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不再多言,起身,很自然地伸出手。黛玉微微一怔,随即会意,将微凉的指尖轻轻搭在他的掌心。胤禛收拢手掌,将她的小手完全包裹在温热宽厚的掌心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牵着她,在众人复杂难言的目光注视下,大步离开了瑞萱堂。
那交握的双手,那并肩而行的亲密姿态,还有胤禛那无声的维护……如同最响亮的耳光,狠狠扇在了乌拉那拉氏和所有想看笑话的人脸上!
出了贝勒府,换上更庄重的皇子蟒袍与侧福晋吉服(比昨日婚服略简),黛玉随胤禛登上了前往紫禁城的马车。
一路无话。胤禛闭目养神,似乎在为接下来的觐见积蓄精力。黛玉则靠着车壁,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朱红宫墙,心头沉甸甸的。方才正院那无形的刀光剑影犹在眼前,而前方等待她的,是更加深不可测的皇宫内苑,是那位掌管六宫的德妃娘娘,是……九五之尊的康熙皇帝!她下意识地攥紧了袖中的手帕,识海中的璇玑鉴也因她的紧张而微微波动。
马车在神武门外停下。换乘宫内规格的软轿,一路穿行在巍峨的宫殿群中。琉璃瓦在春日阳光下闪耀着刺目的金光,高耸的宫墙投下巨大的阴影,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庄严肃穆、令人窒息的威压。太监宫女垂手肃立,如同没有生命的雕像。每一道门,每一道槛,都仿佛是一道无形的枷锁。
第一站,永和宫。
德妃乌雅氏,胤禛的生母,虽非皇后,但位份尊贵,执掌宫权多年。
永和宫内,熏香袅袅,陈设雅致中透着皇家气派。德妃端坐于暖阁上首的软榻上,穿着石青色缎绣八团夔龙纹吉服袍,头戴点翠钿子,面容保养得宜,眉眼间依稀可见年轻时的秀美,但眼神却如同古井深潭,平静无波,带着一种洞悉世情、久居上位的深沉与疏离。
“儿臣胤禛/妾身林氏,给德妃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胤禛与黛玉在宫女的引导下,行大礼参拜。
“起来吧,赐座。”德妃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亲近的距离感。
宫女搬来绣墩。胤禛与黛玉谢恩后坐下。
德妃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从胤禛身上扫过,最终落在了黛玉身上。那目光并不锐利,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审视,仿佛要穿透皮囊,首抵灵魂深处。从她的发髻、眉眼、衣着、到姿态、气度……无一遗漏。
“抬起头来,让本宫瞧瞧。”德妃温声道。
黛玉依言,微微抬起下颌,目光垂视地面,保持着最恭谨的姿态。
德妃静静地看了片刻,才缓缓开口,语气依旧温和:“果然是个标致齐整的孩子。林如海……忠烈可嘉,你能得此归宿,也是皇恩浩荡,告慰忠魂了。” 她话语中提到了林如海,肯定了胤禛的婚事安排,却也点明了这婚事的政治意义。
“妾身谢娘娘垂怜,谢皇上、西爷恩典。”黛玉声音清越,姿态恭谨。
“嗯,”德妃微微颔首,“老西性子冷,你既入了府,便要克尽己责,好生服侍西爷,和睦后院,早日为皇家开枝散叶,方不负皇恩与林卿的期望。” 这话语,既是期许,也是敲打。和睦后院?开枝散叶?句句都点在要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