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咳血,全家大佬求我别死

第158章 血色军报惊帝都,忠臣孤胆探国贼

加入书架
书名:
我一咳血,全家大佬求我别死
作者:
陈子离
本章字数:
4618
更新时间:
2025-06-05

连日的风平浪静,却如暴雨前的死寂,压得沈温玉心头那不祥的预感愈发沉甸。

今日,这份不详终于化为现实,小厮慌不择路地冲进来:“大人,宫中来人,陛下急召!”

沈温玉心里咯噔一下,这么晚了,急召?

他不敢耽搁,迅速整理了衣冠,登上了前往皇宫的马车。

御书房内,萧仁宗面面色阴沉,手中紧攥着一封军报,手背青筋暴起。

见沈温玉进来,他未多言,只将那封薄薄的信纸递了过去:“你自己看。”

信纸上,字迹潦草,带着血腥与仓惶:“北境失守……蛮夷铁骑突袭……沈温酌将军率部死战……兵败……重伤……生死未卜……请求速援……”

沈温玉持着信纸的手猛地一紧,兄长,生死未卜!

他只觉脑中轰然一声,血气翻涌,眼前阵阵发黑,身形微晃,却被他强自稳住。

怎么会?兄长用兵一向稳健,北境兵力虽不算顶尖充裕,但也绝非不堪一击。

蛮夷纵然凶悍,何以能如此轻易突破防线,令兄长兵败垂危?

不,决然不可能,这之中必有蹊跷。

他缓缓抬起头,看向萧仁宗:“陛下,此事蹊跷。”

萧仁宗胸膛起伏,显然怒意未消:“蹊跷?北境军报,还能有假?”

“臣兄沈温酌,其将才几何,陛下最是清楚。”

“自格物院推广新式军械以来,边军战力己有显著提升,更不论那精铁所铸兵器,更是无往不利。”

“月前臣方才收到兄长家书,言及边境安稳,蛮夷慑于我朝军威,早己不敢轻易犯境。”

“岂会短短一两个月间,局势便糜烂至此,甚至到了生死一线?”

沈温玉字字铿锵:“此中,必有诈。”

萧仁宗踱了几步,心中的怒火被沈温玉的话语浇熄几分,理智渐渐回笼。

确实,北境军报向来准时,前几封皆是太平无事。

沈温酌不是不知轻重之人,断不敢谎报军情。

短短时日,如此巨变,绝非寻常。

“朕己令兵部尚书赵阁望,即刻点兵,准备驰援……”

“陛下,不可!”沈温玉骤然打断。

萧仁宗眉头一蹙:“为何不可?莫非你有更好人选?”

“兵部,去不得。”沈温玉声音压低,却一字一句掷地有声,“臣怀疑,兵部尚书赵阁望,其心叵测。”

“此刻派兵部前往,非但不是支援,恐怕……是去断送臣兄与边关将士的生路!”

此言一出,萧仁宗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这己不是暗示,而是近乎明指一位二品大员通敌叛国。

沈温玉清楚自己这番话的分量,但他不能赌。

“陛下,臣知此言乃大不敬,亦无确凿证据。”

“但赵阁望其人,先前便多次或明或暗拉拢于臣,意图不明。”

“其后精铁冶炼之术,他更是百般施压,欲从格物院分一杯羹,却对其中利益毫不关心,只追问技术细节,这便是破绽。”

“这些,或许只是臣的猜度。”

“但臣不敢用兄长的性命,用边关数万将士的安危,用大梁的江山去赌他赵阁望的忠心。”

“万一……臣的猜度为真,则后果不堪设想!”

萧仁宗沉默不语,负手而立,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

他何尝没有怀疑过赵阁望。这位兵部尚书,平日里慈眉善目,一团和气,偏偏在军国大事上,却总能滴水不漏。

他暗中命人查过,赵阁望府上清清白白,往来皆是寻常同僚,竟寻不到半点错处。

若沈温玉所言非虚,一个林观,一个赵阁望,一文一武,几乎扼住了大梁的咽喉。

他这个皇帝,岂非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随时可能被取而代之?

萧仁宗猛地一拍桌子:“岂有此理!”

“依你之见,如今该当如何?”

“如今能战之兵,多在兵部调遣之下。其余各部,皆是文臣,让他们上阵杀敌,无异于送死。”

“难道……要朕御驾亲征?”

话一出口,他自己便先摇了摇头。

京中局势未稳,林观这颗钉子尚未拔除,他若离京,朝中必乱,只会给那些宵小之徒可乘之机。

沈温玉上前一步:“陛下,臣请命,亲往边关。”

萧仁宗猛然转身:“你?”

“正是。”沈温玉语气透着深思熟虑的决心,“陛下万金之躯,断不可轻离京畿。倘若这当真是敌人的连环圈套,目标正是陛下,那御驾亲征,便是自投罗网,国本动摇。若臣前往,一来可查明边关实情,二来,若真有内应,臣亦可见机行事。”

萧仁宗盯着沈温玉,眉头紧锁。

新政推行,千头万绪,离不开沈温玉居中调度。

格物院诸多研发,亦需他时时跟进。

更何况,沈温玉的身体……虽近来有所好转,但终究底子薄。

战场之上,刀剑无眼,万一……

他只有这么一个沈温玉,一个能让他真正放心的肱股之臣。

“温玉,边关凶险,非同儿戏。你若有失,朕……”萧仁宗喉头哽住,后面的话竟说不下去。

君臣二人,一时相顾无言。

御书房内,只余窗外风声呼啸。

沈温玉垂眸,片刻后复又抬起,目光清明,不见丝毫动摇。

“陛下,格物院诸事,臣定会安排妥当,短期内按部就班,绝无差池。新政推行,亦有章法可循。臣此去,并非只为救兄长,更是为大梁江山社稷,为陛下廓清宇内。若赵阁望果真有问题,此前一去,必定会查出破绽。”

他微微停顿,继续补充:“臣虽不才,于格物之道略有心得,或许在战场之上,亦能有出其不意之效。至于臣的身体,陛下不必过虑,臣自有分寸。”

这些话,有几分是宽慰,有几分是实情,沈温玉自己清楚。

如今他也不是当初动不动就咳血的孱弱之人,虽远未到强健的地步,只是眼下,他没有退路。

萧仁宗看着他清瘦却挺拔的身影,感受着他平静面容下那份破釜沉舟的决意,心中的天平在剧烈摇摆。

良久,萧仁宗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己有了决断。

“好。”一个字,沉甸甸地落下,“朕允了。”

他走到沈温玉面前,双手按住他的肩膀:“万事,以自身安危为重。朕在京中,等你凯旋。”

沈温玉躬身:“臣,遵旨。”

他抬首时,目光掠过御书房窗外沉沉的夜色,这一趟,名为驰援,实为探虎穴、清内患,每一步都可能是万丈深渊。

但,于公于私,他都有不得不去的理由。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