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脑海中的念头飞速转动之际,突然间又忆起了夫君适才反反复复提及的那句言语:“你若是想要继续留在这座府邸之中,那就自已想办法,而且他说了好几遍。”
刹那间,所有的谜团仿佛都被瞬间解开,心中顿时豁然开朗,但与此同时,一股难以言喻的愤恨之情亦油然而生。夫妻二人已经十几年了,究竟还有何事无法坦诚相告,非得这般拐弯抹角地暗示呢?还是说,他不易出面,不想插手此事,只能靠自已来解决。
心里不禁又凄凉几分,他故意不点破让自已去猜,恐怕就是他不想沾染此事,如果东窗事发,他可以置身事外,虽然自已能理解他的难处,但是夫妻之间,他坦诚相告,难道自已会不遵从,哪怕不是为了他,为了孩子自已也会这么做。
“祖母就算再怎么糊涂,也不至于如此行事,倘若她执意要咱们留在这府上居住,依我看,她们定然不敢这般强横地驱赶咱们出门。毕竟,大哥刚刚获封为伯爷,于情于理都该有所顾忌才对呀!若祖母在外头宣扬他们不孝之名,难不成他们就真的毫不惧怕么?不怕坏了名声吗?”宋妍碗气呼呼的道。
“婉儿……”二夫人目光温柔地凝视着自已的女儿,眼中流露出一丝忧虑和无奈。眼前的女儿虽尚未及笄,但年岁渐长,已到了懂事知事的年龄,有些事情确实需要好好教导一番了,什么事情都不能只看表面,要往深处想想。
“既然你祖母已经开口要我们搬离伯府,,恐怕就是因为你祖母不愿得罪你大哥他们,那么就只能委屈我们。所以,以后可别再把希望寄托在你祖母身上,她已经做出了选择。”二夫人轻轻叹了口气,用手摸摸女儿的头。
或许,那个关于夫君身世的流言蜚语已经传入了老太太的耳中,并且被她相信了。若是如此,曾经给予她们的那些宠爱恐怕会瞬间化作熊熊怒火与深深的仇恨。然而,令人庆幸的是,老太太并未将此事摆在明面上来讲,这也就意味着她手中并无确凿的证据来证实这些传言的真实性。
尽管如此,就算没有真凭实据,老太太心里已经生疑,那就说明白,这件事情是有疑点的,只是疑点还不足以让她确定夫君就不是她的孩子,所以她不能轻易对夫君做什么,万一弄错呢,但是她疑心已起,不能再向之前一样对她们二房,就想着让他们搬走。
所以,想要留在宋府,那么就要双管齐下,一方面解决老太太,一方面解决宋妍希,只要解决了这两个人,那么剩下的宋妍芸一个庶女掀不起风浪,至于宋西元还不满十五岁,还要在书院读书,更不足为据,那么这宋府就是还是自已说了算。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了庭院里,给整个府邸增添了一丝温暖和宁静。就在这时,春红脚步匆匆地跟随着她家小姐前来禀报最新消息。
“小姐,我刚刚打听到,二老爷他们似乎正在筹备搬家事宜呢!”春红气喘吁吁地说道,“二老爷亲自领着一帮人手前往他们位于府外的那处宅子开始整理和清扫了;而二夫人则带着一众丫鬟婆子们留在这边,正仔细地清点着各种物品。”
听闻此言,宋妍芸不禁微微皱起眉头,面露疑惑之色:“二婶昨日表现得那般抵触,怎会如此迅速就应允了此事?”在她看来,以二婶昨日的态度,绝不像是能轻易妥协之人。
一旁的宋妍希略作思索后回答道:“想来应是二叔执意要搬,即便二婶心中不愿,也不得不遵从二叔的决定,毕竟如今这家中还是男人当家作主。”
宋妍芸紧接着又追问道:“阿姐可是认为二叔会心甘情愿地搬出咱们家么?”她始终觉得二叔答应得过于干脆利落,其中似有隐情。
宋妍希轻轻摇了摇头,冷静分析道:“二叔或许并非真心乐意,但想必他心里也清楚其中利害关系。不论那件事究竟是否属实,无论他是否为祖母亲生之子,一旦将此等丑事闹腾开来,于他而言终归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故而权衡利弊之后,他选择识相些主动搬离,倒也算明智之举。毕竟,人都是懂得趋利避害。”
“不管二叔二婶因何原因离开,只要他们不再搞什么幺蛾子”宋妍芸轻皱着眉头,脸上仍带着些许忧虑之色。
她心中暗自思忖一下,又到:“以我对他们二人的了解,恐怕不会这么轻易罢休?说不定正憋着什么坏主意呢。不过……既然祖母已经下了严令,只给了他们三日的时限,就算他们想要搞出点花样来,想必也只能在这三天之内有所动作了,阿姐我们要警惕一些。”
看到她的脸色突然变的严肃,宋妍希点点头,她和他们生活了十几年,肯定比自已了解,“咱们且先静观其变,看看他们究竟能玩出什么把戏。”
第二日午后,阳光正好,微风轻拂。宋妍希原本正悠然自得地坐在窗前翻阅书籍,只见春红神色匆匆、满脸焦急地狂奔而来。她一路小跑着进入房间,甚至来不及调匀呼吸,便气喘吁吁地开口道:“小姐啊!大事不好啦!方才外面有个人来找奴婢,让奴婢务必告知小姐您·····”
“什么事情?你别急慢点说。”抬起头看向春红,只见她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显然是一路疾奔所致,气都喘不匀。
春红这才深吸几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急促的喘息声后接着说道:“那人说,五皇子要纳小姐您进府做良娣,而且说不日他们就会上门,请小姐您早些做好应对之策。”
听到“五皇子”三个字,宋妍希先是愣了一愣,眉头轻皱一下,但是她并未还账,轻轻放下手中的书卷,缓缓站起身来走到春红面前,目光平静如水却又带着一丝疑惑问道:“五皇子?此事当真?究竟是谁给你送来的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