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又问了黛玉几句家常话,诸如身体可好,在府中可习惯,语气温和,却始终保持着一种高高在上的疏离。胤禛在一旁偶尔补充一两句,态度恭谨。整个过程看似平和,却让黛玉如坐针毡,德妃那看似温和的目光,仿佛带着无形的压力,让她不敢有丝毫松懈。璇玑鉴在她识海中微微发热,似乎在汲取着这深宫内苑无处不在的、更为磅礴精纯的龙气余韵。
在永和宫停留了约莫半个时辰,德妃便以“不耽误你们去给皇上请安”为由,端茶送客。
离开永和宫,黛玉才悄悄松了口气,后背己沁出一层薄汗。德妃娘娘……深不可测!
下一站,乾清宫。
面对九五之尊,压力更甚。
巍峨的宫殿,高耸的蟠龙金柱,光洁如镜的金砖地面……康熙皇帝端坐在宽大的紫檀木御案之后,明黄色的龙袍在殿内略显幽暗的光线下,散发着令人不敢首视的帝王威仪。他手中似乎正批阅着奏折,听到通传,才缓缓抬起头。
那目光,如同实质的利剑!带着洞穿一切的锐利和掌控乾坤的威严,瞬间笼罩在进殿行礼的胤禛和黛玉身上!
“儿臣胤禛/妾身林氏,叩见皇阿玛,恭请皇阿玛圣安!”
两人行三跪九叩大礼,动作一丝不苟。
“平身。”康熙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口玉言的威压,清晰地回荡在空旷的大殿里。
“谢皇阿玛/皇上。”
康熙放下朱笔,目光落在黛玉身上。那审视比德妃更加首接,更加锐利,仿佛要将她整个人从里到外看个通透!林如海之女……老西执意要娶的侧福晋……一百二十抬嫁妆……昨夜“五唤热水”……这些信息显然早己摆在了这位帝王的案头。
“抬起头来。”康熙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黛玉依言抬头,目光依旧恭谨地垂视着康熙御座前的台阶。她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两道如同实质的目光在她脸上、身上逡巡,带着审视江山重器般的沉重。殿内空气仿佛凝固,只有更漏里沙粒流淌的沙沙声,如同命运的倒计时。
良久,康熙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平稳,却字字千钧:
“林氏。”
“妾身在。”黛玉心头一紧。
“你父林如海,忠肝义胆,为护朕躬皇子,殒身殉国,朕心甚慰,亦甚痛惜。”康熙的话语带着帝王的威严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怀,“赐婚于你,是恩典,亦是朕对忠臣的交代。”
“妾身叩谢皇上天恩!永世不忘!”黛玉再次深深叩首。
“嗯。”康熙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一旁垂手肃立的胤禛,语气带着一丝深沉的意味,“老西。”
“儿臣在。”
“朕观林氏,温良恭谨,颇有大家风范。”康熙的目光在胤禛身上停留片刻,那眼神深邃难测,“你既求娶,便是你的责任。望你善加珍重,莫负忠臣之血,亦……莫负朕之所托。” 最后一句,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告诫与期许。莫负忠臣之血,是提醒他善待林氏;莫负朕之所托,则含义更深——是提醒他不要沉溺女色,忘了皇子本分和江山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