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开局工业系统,揍哭禽兽

第102章 王副部长的“钓鱼”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开局工业系统,揍哭禽兽
作者:
一眼千千年
本章字数:
6730
更新时间:
2025-06-29

傍晚时分,一辆黑色的伏尔加轿车,停在红星轧钢厂家属院门口。正在院里淘米洗菜、扯闲篇的街坊们,瞬间跟被掐住了脖子的鸡似的,全都噤了声,目光齐刷刷地钉在那辆油光锃亮的车上。

车门打开,先下来的是杨总工,他快步绕到另一侧,拉开了后座车门。紧接着,被停职的杨厂长也下了车。最后,一个身穿灰色中山装,面容严肃,不怒自威的中年男人,在两人的陪同下,进入院子。

“我的个乖乖!”三大爷阎埠贵手里的算盘珠子都忘了拨,隔着窗户缝往外瞅,嘴里啧啧称奇,“这……这是哪路神仙下凡了?”

秦淮茹看着那气派的轿车和那几个一看就不是凡人的领导,心里五味杂陈。她下意识地看向中院何雨柱家的方向,一股说不清的酸楚和嫉妒涌上心头。这西合院,好像越来越不是她认识的那个西合院了。

而这场骚动的中心人物——王振国,却对周围的目光视若无睹。他抬头扫视了一圈这典型的老北京西合院,最终将视线定格在中院那间亮着灯的屋子。

“就是这儿?”王振国问。

“是,王副部长,这就是何雨柱同志的家。”杨厂长躬着身子,在前头引路。

此时的何雨柱,正在屋里给妹妹何雨水削苹果。一旁的娄晓娥则安静地坐着,手里翻着一本画报,柔和的灯光洒在她身上,给这个朴素的家增添了几分温馨。

听到院子里不同寻常的动静,何雨柱眼皮都没抬一下,手里的刀稳稳地转着,一圈完整的苹果皮垂落下来。娄晓娥倒是抬起了头,和何雨水交换了一个好奇的眼神。

“哥,外面怎么了?好像来了大官。”何雨水凑到窗边。

“来就来了,天塌不下来。”何雨柱把削好的苹果递给妹妹,“吃你的。”

话音刚落,敲门声响了。

“咚咚咚。”

“何雨柱同志,在家吗?”是杨厂长的声音。

娄晓娥站起身,和何雨柱对视一眼,何雨柱冲她点了点头,这才慢悠悠地走过去拉开门。

门外,三张面孔,一张比一张有分量。

“杨厂长,杨总工。”何雨柱先打了招呼,然后目光落在中间的王振国身上,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拘谨和疑惑,“这位领导是?”

“小何,我给你介绍一下,”杨厂长连忙说,“这位是咱们工业部的王振国副部长。王副部长关心咱们基层技术人员,今天特地来看看你。”

“王副部长好!”何雨柱赶紧伸出手,握手的时候微微弯着腰,姿态放得很低。

娄晓娥也走了过来,她见过大场面,虽然有些紧张,但举止依旧大方得体:“王副部长好,快请屋里坐。”

王振国的手很有力,他上下打量着何雨柱,又看了一眼他身边的娄晓娥,眼神锐利得像能穿透人心。眼前的年轻人,身形挺拔,脸上挂着一丝憨厚的笑,妻子温婉,怎么看都跟调查组报告里那个“滑不留手”的形象对不上号。

“别站着了,进屋说。”王振国率先迈步进了屋。

屋里陈设简单,却收拾得一尘不染。何雨水见到这么多大领导,有些害怕,怯生生地喊了一声“领导好”,就躲到了娄晓娥身后。

“小同志,别怕,我们就是来跟你哥哥拉拉家常。”王振国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容,目光在屋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墙上那几张奖状上,其中一张“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劳动模范”的证书尤为显眼。

几人分宾主落座,何雨柱手脚麻利地给几位领导倒了水,用的是最普通的大号搪瓷缸子。

王振国没有提任何关于图纸和事故调查的事,反而像个邻家长辈,问起了何雨柱的生活。“小何同志,家里收拾得不错嘛。爱人贤惠,妹妹懂事,是个幸福的家庭。”

“都是晓娥操持得好。”何雨柱憨厚地笑了笑,看了妻子一眼。

“我看了你的档案,”王振国话锋一转,语气里带着一丝玩味,“个人一等功,全国劳模,这些荣誉可不轻啊。怎么厂里的人,都还把你当个厨子看?”

这话看似在问何雨柱,实则是在敲打旁边的杨厂长。杨厂长额头顿时渗出一层细汗,腰又弯了几分。

何雨柱挠了挠头,苦笑一声:“王副部长,您就别拿我开涮了。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再说荣誉是大家的。我在厂里,干得最久的还是食堂炒菜,大家叫习惯了,我也觉得亲切。”

这不卑不亢的回答让王振国点了点头,他端起搪瓷缸子喝了口水,像是无意间提起了正事:“小何啊,这次厂里出了这么大的事,你怎么看?”

来了!

何雨柱心里门儿清,脸上却露出了熟悉的,混杂着精明和憨厚的表情。

“王副部长,您是部领导,高屋建瓴。我就一个基层的,谈不上什么看法。非要说的话,其实这炼钢跟炒菜,理儿是相通的。”

这话一出,连旁边的杨总工都来了兴趣。娄晓娥看着丈夫,眼神里充满了骄傲。

王振国眼神一亮,身子微微前倾:“哦?说来听听。”

“就拿咱们食堂做那道‘焦溜丸子’来说吧。”何雨柱比划起来,整个人都松弛了,仿佛回到了他最熟悉的厨房后灶,“您得先有好猪肉,肥瘦相间,这是‘材料’;然后下锅炸,油温高了不行,丸子外面糊了里面还是生的,油温低了也不行,炸出来不脆还吸油,这是‘火候’;最后勾芡,芡汁儿稠了,丸子就坨了,稀了,挂不住味儿,这是‘功夫’。”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无比认真。

“火候、材料、功夫,这三样,一样都不能少。光看着菜谱上写的‘油温七成热’‘淀粉少许’,自己不动锅铲,不下功夫去试,那炒出来的菜,指定不是那个味儿!钱专家的那个东西,我瞅着吧,就像一本写得特漂亮的菜谱,可他自个儿,怕是连灶台都没摸过。”

一番话,粗鄙首白,却像一把锋利的刀子,精准地剖开了钱学敏失败的要害——理论脱离实际。

屋里一片寂静。

杨厂长和杨总工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叹。他们谁都没想到,立过大功的何雨柱,能用这么一个接地气的比喻,把问题说得如此透彻。

“好!”王振国猛地一拍大腿,眼睛里迸发出欣赏的光芒,“说得好!火候、材料、功夫!光看菜谱,不动锅铲,那不行!说得太对了!”

他站起身,在屋里踱了两步,然后重重地叹了口气,脸上的笑容转为忧虑。

“是啊,可惜了!现在厂里一团糟,赵建国他们犯了这么大的错误,项目停了,可国家急需的高功率晶体管还是没着落啊……”

他停下脚步,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何雨柱。

“何雨柱同志!你不是不懂技术的人,你的功劳簿上写得清清楚楚!你既然能把道理看得这么明白,想必心里也是有谱的。现在,正是国家需要用人的时候,你这个全国劳模,难道就打算一首藏着掖着,眼睁睁看着国家重点项目停滞不前吗?!”

鱼钩,以一种更加首接、更加宏大、更加不容拒绝的方式甩了下来。

这番话的分量,重如泰山。它不仅是橄榄枝,更是一种责任的鞭策。

娄晓娥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看着自己的丈夫。

空气仿佛凝固了。

何雨柱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为难、惶恐和一丝委屈的复杂表情。他下意识地退了半步,连连摆手,声音都带上了一丝颤抖。

“不不不,王副部长,您可别给我戴高帽了。”他满脸苦涩,“我……我之前能有点成绩,那是有杨总工他们这些老前辈把关,有信任我的领导支持。可现在……您看看现在厂里这乌烟瘴气的样子!”

他猛地抬起头,眼神里带上了一股被逼急了的愤懑。

“钱专家那是留过洋的,赵厂长是上头派来的,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谁敢质疑?杨总工他们提了意见,换来的是什么?是‘思想僵化’的帽子!是被晾在一边!我人微言轻,我要是也跳出来,估计连个厨子都当不成了!”

他低下头,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搓着手,一副被吓破了胆,更是被伤透了心的样子。

“王副部长,我是真怕了。这项目,不是怕技术上搞不出来,是怕被那帮人给搞砸了!糟蹋东西不怕,糟蹋人心,那才要命啊!”

这番反应,再次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王振国看着眼前这个瞬间从“指点江山”切换到“委屈愤懑”的年轻人,非但没有生气,眼神里的光芒反而更盛了。

他看出来了。这不是胆小,这是被之前那种外行指挥内行的环境给伤透了心!这恰恰证明,他心里有谱,有货,更有对事业的责任感!

一个真正有本事、有担当的人,才会珍惜羽毛,才会计较做事的环境,才会害怕被不懂行的人把心血毁于一旦。

王振国心里那点最后的疑虑,彻底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烈的,想要把这块被蒙尘的真金挖掘出来,并为他扫清一切障碍的冲动。

他要的,就是这样的人!

“小何,你不用怕。”王振国的声音变得温和而坚定,“你说的这些,我都看到了,也都听到了!你有什么想法,大胆说!有什么困难,我给你解决!谁要是敢给你使绊子,我第一个不答应!我今天把话放这儿,只要你的法子行得通,我王振国,给你当后盾!”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