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屋内,昏暗的灯光忽明忽暗,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墙壁上挂着破旧的蜘蛛网,不时有仿真的蝙蝠和骷髅从暗处飞出或垂下,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声响。
“这鬼屋布置得挺像那么回事。”阮安澜不由赞道。
两人顺着通道继续往里走去,发现鬼屋里面已经空无一人。看来,刚刚的骚乱已经让游客和工作人员们纷纷逃离了这里。
走到通道的尽头,他们看到一个棺材,棺材盖正缓缓打开,一股白烟从中冒出。紧接着,伴随着一声凄厉恐怖的叫声,一个穿着清朝服饰的僵尸猛地窜起。
阮安澜被吓得“啊”的一声,紧紧闭着眼睛,扑入了祈安的怀中。
祈安下意识地抱紧了阮安澜,待他看清眼前的僵尸后,低低的笑声在阮安澜头顶响起。
阮安澜缓缓抬头,顺着祈安的目光看去,才发现那只是一个僵尸模型。她不由感到有些尴尬,迅速放开了抱着祈安的手。
“太突然了,我才被吓到。”阮安澜试图解释着。
祈安收敛笑意,拉起阮安澜的手,在阮安澜错愕的目光中,淡淡开口:“嗯,我知道,我刚刚也被吓了一跳。走,那东西就在里面。”
两人绕过棺材,走进最里面的房间。这里的布置比外面更加阴森恐怖,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气氛。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腐朽和潮湿的气味,这股味道让人不禁联想到古墓和死亡。
角落里散布着一些破旧的家具,它们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蜘蛛网,偶尔有一两只蜘蛛从网中探出头来,用它们那冰冷的眼睛注视着入侵者。
墙壁上涂抹着暗红色的血液,那颜色在昏暗的灯光下照射下,仿佛是刚刚溅洒上去的新鲜血液。
中央,一只穿着墨绿色清代服饰的女僵尸悬浮在空中,她的脸色惨白,一双空洞的眼睛定定地注视着前方,让人不禁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脑门。
僵尸正下方是一个巨大的坑,坑里的棺材盖和上面的铁链已经碎成了好几块。
“看来,这个鬼屋是建在这个飞僵穴上的。应该是有谁触动到了那黄符,这只僵尸才跑出来的。小心些。”祈安指着一旁黄色符纸碎片说道。
飞僵似乎听到了他们的声音,缓缓地把头转向了祈安和阮安澜,然后突然朝两人飞来。祈安迅速反应,把阮安澜往身后拉了拉,准备应对飞僵随时可能发生的攻击。
只见女飞僵在距离祈安一米处停下,空洞的眼神中似乎有了些许变化,它注视着祈安和阮安澜,久久没有动作。
世界变得无比安静,连心跳声都没有的那种。
阮安澜试探性的从祈安身后露出头来,“你有话要和我们说?”
飞僵空洞的眼神看向两人握着的手上,朝阮安澜伸出僵硬的双手,而后僵硬地弯了弯嘴角,像是在尝试微笑。这一幕看得阮安澜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握你的手?”阮安澜顺着飞僵的目光,看向自已和祈安握着的手,面露疑惑的问道。
飞僵艰难地点了点头。
阮安澜略带祈求地看着祈安,祈安的眉眼间有些无奈。他仔细观察了飞僵好一会,确定她没有恶意后,示意阮安澜可以上前。
阮安澜走上前去,试探性地碰了碰飞僵的手指,感受到那手指传递过来的冰凉触感,不由打了个寒战。
确定飞僵没有恶意后,她轻轻握了上去。就在握上的一瞬间,她的脑海中传来了一个陌生清冷的女声:“求求你,帮我找找我的阿生?”
阮安澜看向飞僵,意识到飞僵正在用这种方式和自已交流。
“你先说说你的情况,我看能不能帮忙。”阮安澜回应道。
“我叫周美萍,彭城人士。”清冷的声音再次在阮安澜的脑海中响起。
“拿着,这是我们老爷给你的休书和一百两。拿上这些后赶紧滚,滚出京城,滚得越远越好。”吴府的管家满眼不屑的将包裹塞到周美萍身上,像赶苍蝇似的挥了挥手,示意站在门口的周美萍赶快离开。
周美萍呆愣地接过休书和那十两银子,她的手指微微颤抖。目光却定格在那缓缓闭上的朱红色大门上,那门后曾是她以为可以依靠一生的地方。
泪水无声地滑落,打湿了她的衣襟,也打湿了她的心。
周美萍是这吴府的老爷吴中疏的糟糠之妻。
年幼的吴中疏家境贫寒,幸得周美萍的父亲周秀才帮助,得以继续完成学业。吴中疏聪慧,且学习刻苦,小小年纪就已经展现出不凡。
周秀才临终前将女儿周美萍托付给了吴中疏,希望他能给予她幸福。
婚后,周美萍体现出了贤惠能干的本色,将家中大小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病重的婆婆,让吴中疏能够心无旁骛地专心读书,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永历四年。
周美萍站在村口,眼中含着不舍的泪水,送别了即将赴京赶考的吴中疏。
她记得当时的吴中疏眼中满满的情义,他紧紧握着她的手,保证道:“娘子,高中后就立马派人来接你和母亲。”
那一刻,周美萍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然而,一别就是三年,吴中疏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再也没有任何音讯。
婆婆也在年前因病痛过世,留下了周美萍孤身一人。
她听同村人说起在京城见过一位官老爷,很像是吴中疏。这个消息如同一线光明,照亮了周美萍心中的阴霾。
周美萍没有犹豫,她变卖家中产业,凑足了路费,踏上了千里寻夫的路途。她跋山涉水,历经艰辛,终于来到了京城。
在京城,她多番打听,最终得知吴中疏两年前高中状元,并迎娶了恩师内阁大学士翟卢的女儿。
周美萍的心沉入了谷底,但她仍然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了吴府。
她敲开了那扇沉重的大门,得到的只有手中的休书和十两银子,连吴中疏的面都见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