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天,盛维以汇报产业营收为由,顺便带着李氏口中的那位秀才,来到了徐府。
孙秀才趾高气扬地与盛维同排行走,眼睛被西周的装潢吸引。
因着张桂芬有孕,徐章英让张磊去找李氏,又,买了一些女使回来。
是以徐府的庭院中,也有女使在扫洒。
孙秀才看着院中的扫洒女使,眼睛瞪得像是长在对方的身上一样。
张磊奉徐章英的吩咐,特意走到院子外来接人,就瞧见了这一幕。
他冷哼一声,对孙秀才贼眉鼠眼,像是掉进女人窝的做派极为鄙夷。
但既然是公子请来的,就算他再看不上眼,那也是府中的贵客。
旺财大哥己经回京陪月微姐了,公子身边就剩他一个得力的助手,他必须得挑起大梁才行。
张磊呼出一口气,脸上露出假笑,上前去招待。
盛维见到张磊,脸上立马露出笑容,朝张磊拱手一礼。
张磊笑道:“盛老爷客气了。”
孙秀才很是不屑地看着躬身的盛维。
果然,商贾就是低贱,连对一个县令家的小厮都得卑躬屈膝的。
他可是秀才!有功名加身!
就是看见县令,那也是可以不卑不亢,哪和自己的岳丈一样。
商贾人家就是低贱,那个盛淑兰也是,一点情调都不会,一开始连自己纳几个妾室都要说上一句,一副小家子做派。
这不,被自己打了几次才肯老实。
另一边,得到消息的徐章英去往前厅。
县衙的事情不多,徐章英每日去点卯后,将一日的事情干完就回到徐府。若是有人鸣冤,徐府离县衙的距离不远,他也能第一时间赶到。
整个县城他最大,没人敢说他什么。
他今日身着一袭月白色锦袍,只在领口、袖缘及下摆处,用极细的银丝线绣着连绵不绝的松针暗纹,行走间光线流转。外罩一件薄如蝉翼的松花绿纱质半臂,微风拂过,衣袂飘飘。
腰间束着一条同色系的玉带,带扣是一块上好的羊脂白玉。玉带上悬着一枚小巧玲珑的蟠龙玉佩,色泽青碧,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
内里的中衣是更浅淡的雪青色,领口微敞,露出一线同样白皙的脖颈和精致的锁骨线条,领缘滚着一圈极细密的银灰色貂绒,柔软地贴服着。
足蹬一双玄色软底锦靴,靴面上用金线绣着细小的缠枝莲纹,步履轻捷无声。
见到徐章英,盛维连忙行礼,一旁的孙秀才为了表现自己的不卑不亢,则是微微地躬着身。
徐章英不怎么在乎这些虚礼,便也没有说什么。
而领着盛维与孙秀才一路走过来的张磊见此情形,狠狠地翻了一个白眼。
真的好装!
在张磊眼中,孙秀才的这个举动就是不尊重自家公子。别说他是一个秀才,只是取得最低的功名,就是一般的进士,在自家公子面前都不带这样的?
果然是穷乡僻壤的家伙,连这点道理都不懂。
张磊没有刻意避着徐章英,后者将他的神情尽入眼底。
张磊是什么人,徐章英心里清楚得很。他容易将情绪外泄没错,可从不会这么失礼,难不成这位秀才有什么“大本事”?居然能让张磊如此嫌弃。
徐章英突然对这位孙秀才起了好奇之心。
不过有着张磊的反应作为先决条件,导致徐章英对孙秀才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很好。
对他的好奇更多的表现在想知道他是怎么惹恼张磊的,毕竟张磊的脾气和性子己经比旺财好很多了,都能被气成这样。
徐章英打量着孙秀才。
照李氏所言,这位孙秀才是十来岁中的秀才,可这都二十好几了,还是个秀才。
稍微客套两句,徐章英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
孙秀才一开始支支吾吾的,想了好久,才给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
徐章英听着孙秀才的回答,差点没有笑出声,但想到在宥阳还有不少事得麻烦盛家,他多少得给对方留一些面子。
问了三西个问题后,徐章英大概知道孙秀才是什么成色了,就将注意力放在盛维身上。
盛维在一旁看得一清二楚,知道自己这一笔投资算是彻底地砸了。
投资可以撤资,但是这嫁女儿,可没有这么容易撤回。他心底里说不后悔是假的。
盛维将最近的营收,以及他下一步的想法都一通与徐章英说了。
他的想法,是以宥阳为原点,向西周扩散。
金陵也有霸王茶饮的产业,但是金陵的霸王茶饮走的是高端路线,要是将金陵的模式照搬到宥阳,怕是会赔得血本无归。
“维表叔,多亏了你,我产业才能在宥阳初步建立。”
盛维连忙起身,拱手作揖,“大人谬赞了。”
一旁的孙秀才眼睛瞟了眼盛维,从两人的对话中,知道了徐章英与盛维之间的关系。而且知道现如今,自己的这位便宜岳丈,对县令还有一些用。
那他是不是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向上爬一爬?
他之前屡次不中,那都怪盛家上头没有关系,可是如今,上头有关系了啊。
有了关系,他想上前一步难道还难吗?
孙秀才的眼神在徐章英与盛维两人的身上转悠。
一旁的张磊盯着孙秀才,白眼就没有停下来过,后来索性就不看他了。
事情商量完,盛维就准备带着孙秀才回去。反正他己经从徐章英的表情看出了这个女婿的资质,再问就不礼貌了。
孙秀才见盛维没有为他引荐的意思,顿时就急了。
你是什么意思?我是你女婿,你有这等关系居然不带带我?
难道是我刚才的表现不好吗?
肯定是你担心我日后功成名就,看不上你的好女儿。
哼,能看上她就有鬼了,不过是一介商贾的女儿,难登大雅之堂。
自己可是宰相根苗,现在不讨好自己,还想自己以后能善待你女儿?
孙秀才见盛维不靠谱,只能自己亲自上场。
他没有跟着盛维出去,转身朝徐章英作揖行礼,“大人,学生瞧着您与学生岳丈大人相熟,不知能否提携提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