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嫣然见此,赶忙劝说道:“王爷,陛下剿匪心切,你就不要责怪她了。”
赵辰对此,很是坚定的说道:“这是摄政王交给我的戒尺,在陛下不听劝告时,可以予以惩戒。”
“陛下,你的二哥舍不得惩罚你,可不代表我也舍不得!”
听到赵辰如此坚决的话,萧凌雪小脸煞白,带着几分惧意却仍倔强道:“朕乃天子,你敢!”
赵辰冷哼一声,上前一步:“陛下虽为天子,但也要听忠臣良言。此次你不听劝告,执意带兵去虎头山剿匪,落入陷阱,险些丧命,若是你真有闪失,我该如何向你的六位皇兄,和文武百官们一个交代?”
萧凌雪听到这话,最终服软道:“夫君,我错了,你不要罚我好吗?”
赵辰看到萧凌雪服软,心中一软,但还是严肃地说:“陛下可知错在哪里?”
萧凌雪低着头,轻声说:“朕不该一意孤行,不听劝谏。”
赵辰一脸严肃道:“既然已经知错,那就老实接受惩罚吧!”说完便举起手中的戒尺。
沈嫣然见赵辰手中的戒尺高高举起,心中不禁一紧,她快步上前,双手轻轻搭在赵辰的手臂上,眼中满是恳求:“王爷,陛下已知错,您就手下留情吧。这三十下打下去,她如何能承受得住?”
赵辰看向沈嫣然,冷着脸道:“嫣然,既然陛下待你如亲妹妹,以后你伴随在她左右,定要时刻劝着她,否则本王连你一起罚!”言罢,他目光如炬,不容置疑。
沈嫣然闻言,心中一凛,只好退至一旁,眼中满是对萧凌雪的担忧。赵辰手持戒尺,神色凝重,缓缓落下,每一次都精准地落在萧凌雪的小臀之上。萧凌雪咬紧牙关,强忍着泪水,不发一语。
“一、二、三……”沈嫣然在一旁默默数着,每一声都似重锤般砸在她的心上。三十下终于打完,赵辰手中的戒尺也无力地垂落。
萧凌雪的小脸已是一片苍白,额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但她依旧倔强地挺直腰板,不肯示弱。沈嫣然见状,心疼不已,连忙上前搀扶,轻声安慰:“陛下,莫要难过,王爷也是为您好。”
赵辰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萧凌雪身为女帝,肩上责任重大,但身为夫君,他又怎能眼睁睁看着她以身犯险?
“嫣然,赶紧给陛下上药吧。”赵辰从怀里取出一瓶药膏放在桌子上,沉声道,语气中透着一丝疲惫。
沈嫣然急忙拿起药膏,小心翼翼地为萧凌雪涂抹,见她伤处又红又肿的,甚是心疼。
萧凌雪深吸一口气,抬头望向赵辰,“夫君,这次的教训朕记下了。”
赵辰微微颔首,“希望陛下日后莫要再冲动行事。”
沈嫣然见状,立马说道:“王爷,陛下的伤有些重,光涂外用药可不行,还是赶紧找些止疼药给陛下服下吧,不然这一夜可怎么过?”
赵辰听闻后,立刻差人去找止疼药。不多时,下人将药送来,沈嫣然端着药碗喂萧凌雪喝下。
萧凌雪喝下药后,虚弱地靠在榻上。
夜里,萧凌雪因伤处特别疼痛而无法入睡,赵辰只得赶来彻夜守护。
萧凌雪躺在床上,满头大汗的喊道:“夫君,我错了,不要生我的气好吗?”
赵辰轻轻拭去萧凌雪额头的汗水,柔声道:“陛下好好休息,臣怎会生气。”
萧凌雪抓住赵辰的手,声音微弱却坚定:“朕知道你是为朕好,今后朕定会谨慎行事。”
赵辰见她的状态并不乐观,于是在心里喃喃自语道:“难道真的是我下手太重了吗?”
这时,沈嫣然赶来,看向赵辰轻言道:“王爷,陛下身体娇弱,可受不住这种重罚,以后还请您三思而行。”
赵辰沉默片刻后道:“本王当时也是心急,怕她下次再犯。”
沈嫣然轻叹一声:“王爷的苦心大家都明白,只是陛下毕竟年轻气盛,咱们得多用些温和法子引导才是。”
“唉~”赵辰叹了一口气,无奈的摇了摇头:“再过几天,本王二十五岁,陛下亦是年满二十岁了,若是她再不能成长起来,如何治理这大夏江山?”
沈嫣然微微颔首,轻声说道:“王爷,您的担忧不无道理。但陛下聪慧过人,经此一事,想必日后定会更加稳重。”
赵辰目光深邃,望向窗外的夜色,缓缓道:“但愿如此。这大夏江山的安稳,全系于陛下一身,我等身为臣子,自当尽心辅佐。”
萧凌雪在睡梦中仍不时发出痛苦的嘤咛,赵辰眉头紧皱,满心忧虑。
沈嫣然轻手轻脚地为萧凌雪掖好被角,柔声道:“王爷,您也劳累许久,不如先去歇息,这里有我照看着。”
赵辰摆了摆手,“本王不累,待陛下安稳睡去,我再离开。”
屋内一时寂静,唯有萧凌雪不均匀的呼吸声。过了许久,萧凌雪似乎终于陷入了沉睡,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赵辰这才站起身来,对沈嫣然叮嘱道:“夜里多留意陛下的情况,若有不妥,即刻来报。”
沈嫣然应声道:“王爷放心,我定会仔细照看。”
翌日清晨,萧凌雪从睡梦中醒来,刚刚起身便因为伤处特别疼痛而皱起了眉头。
沈嫣然见状,立马走过来将她搀扶着坐下,然后为她检查伤处。
沈嫣然说道:“还好,红肿已经消散了许多。”
萧凌雪轻舒了一口气,神情仍带着几分痛楚后的疲惫。“朕这副模样,可真是狼狈。”她自嘲地说道。
沈嫣然赶忙宽慰:“陛下莫要这般说,经此一遭,往后您行事定会更加周全,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此时,赵辰走了进来,见到萧凌雪已醒,神色稍缓:“陛下感觉如何?”
萧凌雪咬了咬唇:“已无大碍,让夫君担忧了。”
赵辰微微点头:“陛下能这般想便好。此次教训,望陛下铭记于心,切不可再鲁莽行事。”
萧凌雪郑重应道:“朕知晓了,往后定当以江山社稷为重,不再意气用事。”
赵辰接着说道:“如今匪患未除,陛下还需好生休养,待身子痊愈,再从长计议剿匪之事。”
萧凌雪目光坚定:“朕定会尽快好起来,不辜负夫君与臣民的期望。”
赵辰看向沈嫣然:“这几日,你务必精心照料陛下,切不可有半分疏忽。”
沈嫣然欠身行礼:“王爷放心,我定当尽心尽力。”
然而,虎头山山匪猖獗,心狠手辣,以至于桃源县百姓人心惶惶,萧凌雪不得已,只得带伤来到县衙大堂,召集众人商议剿匪对策。
赵辰率先开口说道:“这桃源县本就是本王的封地,而在此之前,我在这儿担任县令亦有五年之久,所以我对桃源县的地形是非常熟悉的。”
“如今虎头山的匪患猖獗,我自当会调出桃源县的精锐来负责剿匪行动,他们正是本王花费三年多时间训练出来的一支特战小队。”
“虽然这支小队人数不多,只有十二人,但他们个个武艺高强,身怀绝技,手中还有火铳做为武器。”
萧凌雪微微颔首,神色凝重:“如此甚好,有夫君的特战小队,想必此次剿匪能多几分胜算。只是,这火铳威力虽大,却也需谨慎使用,切莫误伤了无辜百姓。”
赵辰拱手应道:“陛下放心,臣自会叮嘱他们小心行事。只是此次剿匪,还需制定详细的计划,不可贸然行动。”
沈嫣然在一旁说道:“王爷,依我之见,可先派人探查匪巢的地形与布防,再做定夺。”
赵辰赞同道:“嫣然所言极是。此外,还需准备充足的粮草与军备,以防不时之需。”
萧凌雪目光坚定:“朕会命户部尽快调配所需物资。”
这时,县衙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一名侍卫匆匆来报:“陛下,王爷,不好了,虎头山的土匪在城外挑衅,扬言要攻打县城。”
众人闻之色变。萧凌雪拍案而起:“这群匪寇竟如此嚣张!”
赵辰冷静道:“陛下莫急,此刻更需沉着应对。臣先率人出城查看一番,稳定局势。”
萧凌雪道:“夫君小心,若情况危急,不可强拼。”
赵辰领命而去。萧凌雪在县衙大堂内来回踱步,忧心忡忡。沈嫣然宽慰道:“陛下,王爷定能妥善处理此事。”
过了许久,赵辰回城,面色严峻:“陛下,匪寇人数众多,且来势汹汹,我们需做好守城的准备。”
萧凌雪眉头紧锁:“传朕旨意,全城戒备,务必守住县城。”
众人领命,纷纷忙碌起来。一场激烈的剿匪之战即将拉开帷幕。
城外,虎头山二当家陈彪正骑着一匹黑马,耀武扬威。他手持大刀,面目狰狞地吼道:“今日,定要破了这县城,让你们知道我虎头山的厉害!”其身后的土匪们亦是群情激奋,挥舞着各式兵器,叫嚣声此起彼伏。
赵辰登上城楼,望着城外的匪众,神色冷峻。他深知,此番局势严峻,但绝不能让土匪的嚣张气焰得逞。他转身对身旁的将领说道:“传我命令,弓箭手准备,若匪寇靠近,即刻射击。”
陈彪见城楼上已有防备,却毫不退缩,而当他看见赵辰的那一刻,顿时间瞪大了双眼:“赵辰,你这小子居然没死,五年前你带兵攻我虎头山,被我砍了十几刀,你能活到今天还真是命大。”
俗话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赵辰见到陈彪亦很是愤怒道:“五年前,我遭你暗算,害我桃源县几百名士兵惨死,今天,我定会让你加倍奉还!”
陈彪狂笑道:“赵辰,就凭你这点人马也想跟我们斗?今日,就让你看看我们虎头山的厉害!”
言罢,他挥手示意,土匪们便开始向前推进,企图攻破城门。城楼上的弓箭手们严阵以待,箭矢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赵辰冷静地观察着局势,待土匪们靠近到一定距离后,他果断下令:“放箭!”
顿时,箭如雨下,土匪们纷纷中箭倒地,哀嚎声四起。然而,土匪人数众多,前仆后继,不断向前冲锋。
赵辰见此一幕,带着一支火枪兵冲出城外迎战,而陈彪等山匪,见对方手里拿着像棍子一样的东西,顿时狂笑起来。
陈彪大声嘲笑道:“赵辰,你拿着这破棍子就想吓住我们?简直是痴人说梦!”
赵辰面色沉凝,不为所动。他一声令下,火枪兵们迅速扣动扳机,只听得一阵轰鸣,火光冲天,弹丸如疾风骤雨般射向匪众。刹那间,匪群中鲜血四溅,惨叫连连,冲在前面的土匪纷纷倒地。
陈彪见状,脸上的狂傲瞬间化作惊恐,他万万没想到这“棍子”竟有如此威力。但他毕竟是匪首,很快强自镇定,吼道:“兄弟们,别怕!他们没多少弹药!”
赵辰岂会让他得逞,趁匪众慌乱之际,指挥士兵发起冲锋。士兵们士气高昂,奋勇杀敌。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交错。
城楼上,萧凌雪心急如焚,紧盯着战场。沈嫣然在旁劝道:“陛下,莫要太过忧心,相信王爷定能取胜。”
战场上,赵辰身先士卒,与匪寇展开殊死搏斗。经过一番激烈厮杀,土匪渐渐不敌,开始败退。
陈彪见大势已去,想要逃跑,却被赵辰发现。赵辰策马疾追,终于将其拦住。
陈彪色厉内荏道:“赵辰,你敢杀我,虎头山的兄弟们不会放过你的!”
赵辰怒目而视:“你作恶多端,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说罢,手起刀落,陈彪命丧当场。
其余土匪见二当家已死,纷纷丢盔弃甲,跪地求饶。
赵辰整顿兵马,回城向萧凌雪复命。萧凌雪见他安然归来,心中大石终于落地。
赵辰拱手道:“陛下,匪寇已退,陈彪伏诛。但仍有部分残匪逃窜,需尽快清剿,以防其卷土重来。”
萧凌雪微微点头:“夫君辛苦了。当务之急,是安抚百姓,重整城防。”
赵辰应声道:“臣明白,定当不负陛下所托。”
经此一役,县城暂时恢复了平静,但众人深知,剿匪之路仍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