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日常:美男都想和我贴贴

第110章 三处

加入书架
书名:
种田日常:美男都想和我贴贴
作者:
文化有限公司
本章字数:
3134
更新时间:
2025-07-07

夜深,京中风起,谢府却一如既往地静谧。

谢令仪坐在书房,掌中灯火微颤,映得她眉眼愈发沉静如水。案前铺开的,是从谢棠处送来的密报:左都御史近日调任兵部尚书,而此人正是当年与楚家来往甚密之人——吴允谟。

“吴允谟……”谢令仪指腹轻轻着纸角,眸中冷光一闪,“这条旧蛇终于露头了。”

谢棠此番探得楚家旧宅被人翻修不久,地窖己掘空,仅余一角破图,赫然是谢家祖传的布防图残页。而在另一边,宁知微和杜医郎追查南荒来信之线,出城三日未归,至今无信。

一切,都在搅动风云。

门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正是沈青砚。

他换了常服,带着夜行披风,步履轻轻,手中托着一碗热汤。

“这么晚还不歇息。”他轻声道,将汤放在她身边,“顾大夫说你近来睡得太少。”

谢令仪侧首看了他一眼,笑意淡淡:“你与阿和越来越一鼻孔出气了。”

沈青砚不答,只静静坐在她对面,看她继续书写。

灯火温柔,纸墨轻展,谢令仪写的是新一轮人事调动,标注了京中三个节点:兵部、礼部与翰林院。三处皆有动静,皆与“楚家”牵扯甚深。

“礼部这头你探得如何?”她抬眼问。

沈青砚点头:“我以家信之名去拜访了赵老大人,恰逢其子赵缙请假归家,竟带回一批‘祭器’,但所记账目却多出银两三十两,乃私铸之嫌。”

“是替楚家洗钱?”谢令仪眉心一蹙。

沈青砚轻声:“还不止。”

他从怀中取出一张薄纸——那是赵缙的仆从之谈,夜里曾有人入宅,与赵缙私会,所言“风月尚浅,雷火将临”,又提及“太后留不得”。

谢令仪看罢,指尖轻敲桌面:“这句话……与我那日收到的匿名帖一模一样。”

“有人在挑拨我们与太后的关系。”沈青砚沉声。

“或者,是太后己经不信我们了。”谢令仪淡道,语气波澜不惊,“但无妨,兵部我己安排顾清和上门拜诊,他旧友林翊受我所托,应会配合;而翰林院……明日我亲自走一趟。”

沈青砚欲言又止,终究轻声问道:“你要用谢棠,打礼部那边的线?”

“他己经不是从前那个什么都不懂的谢家庶子。”谢令仪放下笔,淡笑一声,“他是谢家如今唯一能与我并肩的族人了。”

沈青砚不再多言,只伸手替她理了理额前碎发:“别太累。”

谢令仪闻言,反倒拉住了他手腕,指腹在他手背上轻抚两圈,眉眼微弯:“青砚,我有你,己经胜过千军万马。”

沈青砚耳尖一热,垂眸一笑。

这夜他们未回房,而是在书房榻上相依而眠,夜半醒来,谢令仪轻轻亲吻他额头,唇齿相贴间,沈青砚覆手而上,低声在她耳畔呢喃:“你许我一世安稳,我便护你步步平安。”

……

翌日未时,谢府内院却忽有骚动。

卫长风自暗线处归来,带回一封密信与一枚玉珮。那玉珮曾是前朝安王专用——此人早年以忠烈闻名,死于当今登基之前的“金陵政变”。谢令仪一看之下,面色顿沉。

“前朝余孽,竟未死。”

“而且与东厂有勾结。”

她沉声吩咐:“去请阿和。”

顾清和正在后院为一位下人诊病,听闻谢令仪召唤,立刻携药箱而至。他看了眼信中内容,眸色微沉:“这毒,我认得,是‘流金化骨散’的前期症状,只在南荒与旧金陵一带流传。”

“若真是金陵余党……”顾清和摇头,“恐怕,这场局不是只针对楚家与太后。”

“是朝廷。”

“是整片江山。”谢令仪缓声。

就在此时,谢晴昭摇摇晃晃从宁嬷嬷怀中跑来,扑进她怀里,小手扯着她的衣襟。

谢令仪神色缓和,俯身将女儿抱起。

孩子咿呀叫着,用小手抓她的发簪。沈青砚与顾清和皆在一旁轻笑,顾清和甚至伸手揉了揉孩子的软发:“小昭昭可比你阿娘讨喜。”

卫长风站在廊下,背手而立,脸色沉静,却也因那一声“阿娘”,心头微热。

谢令仪抱着孩子站起,对三人一笑:“你们,都是我的家,是我此行回京最大的底气。”

“再大的风浪,我也不怕。”

她转身而入,孩子在怀,家在身后,而她目光望向京城深处。

风雨将至,她,早己伫立风眼。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