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为佳为文音的决定愕然不已,但他又想到,自已带回昌哥儿和淳姐儿,也不算毫无所获。
文希是翌日清晨才知晓大姐姐留在苏府的事。
她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前世文音一直呆在伍家,后来大伯父被废黜,她也极少再回来。
文若曾私下和她说这位大姐姐也未免太过自私,娘家遭了难便急于撇清关系,又哪有什么嫡长女的样子。
文希前世也深以为然,不想昨儿见了那一出,却也体会到苏文音的艰难。
人人都有自已的不易,若是无法自渡,不打搅不添乱或许也是一种善良。
花朝节回府后,文希便又龟缩在府中,京中有些花会、诗会的帖子递到她的曦堂院,也以身体不适为由推却掉。
文萱与二姐姐倒是出过一两次府,而庶妹自花朝节回来后便自发的禁了足,再不出现在人前显眼。
文希回忆那日的落水,也是心有余悸。除此之外,她还想到另一事,前世的嘉熙帝没有挺过这一年的春天。
那么,这一世呢?
朝堂上的紧张气氛日趋浓厚,便是文景这个日日呆在翰林院的人,也能感觉到派系间的明争暗斗。
苏大老爷担心嫡长子,嘱了苏文翰每日下衙后都要去他的院中说说话,希冀着从这片刻的日常叙述中窥得一些动向来。
文希在这边默默的数着日子,却是遇上了一件让她措手不及的事。
这日苏文翰回府后,跟着带回了一个惊天的大消息,太后要为四皇子选妃。
据说除了一位正妃的人选,还要另择两位侧妃。
又思及年过而立的三皇子子嗣单薄,此次也会为其择两位侧妃。
说到三皇子,前不久那一直不孕的三皇子妃竟是诞下了位皇孙,让嘉熙帝对这位三儿的态度都跟着好了不少。
不仅亲自赐了名,还为其解了禁。
自去岁那件事后,三皇子跟着被嘉熙帝禁了足,而他也仿似真的受到了教训,摒弃往日那些奢靡的生活方式,只一意与皇子妃待在一处。
不想却是因祸得福,竟是让多年未孕的皇子妃怀上了孕,而且还一举得儿。
嘉熙帝沉疴未尽,自个儿也是子嗣不丰,由三皇子想到四皇子,便决定从这些京官的家眷中择取适龄的皇子妃。
只是两位皇子的正妃并侧妃就要选出五人,往常都是五品及以上的官眷才有资格入选。
今次却是破了例,像文希这样的嫡女,也要一并入宫待选。
大哥哥带回的消息于文希而言不亚于晴天霹雳,纵然她知道嘉熙帝时日无多,却也不知临了自已也会牵扯进去。
苏老太太与二老爷都对这一消息惊惶不安,他们是看好沈纪安,两家长辈也早有了这样的默契,只等着出了孝期便把此事定下来,不想却出了这样的纰漏。
像文希这样的身份,父亲官位低微,要说被选上的可能很小,但凡事都怕有个万一。
就连文希自已,想到三皇子那会看她的眼神,也是一阵惊魂未定。
嘉熙帝时日无多,而且接下来继位的是四皇子,自已要是不小心入了三皇子的宅院,她本人无幸福可言暂且不说,也会连累整个苏家。
这对文希而言是无法忍受的,她好不容易保住祖母的性命,又眼看着哥哥中了进士,当了朝官。
便是大伯父、苏文翰、柳氏、冯氏……也都是待她不错的人,文希又怎能让这些人跟着自已遭难。
前世的三皇子在嘉熙帝死后不久便被幽禁起来,究竟何时死的,百姓中都很少人知道。
沈家众人一番焦头烂额,文若的鹦歌院却是一片岁月静好。
当她从丫鬟口中知晓嫡姐得了进宫择选皇子妃的名额后,不禁又一次为自已的出身气恨不已。
庶女和嫡女的身份犹如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将那些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与幸福生生隔离开来。
文若想到已逝的姨娘,还有遇上自已一脸嫌恶的沈纪安,不禁悲从中来。
沈纪安这日一下衙就去了沈老太太的秋华堂,祖孙俩摒退左右不知说了什么,又着人去请了沈大老爷过来。
宋氏一直关注着秋华堂的动静。
虽然她是沈府的宗妇,纪安的母亲,可这孩子遇到事总是先找老太太商量。
宋氏站在窗下看着衡芜院外暗沉的天色,思量着丫鬟传来的话,似乎听到里头说着庚帖、表小姐之类的。
纪安匆匆回府,一回来衣裳都还来不及换就去找了老太太,可以想见事情的紧急。
要说苏家老太太与苏二老爷还有一月才出孝,谈论儿女的亲事倒是用不着这么急。
这事关系到表小姐,又谈到庚帖,莫非外头出了什么变故?
宋氏思量着,眉头不觉就拧成了两条深深的纹路,使她原来那张银盘脸显出了几分苦相来。
到底是不年轻了,无论怎样保养都还是留下了些岁月的痕迹。
丫鬟扫了一眼便垂下头,“太太!可是现在就摆饭?”
宋氏好一会才回过神,“二少爷可回了自已院中梳洗?”
“方才回了。”
“那秋华堂可是还有什么动静?老爷呢?”
“老爷在秋华堂陪老太太用饭,至于动静……”丫鬟斟酌着,“老太太身边的管事从里头拿了一个东西,用包衭包着,他走得极快,奴婢观他怕是要出府。”
宋氏猛的抬头,“人可是已经走了?”
“还没有,在他自已住的地方,方才还叫了人给他濯洗换衣,”
宋氏冷笑了声,“你去叫马六子的过来,我有事和他说。”
马六子是帮宋氏办事的一个江潮人,这些年遇上棘手的事,宋氏没少让他出手。
虽说及不上纪安身边的程云、程风,但也算有些本事,比之普通的丫鬟婆子要好用许多。
丫鬟应声出去,宋氏只等了一会儿,那马六子就过来了。
马六子实际叫六指,也是顾名思义,不过不是手,而是脚,这是宋氏当初问他名字才知晓的事,沈府旁人却是不知的。
宋氏转过头,“你去把那陈管事拦下来,他从老太太屋里拿了何物,要去干什么,都给我一并打听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