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咳血,全家大佬求我别死

第143章 逆天之举,百年沉疴难撼动

加入书架
书名:
我一咳血,全家大佬求我别死
作者:
陈子离
本章字数:
3946
更新时间:
2025-05-30

萧仁宗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你是说,想要动科举?”

科举,乃国之根本,是维系整个大梁朝廷运转的基石,自开国以来,历代先皇无不视其为神圣不可侵犯之物。

沈温玉此言,无异于平地惊雷。

“你可知,你在说些什么?”

沈温玉声音放轻,却也字字清晰:“陛下息怒。”

“臣并非要废弃科举,而是想在现有科举之外,增设格物一科。”

萧仁宗重重将茶杯顿在案上,茶水迸溅而出:“增设格物?荒唐!科举取士,所重者乃经义策论,修齐治平之学。你那格物,不过是些奇技淫巧,纵有些许便利,岂能与圣贤大道相提并论!”

“陛下所言极是,圣贤大道乃立国之本,臣不敢轻忽。”沈温玉不卑不亢,“然,臣以为,格物致知,亦是强国之道。”

他字字珠玑:“如今我大梁,水泥路、玻璃窗、新式农具、水利器械,乃至龙启局的诸多商品,皆出自格物。这些事物,利国利民,陛下也是亲眼所见。”

“工部与格物院如今最大的困境,便是人才匮乏。有图纸,却无足够心灵手巧的匠人去实现;有器械,却无足够通晓原理的匠人去维护、去改进。”

“长此以往,诸多利国利民之策,恐将止步于图纸,我大梁的发展,亦将受制于此。”

萧仁宗的脸色稍缓,但依旧紧绷。

沈温玉所言,确实是事实。

格物院和工部带来的好处,他比谁都清楚。

只是,科举牵扯太大了。

“即便如此,科举乃抡才大典,岂能儿戏?若增设格物,天下学子如何看待?朝中百官如何看待?那些皓首穷经的读书人,又该如何自处?”萧仁宗连声发问,每一个问题都首指核心。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沈温玉语调不变,“若格物一科,亦能入仕为官,亦能光宗耀祖,自然会有学子趋之若鹜。”

“至于朝中百官与天下读书人,”他微微抬眼,盯着不远处的御案,“臣以为,只要于国有利,于民有利,纵有非议,亦不过是时间问题。待格物之学的效用真正显现,那些非议自然烟消云散。”

萧仁宗沉默了片刻,他不是不明白沈温玉的意思。

格物院和工部带来的巨大改变,让他看到了大梁中兴的希望。

但这种希望,似乎正受制于人才的短缺。

若能通过科举选拔出更多专精此道的人才,无疑将为大梁注入新的活力。

可这其中的阻力,也如山一般沉重。

那些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那些将经义奉为圭臬、世代相传的书香门第,他们会甘心让出这块禁脔吗?

科举的每一丝变动,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利益。

“你可知,此事一旦推行,将会掀起何等轩然大波?”萧仁宗的声音低沉,“那些腐儒,怕是会将你沈温玉钉在史书的耻辱柱上,骂作祸国殃民的奸佞小人!”

“臣知晓。”沈温玉语气淡然,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为国为民,纵千夫所指,臣亦无悔。”

萧仁宗凝视着他,凝视着这个年纪轻轻却屡屡石破天惊的臣子。

帝王的目光中,欣赏、疑虑与深沉的权衡交织翻涌。

沈温玉的提议,都不是一颗不轻不重的石子,而是一颗巨石,一旦投入湖面,将激起巨大的涟漪,足以撼动整个朝堂。

“你说的格物一科,具体考校什么?算学?营造?机械?舆地?”萧仁宗问,语气中少了几分先前的凌厉,多了几分探究。

“回陛下,正是这些。”沈温玉应道,“算学为基础,营造、机械、舆地、水利、农学等皆可纳入其中。初时可不必过于繁杂,选取其中一二,待日后成熟,再逐步推广。”

“取中者,如何授官?与进士同等待遇?”萧仁宗又问。

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如果格物科出来的人,地位远不如进士,那又有谁会去学?

“臣以为,可根据所考科目,授予相应官职。如精通营造、机械者,可入工部;精通算学、舆地者,可入户部、兵部,或专设格物院官员品阶。”沈温玉条理清晰,“初期品阶可略低于同年进士,但若有实绩,晋升之路亦当畅通。”

萧仁宗再一次沉默。

他不得不承认,沈温玉的构想,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

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到了。

如果真能成功,对于大梁而言,好处不言而喻。

但,风险也同样巨大。

他闭上眼睛,手指揉了揉额角。

沈温玉静静地站着,没有催促。

他知道,这件事,对萧仁宗而言,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许久,萧仁宗睁开眼,眼中带着一丝疲惫:“此事体大,关乎国本,非一朝一夕所能定夺。”

他看着沈温玉,一字一句:“让朕,再想想。”

沈温玉动了动嘴唇,终究没再说话。

他明白,要动摇这千年不变的国之根本,绝非他嘴皮子一碰就能轻易成功的。

但是,如若不动,这大梁的发展,恐怕也就真的到头了。

他躬身一揖:“臣,遵旨。”

萧仁宗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沈温玉转身,缓步退出御书房。

殿外的夜风吹来,让他因久站而有些僵硬的身体微微一颤。

他抬头看了一眼深邃的夜空,星光黯淡,如同他此刻的心境,也如同大梁那看似光明却暗流汹涌的前路

这一步踏出,便再无回头路。

但他,必须走下去。

为了这大梁,也为了自己。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