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日常:美男都想和我贴贴

第115章 不敢辜负

加入书架
书名:
种田日常:美男都想和我贴贴
作者:
文化有限公司
本章字数:
3630
更新时间:
2025-07-07

御花园西侧的长廊之下,百合尚未盛放,花影疏疏,却被夜风摇曳得仿若水墨。谢令仪随太后缓步而行,自白玉石阶下起步,到镂金飞檐之下不过百余步,却如行过千军万马。

“谢家主,入京数月,倒也沉得住气。”太后缓声开口,语调温润如玉,听不出情绪起伏,“连本宫都等到今日,才能与你独言一番。”

谢令仪微微一笑,俯身行礼:“臣女素来拘谨,惶恐惊扰凤驾,才迟至今日叩谢圣恩。”

太后不置可否,只道:“你父亲谢祖昔年亦是这般性子,胆大心细,步步为营。可惜他选错了人。”

谢令仪眼睫微颤,却不动声色:“谢家人一向以家国为念,是否‘错’字,非臣女一人可评。”

太后笑了,似是嗤笑,又似怜悯:“这话倒也像你父亲教的。”

此时月光映在太后的面庞上,她的神情如一尊寒玉佛像,看似慈悲,实则不可近。

“你来京不过三月,朝中己有三位中层官员向你示好,礼部三次递来合作章程,甚至连翰林院的尚书都特意约你赏菊。”太后缓缓道,“你以为这些人,是因你谢家余威,还是——因你谢令仪本人?”

谢令仪不疾不徐:“太后问得妙,臣女只觉,这世间最重不过人心。若因谢家而示好,便是识时务;若因谢令仪而来,便是情深义重。臣女自会一一谨记,不敢辜负。”

“好一个‘不敢辜负’。”太后看她一眼,嘴角似有笑意,“你那三个夫郎,也都不负你。”

话锋一转,竟扯到了她的后宅。

谢令仪面不改色:“正夫沈青砚,学识礼节皆可为世范;侧夫顾清和,医者仁心,有长策;侍夫卫长风,武艺过人,忠心不贰。臣女虽非仁政圣人,但择夫有眼,自信无愧。”

太后“嗯”了一声,却没再深问,只在一处池台前停下脚步。

那台上原本供着金玉香炉,此刻却空无一物。太后负手望着台面,似在回忆旧人。

“你可知这香炉原本从何而来?”

谢令仪略一思忖:“若臣女未记错,应是先皇赐予父亲谢祖,当年封其为‘边关策立侯’之时。”

“不错。”太后道,“而今它不在了,如今满朝满野,谢家只余你一人,你又如何保得住这炉中香火?”

谢令仪迎着太后的目光,缓缓开口:“谢家虽余一人,然臣女不惧。人能亡,志不可灭;香可熄,骨不可断。”

太后目光微凝,似在端详她面上每一道线条,良久,才缓缓点头。

“朕知你有志,但你也该知晓,今日这京城,早己不是你父亲昔日所识。”

谢令仪躬身:“臣女明白。正因如此,才更不敢轻动——每一步都要算准,落稳。”

太后轻声道:“你将人手布入户部、刑部与内卫,这三处皆为朝中枢纽,眼光不错。但你动得越多,就越离不了本宫的眼。”

谢令仪低首一笑:“正因为清楚太后心中明镜,臣女才愿光明行事。若暗自潜行,反易惹疑。”

太后叹了口气,似不胜唏嘘:“你父亲若有你这份沉稳,当年也不至如此。”

她不再多言,只留一句:“三日后宫宴,若能安稳走出,再谈下一步。”

话音落下,太后带着女官离去,衣袂翻飞间,竟无半分俗气,独剩权势冷意。

谢令仪站在池台之前,目光深远。今夜她与太后的对弈,看似平手,实则步步为营。她知太后未必完全信她,然朝中若无谢家,太后之局也难成一统。

她缓缓握紧袖中暗藏的一封信——正是三日前杜医郎从城南义诊中发现的工部官员所写,密信中提及楚家旧部正悄然集结,意图在冬前于京城南门起事。

与此同时,顾清和也送来一份急信:楚家当年出逃的护卫之一,最近出现在京郊枫林道,与某位前朝隐士有密谋之嫌。

谢令仪低声道:“这棋局,果然起风了。”

她拂袖而回,心中己有决断。回府之后,她立刻召见沈青砚、顾清和与卫长风,三人一同坐于书房,一张京城势力布图摊开在灯火下。

“太后动了,我等也要动。”

沈青砚沉声道:“你与太后之言,似探非探,她未彻底试探你,但也未信你。”

顾清和目光锐利:“那工部官员还在我院中,我暂稳住他病情,可他身后有人紧盯,恐怕撑不过旬日。”

卫长风开口:“今晚我探得南城小巷,有信使来自南荒,一路换马疾驰北来,疑似与楚家余孽联系密切。”

谢令仪道:“楚家之事,我们必须早动。青砚,你去打探礼部记录,看看是否有人私下批阅涉及南境的户籍;阿和,你留意那工部官员身后之人,有必要时,换人安插;长风,你随我入城南,探楚家余线。”

三人皆应下。

谢令仪望着灯火之上那一张张旧图、旧账、旧人名册,心中有风吹过。她知道,这一步下去,便是真正的暗战开局。无论是太后的注目,还是楚家的余火,都无法让她退后。

她谢令仪,既然踏入宫墙棋局,便要以谢家之名,走完这局天下棋。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