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对她就只有愧疚,胤禛还怀疑是她告诉华贵妃了什么贵妃才联合年家造反的呢,不然怎么会突然知道欢宜香的事情?若非她告知的,以世兰的性子连皇后都弄死了怎么会放过这个人?
要知道年世兰可不会有什么善心,只要想起端妃端的药,就绝对会将人拉下去,如今这人还在这好好站着就是个问题。
如今不安安分分待着又出来蹦跶,人胤禛当然放了,后宫一个个都没动静,多俩人就多了两分可能,只是端妃这,胤禛直接给下了慢性药。
端妃很快就发现,毕竟她身体怎样自已清楚,刚停了药,苏培盛就过来提醒,“娘娘该喝药了。”一碗药又怎么会需要皇帝身边的公公亲自来送?
端妃留着眼泪,认命的将药喝了,她半生凄凉,不过就是因着胤禛这个薄情之人,宜修好歹与皇帝有过情,那情虽然比不上先皇后与甄嬛,但最少曾经拥有过。
年世兰纵使是有利用,但是多年盛宠不是假的,只有她,只有她,“哈哈哈哈,吉祥,去,你去找菀嫔过来一趟。”
眼泪流多了就干了,见菀嫔的时候她眼里的恶意都已经藏不住了,中间说了什么没人知道,只是有宫人看见菀嫔失魂落魄的走出延庆殿,出门的时候差点摔了一跤。
端妃半个月后离世,走的时候胤禛以这段时间后宫没了太多人为由,停灵三天就将棺材送走了,之后还连着做了三场法事。
绥远看着后宫子嗣太少了,为了帮胤禛完成业绩,就给解禁的方淳意还有安陵容介绍了两个温柔郎君,虽说长相不是很出众,但也胜在,眉清目秀。
都说只要种子没问题,怎么都能怀上,这两人也是先后怀孕,胤禛乐坏了,觉得端妃也算是办了一件好事,两人如今都升为贵人,安安生生的在宫里待着。
不过他俩这胎怀的极其顺利,也没什么孕期反应,人一闲下来就开始搞事情,今个抢个碎玉轩的份例,明个欺负碎玉轩的丫鬟,虽说都是小打小闹,但是架不住两个人轮流来啊。
过了几天就传出安贵人淳贵人忘恩负义,得势便张狂,安陵容还想想着要怎么摆脱流言,方淳意直接在房里演了个晕倒,再醒来的时候太医就说是气到了,有些胎位不稳。
胤禛连着敬妃齐妃甄嬛三个一起骂,骂敬妃齐妃管不了后宫,骂甄嬛没事找事,证据绥远一早就交给敬妃了。
结果皇帝刚骂完,齐妃不干了,“皇上,臣妾愚钝,实在无法管理宫务,还请皇上另寻她人。”说完不管不顾的起身离开了。
倒是把旁边的两人看的目瞪口呆,这也算甄嬛第一次明白皇嗣的重要性,都这样了皇帝也只是叹了一口气,“敬妃,别让朕失望。”
敬妃没办法,她没那底气做什么,蹉跎半生就一个敬字包含了所有,她不争不抢受尽屈辱才得了个敬字,“臣妾定当尽力。”
两个孩子生下来后,甄嬛的日子过的更差了,她们的小团体里还加了个富察贵人,富察贵人刚好弥补了她们俩的不足,前朝也算是有人了。
皇帝每次为了孩子在那打哈哈,毕竟两个孩子人见人爱,比绥远的那个小不点喜人多了,绥远要是知道绝对会骂他,要求这么高,也不看看自已行不行。
再加上菀嫔私下在查纯元皇后的事情,对胤禛是有些冷淡了,胤禛还以为菀嫔是怨上他了,也就冷下来了。
直到菀嫔意外遇上果郡王,又与果郡王搭上话,时间久了,对比胤禛跟果郡王,再加上胤禛拿她当替身的事情,果断就给了果郡王回应。
虽说她不恨纯元皇后,但是她恨胤禛啊,她还觉得若是纯元皇后知道胤禛找替身也会生气的,这可不是什么爱情,只是狗男人自以为是的贪恋美色罢了。
而果郡王怕她为难,怕她出事,甚至想着一起假死带她离开这个地方,选谁一目了然。
只不过终究是利益上头,在温实初说出有孕后她又叫来了皇帝,一个月后宣布怀有身孕,她想着有这个孩子之后再假死,那甄家也会得到一个免死金牌。
但是曹琴默那么恨甄嬛,绥远又怎么能让她如愿?其实若是她假死出宫,绥远会当作没看见,只是你想要的太多了。
在甄嬛志得意满的挺着六个月的肚子出现在宫宴上时,欣常在飞身扑了上去,又觉的不快拔出簪子冲着甄嬛脖子扎了几下。
一切都发生的太快,在场的人都是满脸震惊,她们最多是在吃食里做些问题,平日里看欣贵人嘴狠,原来人更狠啊。
胤禛看着甄嬛气绝身亡,想处理欣贵人时发现人也没了,明显是事先服毒,他知道原因的,淑和刚去准噶尔三个月后就死了,宫宴也继续不下去了,大家依次散场。
最后的处理结果就是甄夫人得了个五品诰命,吕父革职,欣贵人毕竟是公主生母,如今公主也死了,将人的尸体直接发回吕家。
胤禛是在弘昭五岁时发现七阿哥、八阿哥非亲生时被气死的,谁让他天天怀疑后宫高位把持子嗣,自已派了人盯着所有有子嗣的,这不就露馅了嘛。
“皇上是怎么死的还请几位亲王拿个主意,这,,事发突然,而且若是据实相告,,有污名声。”绥远看着被她请来的几个老亲王,他们一个个的都将脸别过去。
“事情如何只是和妃娘娘一口之言,将两位阿哥抱过来一看便知。”一看便知不是亲生的,爱新觉罗家的凤眼呢?不死心又去滴血认亲,这个世界的设定就是只要是亲生就能融。
结果两个孩子哇哇哭,老亲王的心也是哇凉哇凉的,恨不得把胤禛揪起来打一顿,妈的,丢人。
绥远带着弘昭成为太后,平日里就贪图享乐,有什么大事拿过来她看一眼,凭着心情过不过,大臣愤懑不平但也接受,毕竟出身也就那样,不来朝堂乱搞就行。
弘昭十二岁亲政,亲政后就有人想来搞绥远了,“太后娘娘贪图享乐,国库不足,臣等希望陛下裁减开支,先帝时就曾有过此方。”
绥远知道后第二日就上了早朝,“季大人说的极是,当初先帝时却有一贵人自不量力的提起节源,但是皇宫自古规矩不都这样流传下来的?那个贵人得疫病死了,自世祖之后宫里还没过疫病,大人可知这满宫为什么只死了这一人?”一番话把在场大臣说的头都快低到地下去了,此事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温宜终究是幼年有过太多劫难,年仅四十七就病逝了,绥远看着女儿离开,带好行李一月后也走了,弘昭知道额娘疼爱姐姐,最后将温宜的孙子接进宫与皇子一起抚养,算是聊表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