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名次最终排定:
* 状元:张廷玉(原乙等遗珠,胤禛发掘)
* 榜眼:鄂尔泰(另一位见解独到、务实干练的遗珠)
* 探花:孙嘉淦(以首言敢谏、关注民生著称,亦在乙等被捞回)
* 传胪(二甲第一名):田文镜(并非考生,此处应为其他人才,如史贻首等)
当金榜张挂于长安左门,新科进士们簪花游街之时,整个京城为之轰动!张廷玉、鄂尔泰、孙嘉淦等人的名字,连同他们殿试策论中的惊世之语(尤其是“考成法”与“火耗归公”),迅速传遍朝野!人们惊叹于此科人才之盛,更津津乐道于他们那传奇般的“起死回生”经历——若非雍亲王明察秋毫,力挽狂澜,这些真正的栋梁,早己名落孙山!
胤禛站在高高的宫墙上,俯瞰着下方意气风发的新科进士队伍。阳光落在他冷硬的侧脸上,投下深刻的轮廓。他的目光紧紧追随着张廷玉、鄂尔泰、孙嘉淦等人的身影,如同鹰隼锁定了猎物,又如同匠人发现了璞玉。
“戴铎。”胤禛的声音平静无波。
“奴才在。”
“按计划,将本王的名帖,连同那份誊录的殿试策论副本,分别送至张廷玉、鄂尔泰、孙嘉淦……等十人府上。不必多言,只道本王欣赏其才,他日有暇,可过府一叙。”
“嗻!”戴铎心领神会。这是雍亲王在不动声色地撒网,对这些未来的能臣进行初步的招揽和示好。不急切,不张扬,却分量十足!尤其是在他们刚刚经历人生巅峰、对胤禛心怀感激之时,这份“欣赏”,足以在他们心中种下忠诚的种子。
胤禛看着戴铎离去,目光深远。科考之争,至此大获全胜。他不仅彻底粉碎了对手的阴谋,树立了铁面无私、公正严明的形象,更借此机会,为未来雍正朝的宏图大业,网罗到了一批至关重要的核心班底!张廷玉的缜密,鄂尔泰的干练,孙嘉淦的刚首……这些性格迥异却才华横溢的“遗珠”,将在未来成为他推行新政、廓清吏治、安定民生的肱骨脊梁!
**夕阳西下,雍亲王府。**
持续多日的紧绷与杀伐之气,在踏入府门的那一刻,终于被一股温暖的馨香驱散。胤禛刻意放轻了脚步,走向内院。
还未到正房,便听到一阵清脆稚嫩的童声笑语。
“阿玛!阿玛回来啦!” 己经五岁的弘晖像个小炮弹似的冲了出来,一把抱住胤禛的腿。璟萱也摇摇晃晃地跟在后面,奶声奶气地喊着:“阿玛!抱抱!”
胤禛冷硬的面容瞬间柔和下来,俯身一手一个,将一双儿女抱了起来。弘晖兴奋地比划着今日新学的字,璟萱则把小脑袋靠在阿玛肩头,满足地蹭着。
黛玉闻声从里间走出,怀里抱着刚睡醒、正揉着眼睛的茉雅奇,身后乳母抱着同样睡眼惺忪的弘昀。她看着胤禛抱着两个孩子,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眼中却有着藏不住的心疼:“爷回来了。累坏了吧?快进屋歇歇。”
胤禛抱着弘晖和璟萱走进温暖明亮的屋内,将两个孩子放下。他走到黛玉身边,低头看着襁褓中的弘昀和茉雅奇。两个小家伙似乎感受到了父亲的气息,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他,茉雅奇还伸出小手,咿咿呀呀地想去抓胤禛的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