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赋:锦华传奇

第三十五章:扶桑内乱 转机乍现

加入书架
书名:
山河赋:锦华传奇
作者:
时光笑我又疯又傻
本章字数:
3152
更新时间:
2025-05-23

扶桑国在遭受两次重创后,国内局势陷入了动荡不安。此次大规模水师出征的惨败,使得国内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原本支持天皇睦仁对外扩张政策的贵族阶层,因战争的失利而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他们对睦仁的领导能力产生了严重质疑。

国内的武士阶层也因大量人员伤亡而怨声载道。许多武士家庭失去了顶梁柱,生活陷入困境,他们开始对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感到愤怒。同时,长期的战争使得国内经济负担沉重,百姓生活困苦,民怨沸腾。农民们面临着繁重的赋税,为了支持战争,他们的粮食被大量征收,导致饥荒在一些地区蔓延。

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下,扶桑国内部逐渐形成了一股反对睦仁天皇的势力。这股势力以一些对现状不满的贵族、武士和农民为主,他们秘密集会,商讨推翻睦仁天皇的统治,结束这场无休止的战争。

其中,一位名叫源义明的贵族成为了反对势力的核心人物。源义明家族在扶桑国颇具影响力,他对睦仁天皇的冒险政策深感痛心。他认为,扶桑国应该先休养生息,发展国内经济,而不是盲目地对外扩张。源义明西处奔走,联络各方力量,逐渐聚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人。

在一次秘密会议上,源义明慷慨激昂地说:“睦仁天皇的决策让我们的国家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我们的子弟在战场上白白牺牲,百姓们生活在苦难之中。我们不能再坐视不管,必须行动起来,推翻他的统治,还扶桑国一个太平!”众人纷纷响应,决心跟随源义明,发动一场政变。

经过精心策划,反对势力终于发动了政变。他们趁睦仁天皇在宫中举行宴会时,率领军队突然闯入皇宫。皇宫守卫毫无防备,在一阵激烈的厮杀后,被反对势力迅速击败。睦仁天皇在慌乱中试图逃跑,但被源义明的军队拦住了去路。

睦仁天皇看着眼前气势汹汹的反对势力,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甘。他质问道:“你们竟敢谋反?难道不怕背上千古骂名吗?”源义明冷冷地说:“陛下,您的一意孤行才是导致国家陷入危机的根源。为了扶桑国的未来,我们不得不这样做。”最终,睦仁天皇被迫退位,源义明扶持了一位年幼的皇子登基,自己则掌握了实际的政权。

源义明上台后,立刻宣布停止对大楚的战争,并派遣使者前往大楚,表达了扶桑国求和的意愿。使者带着珍贵的礼物和诚恳的书信,来到大楚京城,向楚元帝表明了扶桑国新政权的态度。

楚元帝接到扶桑国的求和信后,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朝堂上,大臣们意见不一。有的大臣认为,扶桑国反复无常,此次求和可能只是缓兵之计,不可轻信;而有的大臣则觉得,大楚历经多次战争,也需要休养生息,不妨接受求和,以换取和平发展的时间。

苏逸尘站出来说:“陛下,扶桑国如今内乱刚平,元气大伤,短时间内确实无力再对我大楚发动大规模进攻。而且,若我们接受求和,可借此机会与扶桑国建立友好关系,开展贸易往来,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同时,我们也能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加强自身实力,以防扶桑国日后反悔。”

楚元帝深思熟虑后,采纳了苏逸尘的建议,决定接受扶桑国的求和。他派遣使者随扶桑国使者一同返回,与扶桑国签订了和平条约。条约规定,扶桑国需向大楚赔偿一定的财物,以弥补战争给大楚带来的损失,同时两国开放边境贸易,互通有无。

大楚与扶桑国之间的紧张局势暂时得到了缓解。大楚迎来了一段难得的和平时期,楚元帝抓住这个机会,大力发展国内经济。他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商业方面,楚元帝降低了商业赋税,促进了国内商业的繁荣,同时加强了与西域各国以及其他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大楚的经济呈现出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

而苏逸尘并没有因为和平的到来而放松警惕。他深知,国际局势变幻莫测,大楚必须时刻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他继续致力于军队的训练和改革,研发新的武器装备,提升大楚军队的战斗力。在苏逸尘的努力下,大楚军队逐渐成为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劲旅,为大楚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