫埠贵及其家人来说,生活同样捉襟见肘。

作为有名的精明之家,家里人多,能在除夕之夜享有一顿简单的饺子宴已经算是奢侈。

在整个院落之中,最能慷慨购物的非赵家莫属,无论购买什么东西都毫无顾虑。

虽然大妈家备下的过年货物也不少,但大部分都不是太过贵重之物。

几日前,经过与聋老太太和傻柱的商议,易中海做出了一个提议:将包括自已和聋老太太在内的共四个家庭合并,共同庆祝春节。

聋老太太经济拮据,贾家的情况更为困难,所以基本上是易中海和傻柱承担起了四个家庭的年货费用。

这样一来,一大妈买起东西来自然就不敢太阔气。

一大妈不情愿与太多人共度春节,她倒是想过邀请赵家人加入,甚至在闲聊时还探过刘秀英的态度,不过立刻遭到了拒绝。

腊月二十八那天,刘秀英笑着对女儿说:“星星,今天妈妈带你去书店,顺便到西单市场买点面粉,下午我们就可以开始蒸馒头了。”

沈星欣然应允,随即穿戴整齐随母亲一同出发。

她们刚一离开院子,院子 ** 就传出了议论的声音。

“瞧瞧那个刘秀英,有钱没地方花了吧?领了一个没人要的孩子,居然还想给他买这买那的,到时候非得养出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来不可!”

这时,一大妈站出来为沈星辩护:“棒梗妈妈,沈星孩子既懂事也善良,别再说是‘没人要的孩子’,这句话说得不好听!”

“懂事善良?他能比我儿子棒梗更懂事?他们一个姓赵一个姓刘,唯独这个孩子叫沈星,简直是个天大的笑话。”

贾家婆子对于他人赞美沈星感到非常不满,在她的心目中,世界上最好的孩子只有她的棒梗。

小虎从 ** 怀抱中探头出来说:“您说的不对!我哥哥沈星最好了!他还给我分了大白兔奶糖呢!”

“小孩懂什么!大人的事,你别乱说话!”

贾家婆子愤怒地训斥小虎,心中的火气越来越旺。

看到小虎因为沈星没有给自已儿子分享糖而对小虎出言不逊,翠梅轻轻地推了推小虎,让他回家去了。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翠梅并未与贾家婆子争吵。

尽管预见到自已的行为可能会引起邻里间的讨论,但刘秀英并不介意。

这些年她家一直保持低调的生活方式,随着女儿找到合适的伴侣,自已的工作也开始向好转变,为什么还应该继续维持低调的生活态度呢?

她们来到了位于西单的新华书店,沈星满怀激动地挑选起书籍来。

所幸现在还是相对开放的时代,一些日后将被视为 ** 的经典文学作品依旧能够摆上书架供人们选购。

沈星原本打算少买几本,但考虑到未来的许多年里,很多珍贵的书本将不再易得,于是他走过去征求刘秀英的意见:“妈妈,我可以多买几本书吗?”

看到儿子期待的表情,刘秀英毫不犹疑地同意了:“当然可以,你想买多少就买多少吧!”

得到母亲的支持后,沈星更加兴奋地穿梭于书架间,精心选取着家中需要的书目,并递交给刘秀英收纳。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秀英逐渐感到压力倍增。

短短的时间里,沈星已经挑选了将近二十多本的书籍,她自已已经拿不下这些沉甸甸的作品了。

最后还是由一位男性店员伸出援手,协助他们将选好的书籍运送至收银台。

当账单一览无余地呈现在眼前时,刘秀英的惊讶达到了顶峰。

沈星总共选取了32本书籍,总价为12元。

刘秀英心中有些心疼,不过最终她还是坚持付款。

鉴于沈星携带能力有限,只能够携带其中的十分之一左右的书本回去,因此刘秀英不得不决定放弃原有的购面料计划,先把这些宝贵的书籍送回家中。

农历一九七七年二月八日,即大年夜的早晨,沈星一早就换上了全新的内外装。

刘秀英仔细地审视着穿着新装的儿子,越看越是觉得满意。

沈星与那个年代大多数男孩子普遍偏瘦弱的形象不同,他不仅脸色红润、身体健康,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愈显英俊,深具未来偶像的潜质。

轧钢厂今日未放假,赵国生清晨便到厂里去了。

然而,厂办没什么要做的事务,因此赵国生下午就能返家。

像易中海和刘海中那样的资深技工,根本不需出工,编个借口给车间主任,对方也不会过问。

普通工人情况不同,比如傻柱和秦淮如就得准时上下班,按部就班地工作直至规定时间结束才能离开。

贾家今晚会和易中海以及聋老太太一同庆祝新年,家中无须预备任何事物,贾张氏因而能享受这份清闲。

易中海在院落中帮忙杀鱼洗菜,而贾张氏则在一旁悠闲地嗑着瓜子,并无意加入劳作。

何雨水刚刚和好了面粉,准备出门相助,就在这时,两位穿着制服的不速之客从中院走了进来。

易中海一抬眼,认出了他们是派出所的陆娟和王德明。

二人手中提着一袋五花肉、一包裹及一条约六七斤重的鲢鱼,而那纸包内的内容物尚未得见。

易中海前几日曾心存疑惑,往年不论街道办事处、警察局抑或是轧钢厂,在此节日前都会派出人员来看望聋老太太,可今年一个也没见到。

直到看见了陆娟与王德明的到来,才明白原来是因为各机构都未休假,故推迟到了除夕当日来探望老太太。

只不过,易中海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其实这种拜访本身就属于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应放在正式工作时段内进行。

“陆警官、王警官,二位莅临寒舍?”

易中海笑着走向前来迎接。

陆娟与王德明相互对望了一眼,心中充满了疑问:难道自已前来关心沈星一事竟被易中海知晓了吗?

但他是如何得知的呢?毕竟自已今天早晨与王德明才商定了此事,消息不可能传开得如此迅速。

“是啊,过来看看老熟人。”

“咦,我还琢磨着今年怎么看不到二位的身影,原来除夕节你们才到来。”

易中海笑着回应。

呃...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话语,陆娟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接招,但瞬间她就推测出易中海或许将他们此行误认为只是普通的探访。

不过具体误会了些什么,她仍旧感到困惑。

周围的其他人都默认他们这次来访是为了看顾聋老太太,当他们看到五花肉和鲢鱼时,贾张氏不由自主地咽了一口唾沫,但她没有表达什么。

作为院里的重要人物,对于来人慰问聋老太太的事,易中海认为自已应当参与其中。

于是他擦擦手,从兜里摸出烟盒,抽出一根递给王德明。

“这可不必了,晚些时候还有小孩要来,抽烟味道对小孩子不好影响。”

王德明婉拒并解释道。

听到这话,易中海显得颇为惊讶。

他在心中盘算:老太太房内何来孩子?莫非警察分局已得知四户人家将在老太太那里过年的信息,以为小孩棒梗会在那玩耍?

“王警官请放宽心,棒梗正带着两位妹妹在家里游戏,并不在聋老太太的住处,您大可安心抽上一口。”

易中海随即澄清道。

此言一出,轮到陆娟愣在当场,什么又是‘棒梗’,为何她说不清道不明这一切。

作为这一带的责任警察,王德明对这里的情况非常了解,他立即理解了事情的误解所在。

见状,贾张氏急忙开口:“警官别客气,就算棒梗在,这点烟草味对小孩儿又怎会有大碍,你就随意点儿。”

她注视着那些食物,内心早已被饥饿感占据,幸而这回大家选择聚在一块过年,这些美食制成佳肴后,自已也得以分享。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