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九色鹿

第三章:邂逅敦煌的命运转折

加入书架
书名:
新九色鹿
作者:
雨漠
本章字数:
3402
更新时间:
2025-03-10

3.1 偶然间的震撼邂逅

1935 年的一天,常书鸿像往常一样来到法国国家图书馆查阅资料。在一个偏僻的角落,他偶然发现了一本由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所著的关于敦煌石窟的图录。当他翻开图录的那一刻,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黑暗的夜空,强烈的震撼瞬间击中了他的内心。

图录中,那些精美的敦煌壁画和彩塑照片,以一种超乎想象的艺术魅力展现在他眼前。壁画上,色彩斑斓的佛像、翩翩起舞的飞天、栩栩如生的供养人,仿佛在诉说着千年前的辉煌与繁华。线条流畅而富有韵律,色彩鲜艳而不失庄重,每一笔每一划都凝聚着古代画师们的智慧和心血。常书鸿完全沉浸在这些照片中,周围的一切仿佛都己不存在。

他的内心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一种从未有过的情感涌上心头。这不仅仅是对艺术之美的惊叹,更是一种深深的归属感和使命感。他意识到,在遥远的祖国,竟然隐藏着如此璀璨的艺术瑰宝,而这些瑰宝却在岁月的侵蚀和历史的沧桑中默默等待着被发现、被保护。他仿佛听到了来自敦煌的召唤,那些古老的壁画和彩塑在向他诉说着它们的故事,渴望着他的拯救。

3.2 内心的挣扎与抉择

这次邂逅,成为了常书鸿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从那一刻起,他的心中便埋下了一颗回国投身敦煌保护事业的种子。然而,要做出这个决定,并非易事。常书鸿的内心陷入了激烈的挣扎。

一方面,他在法国己经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有着稳定的生活和光明的艺术前景。他的作品受到了法国艺术界的认可,在巴黎的艺术圈子里也有了一席之地。继续留在法国,他无疑可以在艺术创作上取得更高的成就,享受优渥的生活。

然而,敦煌的魅力和那深深的使命感却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拉扯着他的心。他深知,敦煌艺术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风沙的侵蚀、岁月的流逝以及人为的破坏,都让那些珍贵的壁画和彩塑岌岌可危。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回到祖国,去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重焕生机。

家庭因素也让他的抉择变得更加艰难。妻子陈芝秀己经习惯了法国的生活,她享受着巴黎的繁华和艺术氛围,对于回到贫穷落后的中国,她充满了担忧和恐惧。她担心回国后生活条件艰苦,无法继续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而且,他们的孩子也在法国出生和成长,她希望孩子能在一个稳定、优越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常书鸿深知妻子的担忧,但他无法放弃自己对敦煌的责任。

在无数个辗转反侧的夜晚,常书鸿反复思考着自己的人生方向。他在家庭与事业、个人的艺术追求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之间艰难权衡。最终,对敦煌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责任感战胜了一切。他决定放弃法国的优渥生活,回国投身敦煌保护事业。尽管他知道,这意味着他将面临未知的困难和挑战,但他的信念坚定不移。他相信,只要能为敦煌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做出贡献,一切牺牲都是值得的。

3.3 归心似箭的毅然启程

下定决心回国后,常书鸿立刻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首先,他需要处理在法国的财产。为了筹集回国所需的资金,以及为未来在敦煌的工作提供一些经济支持,他不得不忍痛变卖了自己多年来创作的一些画作,还有一些在法国购置的家具和生活用品。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他在法国的回忆,但此刻,他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尽快回到祖国,投身敦煌保护事业。

安排行程也并非易事。当时的交通条件远不如现在便利,从法国回国需要辗转乘坐多种交通工具。常书鸿精心规划路线,预订船票和车票,同时还要办理各种复杂的回国手续。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船期的变更、手续的繁琐等,但他都一一克服。

随着回国日期的临近,常书鸿的心情愈发急切。他归心似箭,脑海中时常浮现出敦煌那神秘而壮丽的景象,想象着自己即将投身到保护那些珍贵文化遗产的工作中。然而,他的心中也难免有些担忧。他不知道国内的局势如何,敦煌的实际情况到底有多糟糕,自己能否顺利开展保护工作。而且,他也担心妻子和孩子能否适应回国后的艰苦生活。

在踏上回国旅程的那一刻,常书鸿的心中五味杂陈。他望着渐渐远去的法国海岸线,心中既有对过去生活的告别,又有对未来的期待和不安。但无论如何,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他知道,前方等待他的将是一段充满挑战的征程,但他己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要为敦煌的保护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