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风裕安堂堂一个王爷,春节的时候不在京都参加宫宴,反而是来了千里之外的扬州,街上十分喜气,反而是一个人坐在略显简陋得小院子里的十二,显得有些孤单影只的。
风裕安看着那人桌上的几坛酒,在她身边的时候不见这人饮酒,现在倒是潇洒起来了。
风裕安死死的盯着不远处的人,眼看着喝的有点多了,大概这人的酒量真的不怎么样吧,呆呆愣愣的也没有了往日的警觉。
单凭十二一个人又怎么能逃开她的眼线,风裕安眼中满是怒火。
本来都把人手撤回来了,既然他想离开自已又何必纠缠?
可是风裕安一天比一天暴躁易怒,好几日也不去上朝了,昭和帝有心想说什么,却又算了。
她把自已关在书房里不出声,就连往日里最没有眼色的风雾歌也没来惹她,不过风雾歌私下里开心的不行。
自从父君离世以后这是她最开心的几天了,活该!魔鬼一样的风裕安就连枕边人也受不了她了吧?
她把人家放在心上,可是心上人却跑了,甚至连招呼也没打就跑了!风雾歌难得的为不认识的小角色祈祷:千万别被这人抓回来,要不然……
风雾歌摇摇头,恐怕死都是奢求。
自已父君的死风雾歌知道必然与风裕安有关系,肯定是她下的手!不然自已父君又怎么会得那么奇怪的病!
就这样过了三天,风裕安终于忍不住了,给星戈传了消息,让情报组织帮忙找人,也给云来阁的人递了消息,一起找!
她就不信,十二还能跑到哪里去!
她裕王府可不是他想离开就离开的!就算是不喜欢她、不想待在她的身边,也晚了!
情报组织和云来阁的手段与暗卫阁和影卫阁的人不同,并不像她们一样大张旗鼓的搜捕,反而行动悄无声息。
没过多久十二的线索与近况就被放在了风裕安的案头。
风裕安看着纸条,眼中神情莫测。
江南,扬州城。
没想到他竟然去了那里。
风裕安用力,手中的纸条碎成屑被风裕安扔进炉子里。
风裕安冷冷的勾起唇角,他又去江南做什么?既然离开了为什么不离开的彻底一点?
而且,既然走了就最好别让自已找到他,不然……风裕安眸子中冷意更甚。
风裕安像一个猎人一样,找到了人反而不急了,毕竟京都这边该解决的也是要解决的。
总是要让猎物放松一下警惕嘛,毕竟好不容易跑到了江南。
可是不得不说,风裕安心里是松了口气的,十二去了江南,是不是代表他也是惦记自已的,还是喜欢着自已的?
不过即便真的是这样,风裕安也打定主意给他一个教训,让他以后都不敢再离开自已。
风裕安一直没有去上朝,不过朝中诸事没有她不知道的,她不去,自然有人会把消息告知于她。
风裕安没什么表情,既然昭和帝认为只要用那个位置就可以拿捏她,她也可以反其道而行。
虽然对于那个位置风裕安势在必得,不过也不妨让自已那位母皇有点危机感,以至于手伸得太长,插手自已的亲事不算还把人给她整走了。
总归是要算账的。
既然母皇认为自已对皇位看的太重,那自已就放放手,风筝总是要松松绳才能飞的更高更稳。
风裕安不入朝也不过问政事,既然母皇不放心自已那就去寻能让她放心的皇女来。
也应该让她们知道,没有风裕安的风澜国是怎么样的。
风雾歌最近一段时间可真是开心极了,不仅封了王,而且她那个死对头皇姐也好多日不上朝了。
风裕安知道风雾歌封王的消息也不在意,看来母皇也知道她的想法,想用这个事情逼她做出选择,要皇位,还是要十二。
许云容已经回去了边城,那边邻国不用担心有异动,其他边城也有风裕安派去驻守的将领,所以母皇在皇城自然稳坐高台,都开始想要驯服一个像狮子一般的女儿了。
风裕安特意派属下寻来一条精铁锁链,用上好的云锦细细的把环形锁头处包好。
京都这边她该交代的已经交代了,她不在朝上,也吩咐了她这边阵营的臣子们,按兵不动,随着她们折腾。
最近朝中几乎成了风雾歌的天下,本来二皇女风行羽因为蜀中水患赈灾的事情处理的较为妥善,也收到了昭和帝的嘉奖,一时之间二皇女阵营的人地位又水涨船高。
但是风雾歌使了点手段,让风行羽回来以后就一病不起,现在虽然是治好了但是也难以出门,见不得风。
一时之间朝堂上关于二皇女的风声又弱了下去,毕竟一个身体如此羸弱的皇女怎么能称帝?
昭和帝本来也觉得经过这次蜀中赈灾发现老二做事也比较妥帖,比风雾歌有脑子还行事稳重,手段也算光明,并不残暴。
本来有想扶持的心思,可是看到风行羽回来以后一病不起也只得叹气,最后只好给风雾歌封王,但是昭和帝心里十分清楚。
风澜的未来只能交给裕儿。
所以她需要一个身后背景雄厚的正君,十二的身份太低,如若喜欢大可以放在身边,日后封一个君侍位,就已经算得上荣宠了。
奈何这孩子性格倔强,甚至不惜与自已翻脸。
风裕安启程离开京都之前,去了一趟风行羽府邸,姐妹秘密谈了半个时辰后,就乘马车离开。
风裕安并没有轻装简行,也是两辆马车跟了不少的护卫,还有很多的暗卫暗中跟随,风裕安拿了不少的衣服。
都是江南之行一路上买回来以后,十二最喜欢穿的几件。
京都天寒地冻,她要去温情暖意的江南去把她的小暗卫带回来了。
风裕安看了看身后的京都城,放下了马车上的帘子,再回来的时候,十二就应该是随她入主东宫的时候了。
太女之位……她势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