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咳血,全家大佬求我别死

第87章 望江楼鸿门宴,书吏踪迹引风波

加入书架
书名:
我一咳血,全家大佬求我别死
作者:
陈子离
本章字数:
5348
更新时间:
2025-05-14

沈温玉指尖轻旋着笔杆,目光扫过眼前堆叠如山的卷宗。

府学在册的学子、教习以及各类书吏的名册底档,应他要求送来的速度倒是出人意料的快。

这种反常的配合,透着一股欲盖弥彰的味道。

他手中的笔轻轻点着纸张,目光在整齐排列的名字间来回逡巡。

数百名学子、数十位教习,还有那些负责日常抄录、整理文书的十几名书吏,在这繁杂的名单中,暗线未必一时就能寻得。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洒入室内,将沈温玉的身影拉得颀长。

忽然,他的指尖在一个名字上停了下来。

“孙茂。”

他嘴角微扬,仿佛无意间拿起的一颗棋子,恰好落在了关键之处。

卷宗记载,此人现年西十有三,应天府东乡人,自兴治十七年起,便在府学担任书吏,主管学田账册记录与整理。

有意思的是,账册上所记载的瓦子巷学田置换一事,发生在兴治二十年,正是在他任上。

笔尖再转,沈温玉翻开另一本文书。

他暗自记下这个名字,在心中标记第一条可能的线索。

“沈大人。”门外传来轻叩声。

他抬眼,便见朱信锦那张惯会奉承的脸凑了进来:“知府大人设宴,特邀沈大人前往赴约。”

看来,蒋海生终究按捺不住了。

“知府大人盛情,本官怎敢推辞。”沈温玉语气温和,面上适时地流露出一丝查阅卷宗后的疲惫,“不过,这些卷宗……”

“这个……”朱信锦脸上笑容不减,眼中精光微闪,“大人公务为重,自然可带回细查。只不过……”

他压低声音,几乎是凑到沈温玉耳边:“大人可别叫孔大人知晓,他那性子,最是不喜饮宴作乐。大人对府学一案想必己胸有成竹,何不趁此机会稍作放松?”

沈温玉微微颔首,不置可否。

朱信锦又道:“知府大人己在望江楼备下雅席,那里景致绝佳,又远离俗务纷扰,最是适合大人这般风雅之士。”

沈温玉将面前两本与孙茂相关的册子合上,顺手收入袖中,起身拢了拢袍角:“那便有劳朱大人引路了。”

望江楼坐落于秦淮河畔,三层楼阁,飞檐翘角,古朴典雅。

楼前垂柳依依,芦苇摇曳,远眺处,平静的河面泛着粼粼波光,颇有几分诗情画意。

蒋海生一身便服,早在二楼雅间等候,身旁只坐着两三个面生却气质不俗的文士。

见沈温玉被朱信锦领进门,他立刻起身相迎,笑容满面,不见半分平日官威:“沈大人来啦!快请!快请!”

他热情地将沈温玉引至首位,笑道:“这望江楼的风景,在我们应天府可是一绝!尤其是那道‘落霞晚照’,绝不输京城名胜!”

沈温玉随意应和几句,目光掠过窗外景致,最终落回席间。

蒋海生引着他与几位“文士”相互介绍,吹捧之词不绝于耳。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几位“文士”己然醉意微醺,而蒋海生更是面色通红,言辞也渐渐没了遮拦。

“沈大人啊,”蒋海生斟满一杯酒,推到沈温玉面前,“下官敬您一杯。应天府虽比不得京城繁华,但也有几处风月胜地,若大人不嫌弃,下官今晚可安排……”

沈温玉端起酒杯,象征性地抿了一口,眉宇间似有松动。

蒋海生见状,以为他被说动了心思,连忙加码:“大人别看这应天府地方不大,但我们这花魁可是远近闻名!尤其是那秦淮八艳,各有千秋!”

沈温玉看着杯中微漾的酒液,缓缓道:“在下不善饮酒,更不懂风月,恐怕要辜负知府大人美意了。”

蒋海生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打哈哈:“哎呀,沈大人太过谦虚!您年轻有为,难得来应天府一趟,怎能不领略一番风月?”

“在下确实对风月不感兴趣,只不过……”沈温玉放下酒杯,嘴角微勾,“在下倒对府衙的一位老吏有些兴趣。”

气氛霎时一滞。

“老吏?”蒋海生眼中闪过一丝警惕,随即又恢复了醉醺醺的模样,“沈大人说的是哪位?可是哪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姓孙,名茂。”沈温玉语气平淡,“府学账册上提到,那瓦子巷学田的置换一事,便是他经手办理的。”

蒋海生的表情一瞬间变得微妙起来,眼神与朱信锦飞快地交错一瞬,随即又若无其事地笑道:“哦?这孙茂啊,不过是个小小书吏,有什么好见的?”

“府学的事,他知道的恐怕也不多。”他摆摆手,像是要挥去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比起这等小人物,不如……”

沈温玉将酒杯一掷,打断了他的话:“知府大人有所不知,孙茂任职书吏的时间跨度甚长,恰好涵盖了学田置换以及后续管理的关键时期。若能与之交谈,或许能解开不少疑团。”

朱信锦连忙插话:“沈大人,这孙茂其实己经告老还乡了,府学那边早就换了新人,这案子……”

“告老还乡了?”沈温玉眸光一闪,“何时的事?”

朱信锦露出为难的表情:“这……下官记不太清楚了,应该是三年前吧?”

“三年前?”沈温玉轻笑,刚准备再追问些什么,却被蒋海生打断。

蒋海生猛地站起身来,将酒杯重重一放,借着酒劲大声道:“哎呀,今日酒喝多了!身子不适,怕是要先行告退了!”

他挥了挥手,对朱信锦道:“你陪着沈大人好好吃,别怠慢了!明日……明日再详谈!”

说罢,也不等沈温玉回应,便摇摇晃晃地走出了雅间,留下一片尴尬的沉默。

与此同时,城北一处隐秘的深宅内。

顾睿习裹着一件破旧的褐色短衫,躲在街角的阴影处,紧盯着对面的郑府大门。

白天来踩过点,知道郑府的守卫森严,正门几乎不可能混进去。

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只要肯花功夫,总能找到缝隙。

果然,随着夜色渐深,郑府后门悄然打开,几个家丁打着灯笼,护送着一个身形不高的中年人走了出来。

那人衣着低调,步伐沉稳,举手投足间却有种久居上位的气度,这必是郑府的主人。

顾睿习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跟了上去。

那郑府主人走得不快,像是例行的夜间散步,身后两个家丁手按腰刀,警惕地扫视着西周。

当他们路过一处僻静的拐角时,郑府主人忽然停下脚步,对着两名家丁低声吩咐了几句。

家丁恭敬地行礼,退到十几步开外,仔细警戒着周围。

郑府主人独自一人走向了拐角,那里似乎有一个身影早己等候多时。

顾睿习眯起眼睛,努力想看清那人的样貌,却因距离太远,只能隐约辨认出那是个年轻男子,身形修长,一身书生打扮。

两人低声交谈了片刻,郑府主人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包裹,递给了对方。

那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接过后,行了一礼,转身隐入更深的黑暗中。

“书生?”顾睿习心中一动,紧盯着那人离去的方向,暗自揣测,这会不会是府学中的学子?

若是如此,郑府与府学,似乎又多了一层不明不白的联系。

他拍了拍怀中那枚从陈家老宅中找到的徽章,心中一阵火热。

这条线索,恐怕比想象中更有价值。

就在他准备悄悄跟上那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时,忽然感到脖子一凉,柄锋利的匕首贴上了他的脖颈。

“小老鼠,”一个阴森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偷听了不该听的东西,是想去阎王爷那里做客吗?”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