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忠将军率领奇兵出发后,萧凌雪在宫中焦急地等待着消息。而赵辰也时刻关注着局势的发展,不敢有丝毫懈怠。
几日后,前线传来捷报,罗忠将军成功突袭宁王营地,宁王军队大乱。萧凌雪闻此,心中稍安,但仍不敢掉以轻心。
另一边,其他藩王得知宁王失利,人心惶惶。
瑄王徐刚在府中踱步,忧心忡忡道:“宁王此番失利,我等处境愈发艰难,当如何是好?”
楚王赵坤叹气道:“如今只能暂且按兵不动,再寻时机。”
就在各藩王犹豫之时,赵辰却决定趁热打铁。他下令嘉奖罗忠将军及其所率将士,并令其乘胜追击。同时,暗中调派其他兵力,形成合围之势,意图一举将宁王势力彻底剿灭。
萧凌雪得知赵辰的想法后,毅然决然御驾亲征,率军来与夫君并肩作战。萧凌雪换上战甲,英姿飒爽,带着皇家卫队向着战场疾驰而去。
赵辰看到萧凌雪前来,既感动又担忧,“陛下,你怎么亲自来了,这战场上刀剑无眼。”
萧凌雪目光坚定,“辰郎,我愿同辰郎共进退。”
赵辰紧紧握住萧凌雪的手,“既如此,陛下定要小心。”二人相视一笑,转头看向战场。此时罗忠将军已率兵进一步深入敌营,宁王军队虽乱但困兽犹斗。
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耳欲聋,萧凌雪和赵辰率领大军已然冲入了宁王郑珣的军帐内,直接将他制服。
赵辰举剑指向郑珣,冷言道:“宁王,你已经败了,束手就擒吧!”
郑珣冷笑一声,“本王就算今日兵败,也要拉你们一起陪葬!”说着便从袖中抽出一把暗藏的匕首刺向萧凌雪。
赵辰大惊失色,急忙用身体挡在萧凌雪身前,匕首刺中了赵辰的腹部,郑珣趁乱转身刺破营帐迅速逃了出去。
“辰郎。”萧凌雪赶忙扶住即将倒下的赵辰,将他搂入怀中,潸然泪下:“夫君,你不会有事的……军医,军医在哪儿?”
赵辰抬手,轻轻抚摸着萧凌雪的脸颊:“陛下……上一世咱们未能白头偕老,看来这一世可能也不行了……”
这时,罗忠将军也赶了过来,当他看到赵辰躺在萧凌雪怀里,立马捂住了眼睛。
萧凌雪痛哭流涕的摇晃着赵辰,不停的呼喊着他的名字。
“咳咳咳~”这时候,赵辰突然睁开了眼睛,很是难受道:“陛下,我没有被郑珣那个老匹夫刺死,但差点被你晃死了!”
“你!”萧凌雪见赵辰没事,露出疑惑的表情。
赵辰解开外衣,笑了笑道:“陛下,臣穿着软甲呢,那种小匕首伤不了我。”
萧凌雪见此,由担忧转为怒火,抽出佩剑喊道:“你这个大混蛋,你竟敢戏弄朕……”
赵辰见状,吓得拔腿就跑,萧凌雪在后面紧追不舍,赵辰一边跑一边求饶:“陛下饶命啊,臣只是想让气氛轻松些。”然而萧凌雪哪里肯听,依旧剑指赵辰。
这时,罗忠将军赶忙上前劝道:“陛下,如今宁王虽败逃,但局势尚未完全稳定,还需从长计议。”萧凌雪这才停下脚步,狠狠瞪了赵辰一眼,收剑入鞘。
赵辰见状,笑嘻嘻地凑过来:“陛下息怒,臣保证不再这般胡闹了。”
萧凌雪冷哼一声:“再有下次,定不轻饶。”
随后,众人返回皇宫,来到御书房商议起接下来的对策。
罗忠说道:“如今宁王虽受重创,但余部尚存,若不及时清剿,恐其死灰复燃。”
萧凌雪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虽然清剿宁王余党的事固然重要,但其他四位藩王手中的兵力众多,以我们现在的能力,或许无法与他们进行抗衡。”
赵辰对此建议道:“清剿宁王余党的事,咱们可以交由摄政王萧凌灏去做,他是陛下的二哥,在六位亲王中,也只有他手中的兵力,才能够与剩下的四位藩王对抗。”
萧凌雪微微颔首,认可了赵辰的提议:“二哥能力出众,又忠心耿耿,此事交给他,朕也能放心。只是,还需派一得力之人协助二哥,方能万无一失。”
赵辰略作思索,拱手道:“臣举荐罗忠将军。罗将军此次战功赫赫,又熟悉战况,定能助摄政王一臂之力。”
罗忠听闻,当即抱拳:“承蒙逍遥王殿下举荐,末将定当不辱使命。”
萧凌雪眼中闪过一抹赞赏:“如此甚好。只是,在二哥与罗将军清剿宁王余党的这段时间,我们也不能松懈。需整顿兵马,安抚百姓,以防其他藩王趁机生事。”
赵辰应声道:“陛下所言极是。臣这就去安排整顿兵马之事,同时命人张贴告示,安抚民心。”说罢,便匆匆离去。
罗忠闻言,神色坚毅:“末将领命。只是,末将有一事相求,望陛下恩准。”
萧凌雪微微一愣,随即道:“罗将军但说无妨。”
罗忠沉声道:“末将希望陛下能恩准末将的副将,杨骁,随末将一同前往。杨骁此人,智勇双全,定能为末将分忧。”
萧凌雪闻言,微微颔首:“杨骁之名,朕亦有所耳闻。既然罗将军举荐,朕自当恩准。”
罗忠闻言大喜,当即跪谢:“多谢陛下隆恩。”
萧凌雪摆手示意罗忠起身,随后道:“罗将军,你速去准备,与二哥一同出发。朕在此静候佳音。”
没过多久,罗忠来到了摄政王府,萧凌灏立马出门迎接道:“罗将军,本王已经收到七妹的指示了,定会全力配合!”
罗忠抱拳道:“有摄政王这句话,末将就放心了。此行定要将宁王余党一网打尽,以绝后患。”
萧凌灏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宁王余党,确实不可小觑。不过,有罗将军和杨骁副将在,本王也信心大增。只是,此行还需谨慎行事,切勿中了敌人的诡计。”
罗忠领命道:“末将明白。那末将这就去准备,即刻出发。”
萧凌灏拍了拍罗忠的肩膀:“罗将军保重,本王在此等候你的好消息。”
随后,罗忠便带着杨骁和一众将士,浩浩荡荡地向着宁王余党的藏身之处进发。一路上,他们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很快就将宁王余党逼入了绝境。
紧接着,一批火枪兵和火炮兵以及弓弩兵,奉逍遥王赵辰的命令赶来支援,有了这批精兵的加入,使得战场上的局势更加稳定起来。
罗忠率领的大军在火枪兵、火炮兵和弓弩兵的支援下,成功剿灭了宁王的余党。并将郑珣擒获,宁王之乱,就此平息。
消息传至盛安,武王高翊、瑄王徐刚、魏王何瑞、楚王赵坤四藩王听闻,深知大势已去。他们在各自王府中,忧心忡忡,权衡利弊。
最终,四藩王决定归降。他们带着亲信和家眷,来到京城皇宫外,跪地请罪。萧凌雪和赵辰得知后,一同来到宫门外。
武王高翊率先开口:“陛下,臣等糊涂,受宁王蛊惑,如今已知错,愿归降陛下,从此忠心不二。”
瑄王徐刚接着道:“陛下宽宏大量,还望给臣等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魏王何瑞和楚王赵坤也纷纷附和,表示愿为朝廷效力。
萧凌雪看着跪地的四藩王,沉默片刻后说道:“尔等迷途知返,朕可以既往不咎。但此后当安分守已,不可再生异心。”
赵辰在一旁补充道:“陛下仁慈,但若再有不轨之举,定当严惩不贷。”四藩王连连叩首谢恩。
随后,萧凌雪命四位藩王各自回府,并且下令善待他们的家眷,四位藩王感激涕零,纷纷表示以后愿意誓死追随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