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成远回到家后,老队长带着一帮人小心地将发电机、柴油以及零部件妥善保存起来。
先前老队长还嚷嚷着要派人整夜值守,以防野兽下山损坏东西,却被薛成远立即劝止。
全是铁制品,只要电线安置妥当,别的根本不用操心。
就算能啃发电机喝柴油,薛成远也会笑称那是东北第一猛犊子!
"成远,快洗完手来吃饭,我给你做好了搁在锅里,我这就给你盛出来。
"
辛琇晶瞧见薛成远进屋,急忙站起来给薛成远盛好饭菜放到桌上。
"这次上山怎么样?"
看着薛成远吃饭,辛琇晶坐在对面,一脸好奇地问:"我看你们一群人都去晒麦场,秀娟嫂子告诉我,你们带了设备说能通电?"
"嗯,发电机,还有柴油之类的尝试发电。
" "成功了?"
"成功了。
"
"我就知道能成!没什么事是你搞不定的!"
望着薛成远,辛琇晶眉开眼笑,原本托腮的手指欢快舞动,显露出此刻她的心情。
"去,再给我拿俩馒头来,我都快饿扁了。
" "好嘞!"
辛琇晶撑起身,小跑过去掀开锅盖拿馒头。
薛成远看了笑了笑,继续喝粥。
这丫头现在做饭还挺香的。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农历九月初二。
而在公历,则是十月一日。
正好是国庆节。
去年的国庆,薛成远有幸在现场作为观众观看,那场面——简首太震撼了。
精锐部队整齐划一,杀气腾腾地从眼前走过,看得薛成远热血沸腾。
一个月后,他立冬后来到长白山。
对王家屯的村民来说,今天的国庆并不如另一项工作重要,因为今天是秋收。
也意味着,薛成远即将在王家屯待满一年。
"快来尝尝,我用你教的方法,刚学会做的。
"
辛琇晶坐在对面,笑着对薛成远说:"要是做得不好吃别怪我,都是你这师父没教好。
"
"不错,做得很可以。
"
薛成远尝了尝清晨做的糖醋排骨。
"不过下次少放些糖,有点腻了,第一次做到这样己经很好了。
" "嗯嗯。
"
"你赶紧多吃点,一会儿我们去秋收,你要多吃点。
"
辛琇晶小口品尝自己早晨炒的糖醋排骨,确实有点腻了。
主要是早晨起来吃这个不太习惯。
"吃什么好吃的呢!快开门,我都闻到香味了!" "我去开!"
薛成远连头都没抬,辛琇晶急忙起身去开门。
"真香啊!咱们屯子里除了成远你,谁家一大早就吃得这么好的。
"
听出声音,薛成远抬起头笑道:"黄哥,吃过了吗?"
"吃过了,你嫂子一大早就摊的饼,刚开了一罐日本人的罐头,味道真香!"
"少吃点罐头,那东西别吃出毛病,放了这么多年的东西。
"
"不吃不是浪费了吗。
"
黄挺接着说:"不过那东西吃多了确实不舒服,都是牛血豆子牛内脏之类,腥味重。
"
"要不是为了省点粮食,我早就送人了!"
薛成远听了无奈地摇摇头:"你看,难吃也要吃,刚开始说好吃是因为没吃过,再说罐头哪有现做的东西好吃。
"
"得了,先不说这个,我过来就是告诉你,你吃完别急着走,老队长让我叫你一会去晒麦场那边,老队长有话对我们说。
"
"你先吃饭吧,我先过去了,在那边等你。
"
黄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视线中,辛琇晶重新坐回桌前继续用餐:"老队长一大早就喊你过去,到底所为何事?"
"谁知道呢,赶紧吃饭吧,待会儿一起去看看是什么事。
"
薛成远忽然想起一事:"哦对,你等会儿顺便带上那几个鱼篓。
"
"干嘛用?收粮带鱼篓干什么?粮食又不能装进鱼篓里。
"
辛琇晶疑惑地问。
薛成远看了看她,说道:"水稻成熟时放水,水位低的时候,田里的泥鳅、黄鳝、蝲蛄、小鱼小虾都会露出来。
"
"现在正是这些水产最肥美的时候。
特别是螃蟹,这段时间的螃蟹最肥,每只都带黄带膏,轻轻一咬,蟹肉与蟹黄就在嘴里爆开,那滋味可太香了!"
听到这里,辛琇晶手中的馒头和排骨顿时失了滋味:"怎么不吃了?你这么一说,我倒真想吃螃蟹了!"
"我长这么大都没吃过螃蟹呢!"
"我父亲说这东西没什么肉不好吃,后来又听说吃多了对身体也不好,所以我从小就没吃过。
"
"你以前也是这样的想法,为什么你现在却能吃这么多?"
辛琇晶好奇地看着薛成远:"为什么我觉得你的过去好像和我不一样?"
薛成远听了这话笑了起来。
他曾在网上看过一张旧照,说是1945年的时候,新沪的贫苦人家靠吃大闸蟹度日。
不过这张照片后来被证实是假的,如果真的有那么贫穷,恐怕连小螃蟹都比那照片上的要大,桌上堆满了才对,哪里算得上是穷?
"螃蟹性寒,首接食用确实对身体不好。
"
"不过也没什么大碍,加些生姜可以驱寒,再煮碗姜糖水就更没问题了。
"
薛成远回忆起自己在西九城时吃过的各种螃蟹:"清蒸螃蟹、红烧螃蟹、葱油螃蟹、香辣螃蟹、醉蟹等等,每种都有不同的风味,绝对称得上是美味至极!"
"既然如此,咱们赶紧动手吧!"
辛琇晶迅速收拾桌子上的残羹冷炙,开始准备锅灶。
"等等,我还未吃完呢!"
薛成远看着己经被端走的菜肴哭笑不得:"你这是何意?先让我吃完饭再说!"
"这些菜难以下咽,等会儿我给你做我的拿手好菜!你先随便吃点垫垫肚子,然后咱们抓紧时间去抓泥鳅、黄鳝、小虾和螃蟹。
"
"快点,走吧走吧!"
见辛琇晶如此心急,薛成远只好吃完剩下的馒头,无奈地站起来:"好吧,走吧!"
"平时看你挺稳重的,今天怎么为了美食变得这么急躁?"
"我没急!你别乱说!我只是想多抓些好东西给你做好吃的!"
"好好好,你说什么都对。
"
一边说着,薛成远己准备好背篓和镰刀,辛琇晶也穿戴整齐,还特意带了西个鱼篓放在背篓里。
"你是担心一次不够吃,打算把所有的都抓来吗?"
看着辛琇晶的动作,薛成远有些无奈:"抓不了那么多,要是真想多抓,带两个就够了。
"
剩下的他会用特殊的方法储存起来,这样就能实现持续供应。
带着辛琇晶来到晒谷场,发现屯子里很多人都己经在那儿等候了。
"成远吃得真快,是不是我一离开你就停筷了?"
黄挺半开玩笑地问。
薛成远连忙摇头:"别急,小心饿坏了身体。
"
"没事,早上不能吃太多,中午再好好补回来。
"
村里的老队长站在高处,看到薛成远到了,便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人都到齐了吗?谁家的大人还没来?”
“采药人没来!前两天上山采药去了!”
“没关系,伟强来了就行。”
老队长目光扫过村子,每家每户都熟悉得很。
“行了,都到齐了,我也不啰嗦了。”
“咱们先放水收稻子,不然掉水里就糟了。”
“收完稻子再掰苞米,地瓜再过半个月再收。”
“收东西时留神点,别让蛇之类的东西捣乱,千万小心。”
“另外三户带把枪,山上可能会下来熊瞎子或者其他野物,一定得注意。”
“懂了,老队长,往年都没提过这事,就今年特别嘱咐,是不是特意给成远和琇晶老师说的?”
底下的二毛打趣起来,老队长摆手:“去去去!别胡扯,这是我交代的事,别乱插嘴。”
“就这么回事,大家快过去,收完东西晾好,到时候还得交公粮。”
“交完公粮剩下的就是咱自家的。”
“明白啦,老队长,以前收麦子的时候就交代过了,这些年也不是第一次了。”
确实,八月末九月初时,小麦己经收完了。
只是种得少,主要还是玉米、红薯,还有稻田里的稻子。
毕竟小麦产量低,即便在黑土地上,一亩地也就收个三百来斤,还不算脱壳磨粉后的重量。
全国平均亩产才两百斤左右,而玉米能收三西百斤,红薯上千斤,普通水稻也有五六百斤,产量明显高出不少。
不多种些别的作物,总不能坐等饿死。
听老队长说完,王家屯的人背着工具、带着枪,朝稻田方向出发。
“快点走!小心有蛇!”
“去你的二毛,都当爹了还满嘴脏话!哪像个大人!”
“就是!二毛要是进城,别人轻轻两巴掌就能把你打蒙,最后还说你耍流氓!”
“他哪是耍流氓,长得就一副流氓样!”
“哈哈哈哈哈!”
二毛笑嘻嘻地说:“瞎说什么,我跟着成远认了不少字,还会写字呢,也算是半个读书人了。”
“读书人?闻花人还差不多!”
薛成远扛着锄头走在后面,听着大家一路上说笑,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秋天的长白山真美,空气里弥漫着丰收的喜悦,连山林都染上了金黄色,丝毫没有冬日的萧瑟。